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07页

      也代表她有经验。
    在不使用任何丹药辅佐治疗的情况下,乔木还是很快就利用自己的精神力模拟甲木神雷的气息,将这具身体的心脏重新电活,并且推动体内的血液恢复大小周天循环。
    乔木只是不敢将自己的精神力探出身体,去试探高等世界的世界意识,但在身体的遮掩下,在身体内部用精神力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就跟街上都是监控设备。
    但是在家里把门帘拉上。
    还是能够保证一定隐私一样。
    世界意识管的没那么宽。
    随着血液恢复循环,心脏重新跳动,乔木就知道这具身体救了回来,所以接下来当然就是赶紧与这具身体融合,并睁开眼打量周围:
    “灯光,桌子,这是办公室。
    外面天已经黑了,这么晚了。”
    地方就那么点大,乔木上下左右稍微打量了一下,便已经看清楚了自己的所处环境,自己现在明显在一个办公室里,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时间,但外面的天色已然证明。
    现在时间绝对不算早。
    了解到这些后,乔木立刻站起来将办公室的门反锁,然后就重新坐到座椅上,一边趴在办公桌上假装睡觉,一边开始梳理原身记忆。
    没过多久,她便睁开了眼睛。
    原身出生自一个教育世家,为什么说是教育世家呢,因为她的爷爷和奶奶是大学教授,外公外婆一个在教育局工作,一个在教育出版社工作,勉强也能跟教育搭点边。
    再往下,原身的父亲同样是个大学教授,母亲是本地公办小学的校长,除此之外,舅舅大伯小叔姑姑之类的,不是大学教授就是大学讲师,又或者是中小学里的领导。
    再不然就是教育局工作人员。
    最不搭边的,那至少都在外面办补课班,或者艺术艺考辅导班。
    这样的家庭说教育世家。
    那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原身的学习不太好,在这样的家庭当中生活,整体感觉还是比较压抑的,因为一旦逢年过节聚在一起,家里几乎个个成绩都比她好。
    实在是自己头疼,父母丢脸。
    从小学一直念到高中。
    基本每个学校都有亲戚。
    但凡有点事,家里人没多久就全都知道了,想瞒父母都瞒不住。
    第2632章 操心的教导主任(2)
    所以原身的童年过得,那是真真算不上幸福,甚至能用辛苦形容。
    因为她必须格外努力。
    才能让自己不落后亲戚太多。
    好在原身所谓的成绩差只是相比较而言,只是跟家里面的那些同龄亲戚比,稍微要差上那么一点。
    跟学校普通同学比的话。
    她的成绩还是属于上游水准。
    毕竟再差再差,高考之后,原身好歹也考上了一本,虽然只是中低档次的一本,但那也是一本啊。
    即便比不上985,211。
    可也绝不是特别差的那种。
    上大学和读研的那几年,是原身感觉最轻松的几年,因为那还是她第一次读书的时候,学校里面没有自家亲戚,能够稍微自在一点。
    不过在拿到硕士文凭后。
    她就被她爸妈给叫了回去。
    她父母把她安排进了本地的县第一高中当老师,甚至还给她找了不少同属于教育体系的男子相亲。
    但是原身不愿意。
    这也是原身第一次反抗父母。
    彼此间吵闹冷战了一番后,原身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家出走,并且辞去了县第一高中的职位,选择入职县十八高中,就是最差的高中。
    原身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她先前与父母之间的争吵,她父母把她安排进县第一高中的时候明确说过,县第一高中是他们县生源质量最好的高中,升学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加上艺术生的升学率。
    更是能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生源质量好,学生成绩相对稳定,学生也相对规矩,比较听话。
    在这边当老师是最好选择。
    都不用太过于费心。
    让她就在这学校里面呆着,相亲找对象,慢慢的积攒资历升职。
    但是原身听了这番话就不太乐意了,年轻气盛的她十分相信某些人所谓的没有坏学生,没有成绩差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她是毅然的与她父母争吵了起来。
    同时觉得去这样的学校教学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这种把控全县多数顶级生源的学校升学率再高。
    那也不是学校和老师的功劳。
    至少大部分功劳,还是在于学生本身,而不是学校和老师,学校和老师最多只能占个一两成功劳。
    但原身父母却觉得原身脑子坏了,那些个所谓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思想,他们年轻的时候难道没有考虑过吗?
    也是有的。
    但是无数的事实证明,即便这句话是真的,那他们可能也不是那种能把蠢才教成天才的老师,自己不愿意学的学生,就是把老子孟子孔子庄子,全部都请过来也没用。
    而且有时智商也的确是沟壑。
    有些人就是再怎么教。
    都不开窍。
    实在是真的没必要不信邪。
    这是他们过来人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