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四二八节 说走就走

      “现在?”秦王没想到白晖突然又说去鄢邑。
    白晖摇了摇头,秦王心说这个时候怎么能离开,盟约还没有签订,而且魏、韩附秦自己总要安抚一二。所以白晖摇头,秦王心说这才正常点。
    可没想,白晖又说道:“今天有点晚了,明天早上走。”
    “明天!”秦王想不到白晖竟然这么急。
    当真是任性,说走就走。
    一个下午的时间连准备行装都不够用,可白晖要出发,仆从们忙的鸡飞狗跳。
    不仅仅是白晖要去,白晖还把楚、魏、韩三王都叫上了。
    至于盟约,秦国派出了楼缓、甘庶两人负责谈判其中细节,而韩相张开地,则由秦王授予上卿,成为秦国使国中的一员,魏国的魏无忌,也作为使团书吏第一次真正以官员身份出现在列国的舞台上。
    数日后,鄢邑。
    至于白晖为什么要来到这里,可以说除了秦王之外,其余三王都猜到了。
    白晖为的是船宫而来。
    船宫,是楚国原先的名字,因为秦楚之间的协议,所以船宫成为了秦楚造船厂,就设在长江支流的一处小湖泊内。
    岸边是干船坞,小湖泊作为测试之用。
    造好的船会顺着大江南下,一路到出海口。
    这是中原最大的,也是人才最全的造船厂,但却不是未来最大的,楚国计划在泉州建一个新的船坞,并且已经开始抽调这里的大匠以及许多熟练工。
    而秦国则打算在辰国半岛的大同江口建一座真正的超级船坞。
    这里,会在未来数年之后,变成内河船的造船厂,但眼下,海船还需要在这里建造。
    船舶工业,中华的历史上有多牛逼呢?
    第一个真正的高峰就是这个时代,秦汉时代。先不说始皇灭楚之战,舰队一次性可以运输五十万石的粮食。只说更早一些的吴、越两国。
    也就是说在一百年前,吴、越的造船工业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小巅峰。
    余皇、三翼、突冒、楼船、桥舡等多种舰艇。
    余皇是王船,也可以理解为大旗舰。而水军的战舰则是三翼,其中大翼长十丈、宽两丈,水兵百人,速度还不算快。
    越国灭吴之战,当时越国的战舰大小就有三百多艘。
    到了楚国灭越的时候,楚国拥有十五丈战舰,大小战舰五百多艘。
    此时,鄢邑船宫之中,有七个巨型大船台,制作软帆、硬帆式海船,近海船,最小的一条船其船身重量都超过后世的百吨。
    当然,这样大小的木船对于唐宋之后的大型战舰,比起明朝的大福船还是有差距的。
    不过,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船已经是巨无霸。
    其余中型、小型船台无数。
    站在船宫内一眼都望不到头。
    还有一座超级大船台正在兴建,这是超级远洋船的干船坞,目标是制作出船身重量千屯的大船,真正的七桅巨舰。
    这个时代的千屯,一屯是二十石,依后世的计划方法,已经接近五百吨。
    船宫的管事一一的介绍了正在制作的船之后,秦王问白晖:“不是已经有六十丈巨船,难道还不如这船?”
    白晖解释道:“大肚子槽船速度慢,只是运输力高。而且船只并不结实,在靠近海岸的水路上航行没有问题,如果出海遇上风浪,一个大浪打过来船就变成木头片了。所以并适合出海。”
    “出海,你要出海之远?”
    “恩,很远!”
    白晖只说了很远,但没说到底有多远。
    事实上,白晖也不知道未来能走多远,想来中南半岛有可能,但吕宋岛呢。那里是需要真正能跑远洋的船只才能靠近的。
    虽然说,吕宋距离大江口新港要比中南半岛更近,但航行的难度却更大。
    而且这个时代,那里有没有人,白晖也不知道。
    白晖懂华夏历史,不懂东南亚的历史,事实上那里有人,而且人数非常多。早在公元前五千年的时候,长江流域、华南沿海就有一次大迁移。
    然后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百濮大部分人往南移。
    就在当下的,亚洲的另一大古文明,天竺则将佛教开始大规模往东南亚传播,当然,还有婆罗门教等。
    所以,那里有人,而且有许多人。
    但是,白晖并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二千年的历史中原都没有去统一东南亚,因为那里穷山恶水,更加上交通不方便,等到了运输力达到,可以征服的时候,那里已经不好打了。
    突然间,白晖想到了一件事,立即拉着秦王到了一旁。
    “王兄,你认为象骊山那么大的一座银山,值多少钱币?”
    “笑话,你一定在说笑话。”秦王不信,这天下若有那以大一座银子,白晖这种性格怕是早就带着秦军扑过去了,还能留到现在。
    银,在这个时代不是货币,铜才是。
    但银子依然是珍贵的金属,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有镶在铜器上的银,秦王用的筷子就是银质的,银可以发现毒物。
    眼下用上等瓷器,那些瓷器也有镶金银的工艺。
    所以银,还是值钱的。
    白晖靠近秦王,帖的很近:“王兄,我说真的,矿石估计有几十万万屯,变成银子也有几万屯。就算现在咱们的采矿水平不行,一年挖出几十万两银子还是有可能的。”
    “才几十万两?”秦王对这个数据不怎么感兴趣。
    几十万两银子,也就是几万两金的价值,那么大的一座银子,竟然只有这么一点产量。
    秦王感觉有点遗憾。
    “王兄,不少了。”白晖可是知道,那座银子巅峰的时期,产银量达到整个地球的三分之一。当然,眼下的采矿水平有限,几十万两银子不算少。
    “可那么大的一座山,一座银矿山,才挖这么一点,是不是有点少。对了,那银山在那里?”
    白晖的声音更低了:“王兄,在倭岛北部,我想我应该可以找到。”
    “啊!”
    秦王一听在倭岛,感觉这座银山是个鸡肋,银子这东西虽然值钱,但眼下秦国并没有银制的货币,依然还是铜币与金币,大宗商贸纯粹就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