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这声里带着难以消除的疲惫,隐隐还有些心灰意冷的味道。宝玉转过身去,便见袭人嘴唇微动了下,终究拿起了面前的地契与房契,悉数塞入了自己袖中。
宝玉定定地看着他半晌,方轻笑道:“这十多年来,多谢了。”
“无事,”袭人若无其事卷起袖子来,替宝玉将头上的发冠拆了,将一头乌发悉数打散,重新换做红带束了起来。宝玉看着昏黄的铜镜,只能看到他眸中的波光温柔而坚定,“在最后一刻之前,袭人仍可陪于爷的身旁,爷当日曾应允过我的。”
宝玉喉头一酸,只轻轻点了点头。
圣和帝下旨意下的颇急,只十日后便催他起身,因而宝玉也并不曾得多少与昔日好友重聚的时间,只得匆匆收拾了行李,于贾母身边最后尽孝了几日。
好在冯紫英之父乃是一品将军,曾经东征西站,于军中威望颇高。如今被冯紫英拜托,便拿了钱财,于圣和帝选精兵的那一步动了些手脚,将自己昔日信得过的亲信换了进去。冯紫英再三拜托他们照顾于宝玉,甚至欲亲自同宝玉一道往南海沿子去,却被其父冷声阻了。
“你是府上唯一的男丁,”冯将军紧绷着一张脸,“如今这又是明显要去送死的事,你何必掺和进那一滩混水里?”
“正是因着这明显是要去送死,所以儿子才更该同去!”冯紫英直挺挺跪于他脚下,无论如何也不肯起身,苦苦求道,“只这一遭儿,求父亲纵容儿子这么一回——哪怕儿子在府中,也定然牵挂于宝玉,既然如此,不如让儿子也入那五百精兵之中,也好过于这安全之处独自提心吊胆!”
他苦苦哀求再三,冯将军冷肃的眉却一下子锁的更紧,愈是听儿子的话音,愈是听出了几分令他心惊胆战的味道。一时间,他竟打从心眼里有些庆幸这宝玉命不久矣,否则便按紫英这般拼了命也要维护于他的程度,只怕他二人,还不知会做出什么不才之事来!
冯江军一时间也不与他再废话,二话不说便唤了七八个身强力壮的护院进来,不顾冯紫英挣扎,强行将其捆了,关至了祠堂之中,命人日夜看守着。
“五日后他走了,为父再放你出来。”他的声音隔着一道房门,满满皆是令人心惊的残酷,像是锋利的冰棱,毫不客气地戳入人心中去,“在这之前,你且不要用饭了,好好在这里头想一想罢!”
于五日之后,宝玉在城门处等了许久,一直等到兵士们不耐烦地催促了一次又一次,唯恐延误了军机,只得将仍未来到此处的冯紫英先行放下,与此处众人告别。
他今日第一次换了一身戎装,银白的盔甲于阳光下反射出带着森森寒意的光,长发悉数干脆利落用银色发绦高高束了起来,竟难得有了几分英雄气概。
“再会了。”他紧紧拉着缰绳,于马上朝众人展颜一笑。
黛玉、宝钗、王熙凤等人皆来了此处与他送别,连北静王也亲自到了这处。唯有柳寒烟因着柳国公于平安州病重,前去侍疾不在京中,此刻不曾到场,而师父大人则因着仍在宫中伴驾,亦不能来。满天乌压压翻卷着的云层之下,宝玉将他们悉数认真地看过去,见众人眸中皆是离别之苦意,不禁轻笑道:“之后相见只怕难了,如今好容易见我一面,如何也无个笑脸?”
一语未了,黛玉已然泪湿双睫,喉头哽咽,再说不出话来。
“罢了罢了,”宝玉手中马鞭一扬,于马上望着他们,笑道,“待我归来之日,再把酒同游,赏菊作诗,可好?”
宝钗纵是平日再稳重圆滑,此刻也难得红了眼角,上前将缰绳拽的紧了些:“万事当心。”
宝玉点头应了,随即猛地挥鞭,头也不回驾马飞奔出了城门。他头顶一点红缨浮动,渐渐便融入了远处,再也分辨不出了。
此后,朝上再无户部主事小贾大人。
这一路行路辛苦,风餐露宿,皆是宝玉从未受到过的苦楚。日日赶路匆忙,也不得寻个好住处好好歇息,只得幕天席地,于平坦之地燃起火焰来,拿从军的干粮凑活着吃了。
那干粮亦是颇为粗硬的冷馒头,于这寒冷冬夜之中冻的犹如一块冰块,颇难下口。宝玉第一次啃,倒险些将自己的门牙咯下来,登时幽怨地捂住了自己的腮帮子。
为首的兵士姓李名阵,此刻见了宝玉如此模样儿,不禁开怀大笑起来:“只怕你从未尝到过这般好滋味吧?”
笑罢,到底是将手中的水壶扔了过去,努了努嘴:“用水泡着喝,或者寻根干净树枝儿烤了,否则你这一口金贵的牙只怕都没了!”
因着冯紫英的活动,他们皆是曾于冯将军手下待过的,纵使有圣意在身,有时也难免多照拂于宝玉几分。况且宝玉虽为富家子弟,可行事做人却丝毫也不高高在上,并无傲气,同他们一道吃这苦头,并无一句怨言。众兵士看了,也着实心中服气,他们本是豪爽磊落之人,既然心中佩服,便不会刻意为难。
宝玉笑着谢过了,果真拿了树枝将馒头烤了,一面凑近火堆取着暖,一面却抬起头看着这黑漆漆的天,上头暗沉沉的浮云流动着,偶尔只有几颗星子闪烁。
柴火劈啪作响地烧着,众人早已歇息,唯有放哨的来回巡视着。
直至此时,宝玉方才慢慢站起身来,趁着无人注意,到茂盛的草丛之中,缓缓解了自己的衣裳,于两腿内侧摸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