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拯救末世女(13)
公安局作为暂时的避难所面积就不够看了,所以临时征调了街边的商铺和一部分清理完丧尸的小区作为住所。
一周的准备时间让人们面对末世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第一时间就被救出来也让他们缺少丧尸围城的紧迫感。自认为生存危机已经退去,面对利益的我争端就多了起来。
精武武馆和军队搜刮出来的粮食物资拉到公安局的时候本应该入库统一分配。可是被救出来的粮食主人接受不了啊。
半辈子所有的积蓄就换来这些粮食,自己一家吃还不够呢,凭什么分给别人。万一他们上缴的粮食比我家少,那我不是吃亏了吗?也不知道这场危机什么时候结束,他们吃了我的粮食也没什么,可万一以后断粮了让原先有粮食的饿死啊,还不如让各家吃各家的。
不愿意让别人占自己便宜的心理让有的人胆大起来,面对解放军护送粮食的枪口,他们面无惧色的在人群中散播“解放军抢粮食了!”反正解放军不能伤害百姓。
住在临时庇护所的人有各行各业的,有两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叫的尤其大声。他们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律师,自恃懂些法律又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不断的说官话套话“你们这样做是违法的。”
“叫你们领导过来说话。”
“我们辛勤的工作养活你们,你们就是这样保护纳税人的财产的?”
“说实话,我对国家很失望。你们罔顾人民利益,平均分配物资,这是开历史的倒车,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没有国家监管,迟早要引起民变。”
没有人把他们的话放在心里。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看,首都人民生存压力大,国家召开紧急会议,根据实际情况颁布各基地临时管理条例。人民必须上交物资的三分之一作为基地运转的必要条件。
所以经过艰难的核对工作后,公安局把收集到的粮食分发了大部分给主人。
这样还有人不满意,怪公安局的人侵吞物资,怪公职人员办事不利,不能把自家的粮食带来,让他们一直依附公安局的物资生存,想说一句自由的话都有人用白眼狼的眼光看他。
总之就是怎么都不满意。
危言耸听的律师还在人们之间开讲座,说他一定要告公安局,说他们用纳税人的钱生存本就应该保护人民,现在还收钱,就是高官在中饱私囊。
如果有人说现在的政策就这样,律师就拍胸脯理直气壮的说“有哪条法律规定公民必须把自己的粮食上交三分之一。我是律师我都不知道。何况交公粮也早八百年退出历史舞台了。广播里的东西谁信谁傻,这年头找一个普通话一甲的还不容易。”
因为散播的我对政府不利的流言,公安局要找青壮年参加救援工作非常不容易。他们说让咱们丢粮食还不够,还想让我们丟命啊。公安局和解放军就该保护百姓。
苏瑾歌参与了救援,所以深刻的了解现在的工作有多么艰难。被救到临时庇护所的只有几千人,还有三十多万人都等着被救。
丧尸群已经形成规模,只靠原有的兵力大部分人根本等不到救援,就会被成片的丧尸破门而入从而失去生命。
然而动员工作进行的特别不顺利,都是在小县城出生成长的,一辈子没见过大世面,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多的是。要他们面对丧尸镇定下来尚且艰难,更不用说拿起刀杀丧尸了。
大部分地区的联系都畅通无阻,强迫民众参与救援传到外界影响不好,说不定国家会撤几个地方领导杀鸡儆猴,越是危难时候越要遵守纪律。
就在公安局长和部队领导一筹莫展的时候,苏瑾歌出了一个主意。
暂时宣布粮食告罄,全体避难所都必须节省粮食,一个人每天只能领到三个馒头。要想吃饱就必须做出贡献换取粮食。
救援人员每天累的和黄牛一样,可还是惋惜早去一刻的话该有多少人免于变成丧尸的命运,因此他们对这个提议都很赞同。
藏匿粮食的地点有公安局操心,因此当民众看到库房里粮食不多的时候,心里还是相信的。搜刮来的粮食三分之二都还给了原本的主人,剩下的供基地所有人吃穿本来就不够,有一天消耗完也是可能的事情。
饥饿逼的人们拿起武器,在这之前部队会组织人手对他们简单的训练,并告知一些杀丧尸的技巧。这三天能保证他们吃饱。因此报名的人数也多了起来。
苏瑾歌作为最早的一批救援人员,在庇护所名气很大。大家都说她冷若冰霜,杀起丧尸来眼都不眨,一点都不像十六岁的小姑娘。
江宁还说照这样下去,她以后肯定嫁不出去。苏瑾歌无所谓的一笑,迎头又砍了一个丧尸。
自从发现一个个的砍杀丧尸太不方便以后,大家就用主要杀丧尸,变成主要救人。利用绳梯解救人之后,楼里剩下的丧尸一颗手雷就足以杀死他们。
天空和海域并没有出现威胁人类生存的存在,一些支援能通过飞机送来,比如发电机,药物,食物等。
食物是魔都生产的单兵口粮,压缩饼干。一包就可以一人一天所需的全部热量。
就在一切都向好的方面转变的时候,突然接到消息省城有一百万的丧尸正向小县城迁移。他们跟着人的味道走,经过的地方大多是村镇,为了人民安全着想,不能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上级的处理意见是,小县城的人必须全部迁走。
这么多人一起搬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食物,饮水,交通工具都是问题。民众也在临时庇护所生活了一段时间,眼看丧尸就要清理完了,大家又能回归到以前的生活。再搬到别的地方重新开始谁都不愿意。
就在领导做准备工作的时候,从前方逃过来的民众陆陆续续的赶到小县城,有上级领导的命令,小县城不得不接收。多了几万的人口,不说住的地方,粮食也真的快消耗完了。
县高官拍板决定要去吃大户,带着整个县城的人迁到更大点的城市。在这之前,吸纳县城所属的农民,带着大批粮食上路总是有保障一些。
乡下大部分粮食没收割,柴油石油都要供给车辆,收割机成为废铁。但是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苏瑾歌得以体验了一把收玉米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