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留在绍国
郭嘉话必,杨峰终于有了思绪,无论千羽国援助哪国,接下来绍国都会出现在滇队的面前,然后也有被灭的危险,刘能和百里奚隐晦表达的意思是,让杨峰放弃援助两国,就在绍国防守滇国侵略军。
可是,这样的话,就是他千羽国放弃丽国和乞国了,这样的话,“非攻”联盟也就不攻自破了,都是盟友,为了绍国而放弃其他两国,是完全没有理由了,呆着绍国,是放弃盟友,去了其他国家,那叫无暇他顾。
杨峰自然不会因为刘能和百里奚的期盼就留在绍国,然而此时,王猛却是开口说道“郭大人所言有理,微臣觉得援救哪个国家都是没有用的,如果让他们攻下绍国,那么滇国大军就能兵围陈国,近而直逼我千羽国,我军回国的直线道路,也将被其截断,所以微臣以为我们该原地驻军,与绍国共同抵抗滇国的进攻。”
杨峰闻言,不由眉头一皱,“王卿所言有理,然而若是如此,那我们岂不是要弃丽国与乞国而不顾?”
王猛摇头,“国君,我们只是不去其国援助,而非不顾他们的危难,我们可以派人前去两国,将如今的局势和他们说清楚,然后让他们带领将士和百姓们前来绍国,并许诺,并许诺赶走了滇队后,领地还是他们自己的,微臣以为,他们应该会明白国君的思虑,同意国君的策略。”
王猛话闭,百里奚也开口说道“在下觉得这样可行,将丽国和乞国的军队也聚集过来,更有实力,打跑入侵的豺狼。”
“百里丞相所言有理,可是两国百姓该如何处之呢?是就在原处,让滇国接手,还是全部人迁入绍国呢?”此时,一旁的郭嘉再次出言问道。
听见郭嘉的疑问,百里奚当即便知道了他的想法,“滇国残暴不仁,如果将百姓留下,恐为他们不容,加以摧残,用以施展痋术,所以,我们必须先把百姓们一起带出来安顿,等战争胜利了,在将他们遣送回国。但我绍国国土太容纳不了如此多人,所以我觉得应该把他们安排在千羽国内,百姓们身处后方,前线的兄弟,也能少了更多的顾忌。”
郭嘉闻言,点了点头,苦笑道“百里丞相的想法不错,在下觉得可行,但如此多的人口进入千羽国内,恐怕会出现住房紧缺,粮食不够的危机。”
百里奚闻言,笑道“郭学士说的很有道理,作为共同的盟友,我国会在联盟议会上,提议我等盟国出些粮食和各种生活物资,用从协助千羽国安抚流民。”
杨峰见郭嘉如此,知道郭嘉是有意留在绍国了,于是不动声色的瞟了王猛一眼。
这个动作,自然没有逃脱一直关注杨峰态度的王猛眼里,他看见杨峰那略带疑问的眼神,微微点了点头。
杨峰见状,知道王猛也是同意这样选择了,这使得他很是开心,因为他心里也希望留在绍国,这样才能保护后方国土的安宁。
“千羽王,你的意思呢?”这时候绍王刘能终于按耐不住问起了杨峰,他问完又继续说道“以如今的情况而言,千羽王能带领军队协助我国,才能很好的抵御滇国的侵蚀。”
“既然几位都这么认为,那便就这么决定吧,如此,我们还需尽快通知丽国和乞国,也使得他们早做准备。”
杨峰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既然这个方打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那么就这么敲定好了。
“千羽王所言有理,丽国与乞国都是我绍国的邻国,就由我国派人前往两国,游说丽王和乞王吧。”
见杨峰同意,刘能不由大为欣喜,当即大包大揽了起来,不过,这也正是杨峰希望看到的,如果让他派人过去,他倒是有些愧疚心理。
事情敲定,众人也就没有继续多言,酒宴很快便结束了,因为还有军队需要安排。
本来杨峰还觉得过程会有些繁琐,但结果却是非常的迅速,由绍国羽林大将军亲自引路,千羽国大军从绍国国都绍城开拔,历经一个时辰的行军,在绍国津临县望川镇驻扎。
杨峰来到这里时,望川镇已经空无一人,所有居民全部迁到了津临县城内。
望川镇是绍国南方的桥头堡,如果滇国攻打过来,那么望川镇首当其冲,是迎接滇国大军的第一战线。
其同时与津临县城成犄角之势,如果望川镇出现战争,津临县城就能很快的进行支援,而明日一早,绍国的主力军也会在羽林大将军雷被的带领下,入驻津临县城。
杨峰带领将士们安顿下来后,雷被安排望川镇如今唯一存在的镇长留下来,负责听候差遣后,便告辞离去了。
对于这个这个应该爽朗的汉子,在杨峰的刻意打听下,也知道了他的身份来历,东汉帝国淮南第一剑客,由于得罪了淮南王刘安之子刘迁,迫不得已下,只能背井离乡,最后投效绍国。
安顿结束,杨峰立即召开了一场会议,只要军职在旅帅的,都要过来一起参加,陈国孙可望自然也在其中。
这次的会议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宣布,而是具体的跟各位将军说了下如今的局势和留在绍国抵抗滇国的原因。
“事情就是这样的了,诸位将军有何没有明白,或是有什么军事提议的,现在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杨峰见情况介绍结束后,看着众人,和颜悦色的说道。
“哎呀,不就是一些废物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来一个,俺老程就杀一个,来两个,我就杀一双!”
杨峰刚刚说完,程咬金便开口说道。
只是他说的话,有些不雅,使得很多人都皱起了眉头,杨峰也是有些愤怒,不过此时正是战争时期,批评了程咬金,使得他情绪低落就得不偿失了。
“程将军,孤知道你的武勇,希望你在战场能为孤多杀一些敌人,不过,如果能有什么计策巧妙对敌的话,就能减少我军的兵力损失,舍得更大的胜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