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2章 厚德能载物

      王导,虽然和王敦是堂兄弟,但俩人的性格截然不同。
    前面说王敦的时候,也顺带说了王导,可见王敦和他不是同一等次的人。
    王导年轻的时候,史书就记载他“识量清远”,说明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气度非凡了。
    王导十四岁那一年,高士张公见了,惊奇地对王敦说:这孩子容貌志气,将相之器啊。
    将相之器来说王导,确实很到位,起码,王导从小就有宰相的气度。
    他出声王家,这就注定他轻易能够做到高官,所以,他年轻的时候就做到了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
    再之后晋元帝南渡,王导更是倾心推奉。
    皇帝对他也是非常器重,感情非常好。
    前面已经说过,晋元帝在江南并没有什么地位,但在王导带领遵从晋元帝后,皇帝的地位才直线提高。
    不久,洛阳被刘聪攻破,京城倾覆,百姓们避乱江左的十有六七,一下子导致江南人口暴涨。
    王导赶紧劝皇帝收揽贤人君子,与这些人才共事。
    皇帝自然接受王导的意见。
    中国的经济重心,此时,逐渐转移到了南方。
    南方在王导的治理下,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王导见南方经济转好,怕皇帝耽于享乐,便劝皇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
    司马睿是个受苦过来的人,也知道自己做这个皇帝不易,当下听从王导的话,并且对王导是越来越重视,史书的记载是“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
    王导的地位,已经达到了齐桓公对待管仲的地位一样。
    司马睿觉得王导的地位还不够高,要加他为辅国将军。
    王导忙上书推辞说:“功臣之最也,封不过亭侯。”
    皇帝见他推辞,便下令表彰王导“德重勋高,孤所深倚,诚宜表彰殊礼。”虽然没有他为辅国将军,仍拜他为宁远将军,不久又加为振威将军。
    桓彝初过江南来,看见朝廷微弱,对周顗说:我以中原多战乱,所以来这里想要求个平安活着!可是,看到你们这边弱小成这样,成得了什么事啊!当下忧惧不乐。
    之后,他见到了王导,俩人交谈极洽。桓彝回去后,又对周顗说:方才去见了管夷吾,我再也没有担忧了。
    这充分说明了王导的个人魅力,那就是,他做宰相,令人放心。
    这时,过江的人士不少,他们每有暇日,相邀出新亭饮宴。
    这又是一次饮宴。
    周顗在中间坐着,看着眼前的风景,感叹说:风景虽然没变,但张眼望去,江山却不同了!
    其他人听了,想起北方失地,不由相视流涕。
    只有王导没有哭,而是愀然变色,大声说:我们应当共同戮力辅佐王室,克复神州,怎么能像楚囚一样,相对哭泣呢!
    众人被他的豪情感染,收住了眼泪,忙忙跟王宰相说对不起,我们失态了!
    这一事,可见王导的气度。他遇到事情,有的是从容镇定,而不是像楚囚一样在哭泣。
    皇帝见王导品德如此高尚,当下对他更是尊重了,叫他御床共坐。
    王导深知上下尊卑有序,当下坚持推辞,说了一句很经典的湖: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
    这句话,我认为,古往今来,怕马屁的水平达到了巅峰!且看他的意思:如果太阳和下面的万物相同,那天下的人们还仰视什么!
    把皇帝比喻成太阳,把下面的臣子百姓比喻成太阳底下的万物。
    真是绝妙的比喻,也是绝妙的马屁。
    皇帝听了,欣然颔首的同时,也同意了他,但考虑到王导的马屁太有水平,便加封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再之后,王敦渐渐目无君主,暗藏悖逆,晋元帝这才用刘隗等人,疏远王氏家族的人。
    王导当然也在疏远的人之中。
    一般的人,由重用到疏远,落差那么大,肯定心里不爽。但是,王导没有,他本本分分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史书说他“澹如也。”
    也就是宠辱不惊,从容淡定。
    有识之人看见王导这样从容,便都称赞王导善于处理宠辱之间的关系。
    王导用他的从容,化解了皇帝的疏远。
    但,更大的危难到来了,已经不是皇帝的疏远那么简单了,有可能就是灭门之灾。
    王敦反了!
    刘隗劝告皇帝,请诛杀所有王氏!
    这是王导平生面对最大的危难!
    在这危急时刻,他没有像王含一样逃跑,而是率着从昆弟子侄二十余人,每日进宫去待罪。
    皇帝知道王导和王敦不一样,他是忠节之人,当下召见他。
    王导叩头谢罪说:“逆臣贼子,哪个年代没有?只是没想到臣的家族也会出现逆臣贼子!”
    皇帝光着脚,听见王导这样说,忙下来抓住王导的手说:茂弘(王导字),我刚想把一国之命托付给你,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为了安抚王氏,他下诏说:王导大义灭亲,我可以把安东将军时的符节授予他!
    王导用他的忠心,化解了满门被族灭的危机。
    他的危机一过,又迎来了别人认为是大好机会的转机,那就是他的哥哥王敦攻破京城,捉到了皇帝。
    他任命王导为守尚书令。
    王家的势力,达到了顶点,完全压制住了皇权。
    别人的话,会趁机做司马懿。
    但是,王导没有,他在王氏最得志的时候,保持着冷静,保持着对皇室的忠心。
    此时,西都覆没,皇帝被捉,海内思主,许多群臣及四方便劝王氏为帝。
    王敦便去征询王导的意思,王导坚决反对。
    王退而求其次,想废掉晋元帝,另立皇帝。
    王导也坚决反对,和王敦固争。
    王敦见王导坚决不能废皇帝,那就废太子吧,毕竟太子有勇略,留着是个祸害。
    温峤厉声反对,说太子有孝,不能废。其他大臣也都这样认为。
    王敦什么都没废成,意志盎然的他,这才有了点丧气。
    太子司马绍对王导充满感激,当然不止这一次挽救了他太子的地位。之前,他的父亲喜爱琅邪王司马裒,有心要立他为嫡,就去问王导。
    王导说:自古立子以长,而且太子绍又贤明,不宜变更太子!
    司马睿还疑心王导和太子有什么私交。
    王导日夕陈谏,终于感动了司马睿,这才没有废了太子。
    之后,司马睿病死,晋明帝司马绍即位,王导受遗诏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