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虚的?
这些虚名自己也是在意的好不好,自己前世可是连幼儿园小组长都没当过的人,这一大溜国家级顶层官,当的还是挺满足的好不好。
“咳咳!”
郑恩用咳嗽将杂七杂八的思想给咳出去,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大哥:
“虚的永远比不上实的,这个多谢大哥提醒。”
不管怎么说,大哥的关心,自己是体会到了,虽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但该感谢的还是要感谢一下。
对于口头的感谢郑森不以为然,只听郑恩继续说到:
“可是如今我们有的只有虚的,说白了,我的这些都督同知呀!总兵呀!都是虚的!哪怕是……也是虚的。
但掌握了这个虚的,我们就可以给麾下的将士画饼,饼也是虚的,但将士们单纯啊!
哪里会想到高高在上的朝廷会骗他们这些小兵。
我麾下将士七万,可真正能战的就六千,其中一千是燕云骑军营先不说,真正的主力还是军官团。
军官团你是看到的,其实他们也是乌合。”
军官团郑森是见过,昨天不还并肩作战过,看他们的战技,不他们多数没有战技,是不像正规的将士,可爆发出来的士气和战力,却是算合格的可战之兵了。
可战之兵和乌合可是有着巨大的不同,可战之兵放在哪都算是主力了。
“这些也是刚刚招募的?”
郑恩点点头,郑森一脸的不敢相信,一支可战之兵正常也要训练一年,这也太快了。
“就是因为你的画饼?”
郑恩点点头:
“虽不全是,但画饼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郑森发现,遇到郑恩之后,吃惊都是寻常了,在看看一旁的郑大力无动于衷,郑青狼习以为常的样子。
郑森看郑恩的眼神变得古怪起来。
郑恩继续道:
“军官团为何叫军官团,是因为军官团里全是军官,最少也是一个伍长,不过伍长都是少数新来的,一般都是队副。
像军官团的吴鹏,他最初是大明的从九品文官,如今成了直隶镇的技术军官。
说是把总,实际上麾下就几个百总、旗总。
再说陈安定,他最初是顺军掌旗,跟我们的副把总差不多,麾下两百多老营老弱。
如今成了直隶镇千总,这再往上可就是将军了。
说是千总,实际上麾下还不如吴鹏,就几个副官。
但是他们在攻打天津的时候的表现你是看到的了。”
难怪郑恩麾下将士在攻打天津的时候那么猛,原来都是军官。
郑森若有所思,一旁刚刚听到入迷的冯澄世欲言又止。
郑恩看向了他:
“冯先生,您是郑家的老人了,我还跟着您学过文呢,有什么但说无妨。”
冯澄世拱了拱手:
“难道就为了这些虚的,所谓的军官团就会拼命?”
冯澄世是看清楚了,他虽然是进士,那如今这天下是越来越乱了,文官再想像以前一样将武将踩在脚底是不可能的了。
但文官的地位还在,所以,如果能通军事,那么这文官必定会受到重用。
文,郑恩加郑森都比不过他冯澄世,进士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功名可不是盖的。
但武,哪怕只是通军事,还是有的他学的了。
郑恩倒是认真的解释道:
“不!不完全是虚的!
因为不管是吴鹏的把总,还是陈安定的千总,军饷是实打实的。
未来,他们也确实会成为手下有兵的真正千总、把总。”
一旁的郑森是感悟明白了:
“军官团都是军官这个不假,但你想做真正的军官,那么就要为此卖命!”
郑恩点头,冯澄世云里雾里。
“总之,在我麾下你是军官,这是肯定的,那么你就是我这个既得利益体系的一员。
既得利益体系你们知道吗?”
这个词虽然新颖,但两人都是聪明人,想想之后就明白了。
“反过来,去了别的地,那你就是实打实的新来的,别说可以拿对应军饷的千总,连个伍长都不是!
就算胜利了,就像是顺老营兵,就算打下了北京,未来你是不是就是官了都说不准。
老营兵虽然光荣,但依旧是兵,做了官之后,头上上官不依旧有贰臣吗?”
这些冯澄世总算懂了一些。
郑恩这才道:
“那么由此可见,虚名还是有作用的,想象一下,王晓一个流氓痞子,几天时间就成了千总,如今还要升一升。
哪怕王晓麾下没有几个兵,或者说麾下的兵还是他当初带过来的那些流氓,但将士们不知道呀!
王晓自己也领着实打实千总的饷,还比以前边军千总的收入还高几倍。
这不管是只知道他从流氓升到千总再升,还是知道他可以领到这个饷,都是一个很鼓舞军心的事情。
流氓都能做到,不就是不怕死吗?我也能做到!”
“言归正传,诸位知道我给李过写的什么吗?又给李自成写了什么吗?”
郑恩不等他们摇头,继续道:
“对于李过,都是一些对他的敬仰之后想跟他结交,以及提醒他欠自己一命。
这些话想必大家都不愿意听,千律一篇,也没必要说。
对于李自成,除了拍马屁的客套话以外,重点详细的教导李自成怎么集合大军压迫吴三桂。
并郑重提醒活着的吴襄好过死去的吴襄,将一个懦弱但不失威望的家主吴襄放回去,好过让有将才的吴三桂接任家主。
并且找吴三桂做突破口,不如找弱一些的高第、王永吉做突破口。
高第、王永吉都成了顺军了,一半的关宁军都没了,吴三桂还敢反?”
这一个个都是绝招啊!只要李自成用了,那“大明”最后的精锐可就没了,郑恩为何要坑队友帮敌军呢?
郑恩仿佛知道他们所想:
“你们可能不相信,我们的敌人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清虏,最少清虏灭亡之前是这样的。”
清虏、清虏,可郑森、冯澄世等都不了解清虏呀!都是江南人,没见过清虏。
郑恩没有解释,也无法解释:
“明天就是继任监国大典,先准备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