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皇上吃得满足,也觉得有些困倦,便也准备起驾。
安平跟贾后互相看了一眼,大松一口气。
哪想皇上一出门,还没上舆,就见外头日头明晃晃,一股荷叶清香拂面而来,他顺着荷香看去,就见龙首池里荷叶田田,碧绿一片,再看甘露亭在一片水光荷绿之中,十分清凉,便想起之前那桩公案来,当即一指道:“听说前日太子妃要在那里跳池?可是受了什么天大的冤屈?正好人都齐全,就往那里去,朕要审上一审!”
贾后:……。
安平:……。
盈儿闻言,急忙叫人去安排桌椅点心茶水。
皇上便在伞盖的阴影之下,沿着回廊慢慢步行而下,盈儿跟杨陌一左一右陪伴,及至走到水上,盈儿便命人拿了些剩饭粒来,扔到池中,一时百鱼攒动,虽都只得两三寸长短,可密密麻麻,倒叫皇上又是一惊,道:“这池里怎么这么些鱼?”
盈儿笑道:“前日想着种菜,这宫里也不好用农肥,便往这池里放了许多的鱼苗。平日菜地浇水,都用这池里带淤泥的水,肥力也就不差了。等鱼儿长大些,还能请父皇来吃这现捞的鱼儿。”
皇上大笑,拍手赞好。
盈儿心中略有些得意,打眼偷瞧安平跟贾后,就见这母女两个满脸皮笑肉不笑。
她便更忍不住嘴角弯弯:“若是父皇母后安平有兴致,哪日得闲了,来这里,咱们钓鱼玩儿。得了鱼,便在这亭上放上铁炉,用铁丝蒙架着,烤来吃。”
皇上笑道:“这主意不错。待这些鱼儿养肥了,记得操办一通。”
说笑着已经到了亭中。
亭心早放了两张竹案,上首一张单独放置了一张描金雕龙竹椅,下手案连边则围放着数张焦黄湘妃竹椅。
亭边靠栏杆另设了银炭泥炉,煮着铁釜,几案上放着茶筅茶具。旁边四五个小太监围着煮水点茶。又有宫人不断用红漆盘子送了果品点心,片刻工夫,亭中竹案已经摆得满满当当,琳琅满目。
皇上坐在龙竹椅上,又叫杨陌坐在竹案下首。
贾后与安平便坐在下面一张竹案旁。
盈儿既是媳妇,又是主人,便站着两边伺候着。
皇上吹着池上荷风,品着香茶,十分惬意,指着盈儿,道:“朕瞧着你事事倒都安排得极妥当,不像人传那般是个不着调的。只是前日的事,皇后安平一个说辞,太子又是另一番说辞。朕倒想听听你的说辞,看看到底是谁在欺瞒朕!”
虽是质问,可语气却十分和缓。
盈儿一听,腿脚一软,心里暗暗叫苦。
杨陌虽对她处处维护,可却像个闷葫芦一样,在外头替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从来不跟她提半句。这叫她怎么回答?若跟杨陌的口径说岔了,岂不是害他背上个欺君之罪?!
可她转念一想,杨陌就算要维护她,也绝不会在皇上面前说假话。
她缩着肩,心里惶恐,目光向杨陌脸上投去,见他果然十分镇定,还插了一颗剥好的红菱放入嘴里。见她看过去,竟眼神脉脉朝她眨了眨眼。
盈儿脸上一红,忙又朝贾后与安平看去,见二人脸色都十分紧绷。
她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朝皇上深深一鞠躬,道:“父皇,那日的事,都是臣媳的不是。若是冒犯了母后与安平公主,臣媳自当领罚。”
“你这样说,岂不是承认是太子在欺瞒朕!”皇上语气突然变得寒嗖嗖的。
盈儿依然躬着身:“殿下便是再顾及与我的夫妻之情,也绝不敢说半句欺瞒皇上的话。”
“父皇,您瞧瞧,太子妃有太子哥哥护着,连您也不放在眼里!那日母后问她事情,她也是这般不肯直接回答,顾左右而言它,母后才生气让她下跪的。然后她就泼妇一般毫无体统地冲了出来,闹着要跳池。”
皇上还没回话,安平见有机可乘,在一旁嚷开了。
盈儿一听,十分干脆地扑通就跪了下去,道:“父皇,儿臣并非不愿意回答父皇的话。妾与殿下夫妻同心。妾说的话,自然跟殿下一般无二。那岂不是在说母后与安平欺瞒了父皇!儿臣身为人媳,怎可置婆婆小姑于不义!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妾初入东宫,本来也该多听母后教诲,便是因此受点儿委屈又有什么关系?那日妾慌张之下,确实失了规矩,原该受罚。”
那天自己不肯下跪,跑出来的事,那么多见证人,她想抵赖是不可能的。又不知道太子到底怎么替她解释的,只能这般糊弄过去。至于下跪,今天听到来传,她已经早把护膝给套上了,倒不怕。
皇上一时皱眉沉吟。
也对,太子跟太子妃一定早串了供,问下去,必是安平跟贾后说了谎。可叫了真,难不成他真要办安平与贾后一个欺君之罪?
他定睛看向盈儿,见她衣着朴素,雪白的一张小脸上干干净净,没半点妖媚不端之色。叫种菜就真下老实工夫去种,半点娇气皆无。现在说跪就跪了,也没半点迟疑。怎么可能只因为贾后要罚她下跪,就撒泼呢!
再看看安平,一脸骄纵。说是来学种菜,结果连波菜和南瓜都分不清,可见是没把他的吩咐真放在心上。
家和万事兴,太子妃说得没错。她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肯指责别人,可见心地善良,心胸宽广。相比之下,安平年纪不过只小了三岁,却是本来无事,也挑出些事来。这般的不安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