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94页

      “北疆太子端木钰携北疆第一将军司徒玄绝,率十万兵马于数日前抵达北疆边境冀州,表示愿意献上北疆公主,跟大周联姻以结秦晋之好!”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朝堂开始笼罩着一股不安的气息。
    这是联姻?
    派驻十万军队在边疆,这分明是逼婚。
    可大周眼下正值废帝之时,摄政王掌握朝政大权和兵权,北疆若要联姻,他们打算把公主嫁给谁?
    朝臣们心里还在琢磨,又一个消息从南面边关加急送至帝都。
    “南越皇帝派他最信任的丞相苏裳作为使臣,不日就会抵达大周,表达跟大周的联姻之意。”
    单膝跪在殿上的戎装男子语气铿锵地禀报,“但南越边关同样增兵十万,逼婚之意图十分明显!”
    话音落下,满堂文武齐齐大惊。
    北疆和南越同时增兵逼婚?
    这哪是联姻,根本是想对大周发动战争吧?
    容毓坐在龙椅上,淡漠矜贵的眉眼透着一股深沉,让人无法得知他心里的想法。
    “南越国似乎没有适龄的公主。”贤王皱眉,“当今皇帝刚过而立,膝下唯有一个才六七岁的皇子吧,难不成他们打算用郡主来充数?”
    虽说历来也不是没有郡主封为公主以和亲的先例,但这个节骨眼上,南越如此凑热闹的方式完全可视为来意不善。
    “回禀摄政王,回禀各位大人。”戎装男子低头禀道,“南越丞相表达的意思是,想求娶大周丞相府的嫡女,南家姑娘,并且愿以三座城池作为聘礼。”
    什么?
    朝臣齐齐愕然。
    南丞相家中嫡女?
    是他们听错了,还是南越皇帝搞错了?
    三座城池,十万兵马,这是利诱还是威胁?
    今年刮的这是什么风?怎么一个个都打着跟大周联姻的主意?
    大殿上一片静寂,众臣心思各异,每个人的表情都开始凝重。
    贤王到底是吃了几十年的米,语气从容不迫:“南丞相膝下只有一个嫡女,如今已经成了摄政王妃,南越皇帝大抵是搞错了什么,所以这个要求不可能答应。等他们的使臣来了之后,这场误会也许就能弄清楚。”
    “启禀摄政王!”
    殿外一声传来恭敬地高喊。
    一个身穿戎装的高大男子飞快跑了进来,脸色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之色,疾步到了殿前屈膝而跪,高抬双手,呈上一封信函。
    “西齐摄政王派五万兵马护送其女林宝珠,诚心表达了愿意与大周结为姻亲的意愿。”
    什、什么?
    还有?
    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北疆、南越、西齐同时出兵逼婚?他们这是商量好的吧?否则怎么可能如此巧合,连时间都赶在了一起?”
    “大周兵力强盛,可架不住北疆、南越、西齐都是强国,他们如果齐心协力想要为难,大周可有应付之力?”
    “蜀国联姻不成,如今又丢了太子,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也就是说现在是四大强国合围大周……”内阁朱大人眉头紧皱,“大周形势不妙啊。”
    贤王倒是不慌不忙,抬头看向坐在大殿正前方,表情依旧淡漠不经的容毓,“眼下边关形势紧急,不知摄政王可有应付之策?”
    容毓敛眸,右手漫不经心地搭在龙椅的扶手上,耳朵里听着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恐慌,眉眼始终一片清冷如雪。
    “老臣觉得四国定是暗中联盟,想要借此机会瓜分大周疆土,联姻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兵部尚书开口说道,“若摄政王打算即刻发兵,臣定会安排好后备粮草之事,请摄政王放心。”
    “事情应该没有那么严重。”南行知缓缓开口,在一片不安之中他像是最大的清醒者,“西齐摄政王派兵五万护送其女林宝珠来了大周,如果他们只是找个理由想发兵,大可不必把女儿送来涉险。”
    容毓不发一语地看着他,眉目沉沉。
    “臣的意见是,这四国虽然兵力强盛,但大周军队也不是吃素的,摄政王此前在战场上创下的战绩足以让各国武将闻风丧胆,就算他们结盟,短时间之内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齐心协力。”南行知接着道,“真要跟大周打起来,各国都会思及自己的利益,只要不齐心,他们就不一定就能占着多大的便宜。”
    而他们是否真的齐心,各国的当权者自己心里最清楚。
    名义上听着是四国合攻一国,实际上其中阻碍重重,首先兵马粮草要充足,其次四国的战术要统一,战场上最忌心不齐。
    而且都是借着联姻的名义增兵,这个理由其实根本打不起仗来。
    “礼部做好招待各国使臣的准备。”容毓语气冷淡,面上不见丝毫异色,唯有一贯的冷峻,“其他的一切照旧,散朝。”
    第203章 一物降一物
    各国几乎在同一时间之内增兵驻扎边关,这意味着什么?”
    叶倾城坐在昭宸殿外凉亭里,面前梨花木桌子上放着一张铺展开的舆图,“云亭,大周会起战争吗?”
    云亭站在叶倾城身侧,目光落在舆图上,也不知有没有认真看,淡淡回道:“不会。”
    坐在叶倾城对面的南曦手执一杯冰镇梅子汤,淡淡笑道:“我也觉得不会。”
    “何以见得?”叶倾城挑唇,“别忘了蜀国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