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范文程与希福听到情形愈发不大对,如坐针毡,恨不得马上溜走。可又不能太明显,只能拼命低着脑袋,不被皇太极发现。
他们两人,其实也不同意皇太极这般大张旗鼓庆贺,小小年纪的人,哪里承受得起这么大的福气。
范文程更深有体会,以前汉人生了孩子,习惯性取个贱名,生怕不好养。就算有天大的运势,也要藏着掖着,怕见光之后,这份福气被夺走。
面对着皇太极的欣喜若狂,范文程也不敢他的兴头上泼冷水,布迦蓝都没有反对,也只能装聋作哑。
范文程这才明白,布迦蓝原来早在这里等着呢。旗下奴才的奖赏,皇太极不给的话,会失了人心。没有银子,又不能支付俸禄。
皇太极则彻底傻了眼,他其实也大致算得出,布迦蓝说得没错,户部账上没几个银子了。
接下来要怎么办,难道真要去当家当过活???
第四十七章 ·
天地良心, 皇太极继位之后,在范文程的辅佐下,颁布了许多恢复农业生产, 利于百姓的措施。
在努尔哈赤时期,满汉混屯而居, 汉人经常被欺负抢劫, 皇太极下令将满汉分屯而居, 不许满人欺负汉人,选取德高望重的汉人来管理同胞。
禁止八旗贵族随意出去放鹰,踩踏庄稼。将原先八旗庄园中的汉人奴才, 放出来编做民户。俘虏来的汉人,不愿为奴反抗严重,也除去他们的奴籍,同样改为民户。
在旗的旗人男丁,全部需要上战场去打仗,庄稼只有老人小孩,以及妇人在耕种。皇太极发现男人不事生产不行,便想出了三丁抽一的举措。家中有三个成年男丁者,抽出一人上战场打仗, 其余人留下来种地。
他的一切出发点,都是有利于民生的措施, 只是最后的效果,却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甚至说差得非常远。
政令颁布以后,收到的成效, 最终得看实施情况,以及是否适合当下的现实。
八旗旗主军政独立, 皇太极的政令对于他们来说,几乎等于一纸空文。
种地是靠天吃饭,百姓又缺少耕牛与铁犁,收到的粮食只能勉强糊口,要想发财,还是主要靠打仗抢劫。
这也是当初建州女真发家的本领,旗人都习惯了靠抢劫发财,他们不会种地,也不乐意去种地。
再说满洲统共就这么些人,遇到打仗的时候,所有成年男丁照常得上战场。不然兵力不够,打不赢。
听起来皇太极做了很多事情,实际上,从女真到满洲,再到今日的大清,照样穷得很,还是得靠抢劫过日子。
汉人在满洲人面前,依旧是奴才,照常被欺负,哪怕你身居高位也无用。“注”
不过这一切,从布迦蓝上任以后,逐渐有了改变。
她只是将皇太极的政策做了些调整,如以前一样重用善待汉人,取得的效果却完全不一样。
汉人真正开始安居乐业,恢复生产。几乎形容虚设的六部,正常运转起来,而且户部破天荒有了结余。
皇太极也百思不得其解,想了许久都没有想明白怎么回事。
其实很简单,皇太极坐在高位上出主意,去当差做事的人,只有范文程以及一些满人大臣。
范文程是汉官,指挥不动旗人。满人大臣跟土匪也差不多,好比是奉旨在欺负人,做得好事情才怪。
布迦蓝则是亲力亲为,将框架搭了起来,中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她身份足够尊贵,对下却能放下身段,走到百姓中去做实事。
除了让他们能稳定下来过日子,还能让他们看到希望。过日子有盼头,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对上,她文武皆用,先从精神上打击八旗旗主的自信,文不行再用武,揍过豪格之后,她的威名就立了起来。
她所做的事情,虽然与皇太极最终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打击八旗势力,但她没皇太极直接,而是换了种方式。
一切的根本点,是从整理利益出发,比如更改互市交易物品,限制酿酒令,盐归国家所有,八旗都能从中获益。
皇太极的措施,就好比我与你一样本是奴隶主,管着各自的地盘。突然你抢了我的奴才不说,不许我去游玩,这也不许那也不许,搁谁也不会听你的啊!
家中没钱没粮心里发慌,皇太极作为皇上也一样,抢钱他擅长,赚钱确实不是他的长项。
让布迦蓝想办法去解决,她毫不负责乱出主意。
“去抢啊!”
“抢不到就去当家当啊,盛京没当铺的话,要不去北京当吧,也没有多远。”
“要不去找其他几旗借银子?别人不好意思开口,不是还有豪格嘛,豪格是你儿子,儿子孝顺老子天经地义,他不出钱谁出钱?”
“要不去拜拜福星八阿哥?”
每一句话,都快把皇太极噎死,他只得紧急召唤范文程他们想办法。
范文程知道布迦蓝肯定不会让户部一穷二白,只现在他不确定布迦蓝会如何做,也出不了什么主意,老老实实说道:“奴才惶恐,奴才也没有什么法子,皇上,还是得去问首辅才行。”
其他人也一样,希福甚至还不如皇太极呢。
布迦蓝当然有打算,天气一天天转凉,每年与朝鲜的互市交易又开始了。
她的人手还没有培养出来,今年与去年一样,由着英俄尔岱带着人前去义州,马福塔被派到会宁去查看当地具体情形,准备明年在此开启互市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