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八十五章 无有可奔袭之兵

      虽然忍不住笑了,弟弟也不知道为什么哥哥突然笑了,但是没必要跟弟弟解释:“其实我是在糊弄你。”没有必要这样解释。
    所以刘备关羽笑李孟羲,李孟羲摸不着头脑。
    刘备之前不知张辽,今日被关羽随口一说,才知张辽之名。
    关羽虽夸张辽勇武,但刘备从关羽的话语和神情之中,猜到了实情,那就是张辽确实勇武,却不及二弟之勇。
    刘备一句没问,却能听出言外之意,李孟羲无此本事。
    其中微妙,只有靠李孟羲自己慢慢体悟了。
    ——
    关羽摘下头上绿帻巾,拿起铁胄试着要往头上戴。
    关羽一戴,很尴尬,根本带不进去。
    “孟羲,你这铁胄,太小了。”关羽把铁胄还给了李孟羲,“你是给自个编的吗?估摸也就能你自己能戴上。”关羽笑着说。
    铁胄没问题,甲片压的很密实,因为小巧,看着更显精致,可实在是太小了。
    “不是给我自己编的,是给砖头编的。我自己编,看不出是否合适,给砖头编,合适与否,我便能一看而知。”李孟羲解释铁胄编的这么小的原因。
    刘备笑言,这真是以人为镜,自己带胄,无法自视,给砖头带上,一目了然。
    刘备夸李孟羲才思敏捷,李孟羲忙说过奖。
    其实先给砖头做甲,除了方便看效果这个原因在,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为了保护砖头,给砖头编一身合适他穿的甲,就多了一层保障。
    兵荒马乱的,小心无错。
    前几日,刘备关羽每夜与李孟羲畅谈,总有所得。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恰如刘备和关羽之于李孟羲。
    所以今夜刘备安排完中军扎营作夜诸事之后,不亲辛劳,又来找李孟羲来了。
    李孟羲关羽找他,真是聊天的,于是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间或夹杂着一两句妙语,倒让聊天的氛围其乐融融。
    可是军略一事,李孟羲迟迟未说。
    聊天间隙,刘备迟疑了下,主动问询,“每日相问,孟羲必有看出我军疏漏之处。不知今日,孟羲可有看出我军一二不足?”
    刘备笑问。
    “额……”一时语滞。
    今天好像还真没注意,哪有问题。
    李孟羲不由皱眉,冥思苦想。
    片刻后,他眉头舒展。
    “若说疏漏,还真有一处。”李孟羲沉声说道。
    刘备和关羽坐直了身体,准备洗耳恭听。
    “义军自出涿郡,行军日程相累,当已有数百里,敢问二位,行军之时,士卒可有掉队者?是否行军十里,兵卒前后散乱近里,行军至五十里,军卒前后拖延数里,至行军百里之时,军士散乱大半,已无战力?”
    刘备和关羽相视一眼,然后各自沉思。
    末了,还是熟读兵书的关羽先说道,“从涿郡行军开始,士卒随行辎重车队左右,无有掉队。”
    刘备接着关羽的话,点头说道,“确无有掉队。”
    李孟羲咧了咧嘴,他挠了挠头,眉头皱的更深了。
    辎重车队速度慢的跟走路一样,保持这个速度,确实不至于有人掉队。
    李孟羲低着脑袋,看着篝火,看了良久,突又抬起了头,目光看了看关羽,又看了看刘备,“那长途奔袭呢?士卒带五日之粮,一日奔袭七十里,可曾试过?”
    关羽道:“未曾。”
    李孟羲再问,“若今令将军率数百卒,一日奔袭五十里以拒敌,将军是否能为?”
    关羽手捻着长须,眉头紧锁,一双丹凤目微眯,“……能为。”关羽的回答有些不坚定。
    “能为?”李孟羲面带笑意,反问。
    “……能……能为。”关羽再次回答,回答的更加没底气了。
    一旁,刘备观察到了关羽的迟疑,他心下好奇,为何熟读兵书的云长会在此事上失却底气。
    关羽知兵,而刘备,却不甚懂兵。
    关羽知道一日奔袭五十里,有多难,而在刘备想来,纵一日奔袭七十里也不甚难。
    刘备这么想的依据是,他曾经跟叔父去贩羊,一天一夜走了八十多里。除了累点,无甚难的。
    刘备单纯的认为,人的体力能支撑一天跑七八十里,几百个人也能长途奔袭七八十里。
    以刘备有限的军事素养,他暂时不懂一个人跟几百人集体行动的差距在哪。
    虽说,刘备早年游学,兵法有所涉猎。
    但行百步者,半九十也。
    一知半解,跟完全懂,差别大了去了。
    关羽说,他能带几百乡勇,一日奔袭五十里。
    李孟羲笑而不语。
    李孟羲一笑,关羽就坐立不安了。
    在一个懂行的人面前,装不了的。
    关羽看着李孟羲,语气很不坚定,“一日奔袭五十里,或许可行。”
    李孟羲摇头,“奔袭五十里,而阵容不乱,非精兵不可。而今我军乡勇,不堪奔袭,离精兵尚远。”
    李孟羲断言,关羽无法率几百乡勇奔袭五十里。
    李孟羲话一说出口,刘备就偷偷观察关羽的神情。
    让刘备出乎意料的是,关羽缓缓点了点头,像是同意了李孟羲的说法。
    “白日我看辎重队新任伯长狗子带人折返于官道之上,来去十数回,阵容便已乱了。
    取胜之道,不在一夫之勇,而在万众如一。今我军乡勇不能至五十里而御敌,非是力不足至,而是军心不一。可以军法律之,使勇者不及走,弱者不及逃;使善奔者不得快,体弱者不得落(la)。
    由是五百之众,趋十里,为五百之众;五百之众趋二十里,为五百之众;五百之众长趋七十里,犹是五百之众且阵容不乱。
    如此,精兵或成。”
    李孟羲一语毕,关羽丹凤眼微睁,然后嚯的起身,又嚯的坐下。
    起身是因为关羽被李孟羲一语点醒之后,忍不住要立刻去拉来士兵去操练,身体不由自主的便站了起来,站起来之后,猛然想到这会儿是夜晚,为缓解尴尬,关羽又没事人一样坐了下来。
    坐下之后,关羽搓掌叹气,“翼德领斥候为大军探路未归,大哥要看守中军,某要看护后军辎重,分身乏术。可惜,现下无有人手。”
    说着,关羽把目光看向李孟羲。
    李孟羲直到关羽在想啥,可是李孟羲知道自家的事,练长途奔袭,就得带着人跑,几十里几十里的跑,咱这个小胳膊小腿的,你可饶了我吧。
    “不行。”关羽还未说话,李孟羲就拒绝。
    关羽不由失望。
    虽拒绝了关羽,李孟羲还是帮忙给出了参考建议。
    “我说将军,义军能成事之人,何止你兄弟三人,又何止我李孟羲?”李孟羲笑着说到。
    “义军已有近千战兵,挑拣一番,便可得千里挑一之人才,何言无人?”
    问题还是一样的问题,李孟羲自始至终都认为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普通士兵也可以大有作为。
    关羽不一样,关羽很难正视到普通士兵的潜力。别说关羽了,整个大汉,又有几人能真正重视士兵。
    因为没有人人平等,就没有人会认为底层的人民跟自己一样聪明一样有能力,就不能正视底层人员的价值,反应在军伍之中,就根本不信一个小卒能有多大能耐。
    这是时代对每一个人的禁锢,非是关羽一个人的问题。
    尽管,前两天李孟羲促成了乡勇们自发的结阵对抗,让关羽意识到了普通士兵们也能在阵法上多有建树,并且经此一事,关羽放心的把操练事宜大半下放给了手下的伯长们。
    但虽如此,现在开始尝试训练能长驱五十里的精兵时,关羽根本就没考虑让普通士兵来完成这件事。
    一个连精兵都算不上的乡勇,能练出几百精兵,这是鬼故事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