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六六回 蒋冯阎中原大战 湘闽赣红色割据(

      第六六回蒋冯阎中原大战湘闽赣红色割据(上)
    话说国民党新军阀对张作霖旧军阀的战争结束后,蒋、冯、阎、桂四派的临时组合立即解散,形式上的统一逐渐演变为公开的分裂。蒋介石虽然是南京中央政府的最高统治者,但实际能控制的地盘只有长江下游数省。为了消除异己,蒋介石以裁军为名,在南京召开军队编遣会议,企图遣散、裁减冯、阎、桂三派军队,扩充自己的地盘和实力。从而使各派系的矛盾激化,终于酿成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
    1929年1月,蒋介石利用其国民党中央主席、国民政府主席、海陆空军总司令的身份,连续发表了《军队整理案》、《编遣部队之裁遣方法》、《裁兵善后建议书》,强调要:“尊重国家之统一,反对军人把持地方。”“裁兵能否实现,实为国家存亡之关键。”“各地方军队必须交由中央统一指挥,各军区长官由中央任命。不受中央约束者,将受到本党最严厉之惩罚。”蒋介石竭力剥夺地方实力派军权,引起了各派军阀的强烈抵制。冯玉祥在西安举行盛大阅兵典礼,阎锡山在太原大搞作战训练,李宗仁在武汉推行强化军事政策,白崇禧在河北开展军事会操。各路诸侯不仅拥兵自重,而且变本加厉,耀武扬威,直气得蒋介石七窍生烟,只有调集大军,大张挞伐,用武力削平群雄。
    三月中旬,首先爆发了蒋介石和李宗仁为争夺两湖地盘的蒋桂战争,双方激烈厮杀半月,桂军失败,蒋介石的势力深入两湖地区。十月,在豫鄂地区又发生蒋冯战争,冯玉祥战败,带领西北军退回陕西。十二月,张发奎举兵反蒋,并与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联合,进攻广州,引发了第二次蒋桂战争。蒋介石急调何应钦支援广州,张桂联军再次战败。接着,唐生智、石友三举兵反蒋,又被蒋军打败。一年之中,蒋介石东征西讨,南北作战,虽然均以取胜而告终,但各派军阀并未彻底灭绝,与蒋介石集团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新的更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已酝酿成熟。
    蒋介石的军事压力,迫使各地方军阀走向联合。1930年1月,阎锡山率先亮出反蒋旗帜,迅速得到汪精卫、李宗仁、冯玉祥的支持。3月5日,阎、冯、李三集团军的五十多名将领联名发出通电,逼迫蒋介石下野。各派军阀共推阎锡山为中华民国海陆空军总司令,领导反蒋活动;冯玉祥、李宗仁任副司令,积极予以配合。蒋介石火冒三丈,以国民政府主席的名义,下令免去阎锡山的党内外一切职务,并以总司令的名义通电讨伐阎锡山和冯玉祥。
    五月初,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的军队在河南、山东、湖北、江苏四省内,展开空前规模的大决战。蒋介石投入兵力四十万,阎锡山、冯玉祥投入兵力六十万。整个中原地区战云密布,炮火连天,激烈厮杀,战况空前。
    战争初期,形势对蒋介石十分不利,在阎、冯大军的强劲攻势下,蒋军全线动摇,败退到鲁西南和豫中的漯河一带,蒋介石本人在朱集火车站几乎束手被擒。此时,李宗仁、张发奎又从广西率军北上,攻入湖南,对蒋军形成夹击之势。
    蒋介石在军事失利的危机关头,开始玩弄政治阴谋,向阎锡山、冯玉祥发出通电,要求停战议和。阎、冯对蒋介石的求和置之不理,继续挥军猛攻。蒋介石狗急跳墙,一面调陈诚部火速增援津浦线,一面派蒋光鼐、蔡廷锴两师出兵衡阳,阻击李宗仁、张发奎的联军。
    蒋介石继续玩弄阴谋诡计,派人游说冯玉祥的部将韩复榘、石友三,分别赠送十万银元,并许以省长的官衔。韩复榘、石友三颇为动心,答应背叛冯玉祥,拥戴蒋介石。蒋介石又广泛散布谣言,大造舆论,称:“冯玉祥勾结苏联,叛党叛国”;“苏联支持冯玉祥独霸北方,为冯玉祥提供军火,向山西发展,要消灭阎锡山,将中国西北和苏联联成一片。”蒋介石利用手中控制的舆论工具,不断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终于引起了阎锡山和冯玉祥之间的猜疑。
    阎锡山生性多疑,为人奸诈狡猾,诨号“乱世老狐狸”,最怕别人染指山西地盘。其实,只有聪明人才经常干蠢事;过分狡猾的人最容易上当。在各种谣言的蛊惑下,阎锡山抽调大军,沿黄河布防,准备与冯玉祥作战。阎、冯军事同盟出现裂痕。此时,冯玉祥的部将韩复榘、石友三发表通电,表示“维护和平,拥护中央”,公开背叛了冯玉祥。蒋介石立即通电嘉奖,派人给韩、石送去五百万元经费,并任命韩复榘为河南省主席、西北军总指挥,统帅陕甘部队;任命石友三为安徽省主席、讨逆军总指挥。
    在蒋介石的运作下,西北军被分化、瓦解。冯玉祥为保存实力,消除阎锡山的误会,维护“联阎反蒋”同盟,只好在西安宣布下野,声称要“入山读书,不问政事”。蒋介石乘机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将自己的“把兄”冯玉祥永远开除党籍,并以国民政府的名义虢夺其一切职务,严缉拿办。
    冯玉祥下野后,阎锡山为“挟冯以自重”,以共商反蒋大计为名,将冯玉祥诱骗到山西,软禁在太原晋祠;并向南京政府暗送秋波,谄媚讨好。蒋介石见有机可乘,立即派吴稚晖、孔祥熙到山西活动。随后,蒋介石又亲自赶到北平与阎锡山会谈,给阎锡山许以海陆空军副司令的头衔。阎锡山被官职收买,答应协助蒋介石解决西北军,并将冯玉祥转押到五台山建安村,予以囚禁。
    冯玉祥被囚禁期间,其部将和蒋介石暗中沟通,渐渐恢复了往来。阎锡山得知情报后,又满腹狐疑,担心冯玉祥与蒋介石联合,对自己不利。“老狐狸”左思右想,寝食不安。为了防止蒋、冯合作,阎锡山又跑到建安村,向冯玉祥道歉,拍着胸脯表示,要与冯玉祥“精诚合作,共同反蒋”。双方约定,由西北军率先发动,晋军立即响应,共同夹击蒋军。阎锡山承诺,向西北军提供粮饷弹药。随后,冯玉祥秘密潜回西安。
    在冯玉祥的秘密指挥下,西北军将领不露痕迹,暗中完成了反蒋作战准备。10月10日,借庆祝“双十节”之机,西北军将领宋哲元等二十七人联名通电,宣布蒋介石“毁党、误国、乱军、害民”等罪状,誓师讨蒋,并兵分三路杀出陕西,向河南发起进攻。次日,蒋介石下令讨伐西北军,亲赴许昌前线督战指挥,与西北军展开大战。
    蒋、冯二次大战初期,西北军官兵同仇敌忾,士气旺盛。宋哲元挥军猛攻,迅速打下洛阳,蒋军处于被动守势。双方各自投入三十多万大军,在广阔的战场上反复拉锯。但见炮火猛轰,阵地变成火海;机枪对射,死尸填满战壕;肉搏相接,个个刺刀见红;手雷乱炸,残肢凌空飞舞。双方大战了二十多个昼夜,把河南、山东两省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使富饶美丽的中原大地战壕纵横,狼烟四起,流血千里,伏尸百万。
    正当双方打得难分难解之际,宋美龄组织了慰劳队,携带二百万银元,亲赴前线慰问。蒋军本来在武器装备、财力上就占有优势,在金钱的鼓舞下,士气顿时大涨。西北军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劣势逐渐暴露出来,其进攻的锐气大为降低。此时,蒋介石又使出“杀手锏”,用金钱和官职进一步拉拢阎锡山。
    贪财、好色、爱当官,是人性的三大弱点。蒋介石精于权术,善于利用人性的三大弱点。他依靠美英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支持,频频使用“四子”——当面封帽子,背后捅刀子;手上送票子,脚下使绊子——收买敌军将领,拆散了反蒋同盟;从而使战局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人啊,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可如果人的眼睛一红,心就会变黑。在金钱和官职的诱惑下,阎锡山眼睛一红,心一黑,立即暴露出其两面派的嘴脸。他不仅违约按兵不动、拒绝提供粮饷弹药,反而对宋哲元的军事行动尽力制止;致使西北军孤立作战,粮饷弹药严重匮乏,在蒋军的进攻下,转攻为守,艰难支撑。11月5日,阎锡山突然宣布就任全国海陆空军副司令,同时在太原召开“讨逆大会”,表示坚决“拥护中央”,与西北军处于敌对状态。阎锡山化敌为友、化友为敌,再次背叛了冯玉祥,与蒋介石沆瀣一气,共同夹击西北军。西北军弹尽粮绝,处境危急,战局急转直下。
    中原大战,惨绝人寰。远在东北的张学良拥兵二十多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却宣布保持中立,坐观成败。惹得蒋、冯、阎三方分别派出说客,赶往沈阳,竭尽全力争取张学良参战,为己所用。然而,冯玉祥派出的说客身无分文,举止寒酸;阎锡山派出的说客一毛不拔,相当吝啬;唯独蒋介石的说客吴铁城出手阔绰,不同凡响。吴铁城动身时,蒋介石拨给其六百万银元的“活动经费”。吴铁城当即表示:“用银弹打败炮弹,用枕头战胜拳头;定要让东北王为我所用。”吴铁城携带巨款,赶到沈阳拜见张少帅,单是见面礼就送上一百万元,直惊得少帅目瞪口呆。随后,吴铁城利用张学良花花公子的性格,出巨资包下沈阳最豪华的戏院、酒楼,雇来一群妖艳无比的歌妓、舞女,邀请张学良和东北政要们通宵达旦,寻欢作乐。吴铁城又与东北政要们设局豪赌,一夜之间,将他们赢得囊中如洗,次日却又如数奉还。再次上桌豪赌,吴铁城则故意输掉数十万银元,令这些东北政要们个个心花怒放。吴铁城的活动经费还没花完,东北政要们已全部被征服。
    在吴铁城的收买、引诱下,张学良一改数月观望、中立的态度,发表拥蒋通电;并亲率十五万东北军星夜入关,帮助蒋介石作战,迅速占领了北平、天津。在蒋、张、阎三路大军的压迫下,西北军全线崩溃,大部弃戈投降,一部被东北军改编。冯玉祥又一次宣布下野,声称“隐退山林,不问国事”。
    冯玉祥失败后,蒋介石立即翻脸,与张学良的东北军偕同作战,夹攻阎锡山。此时,阎锡山大悔,连呼上当,但却为时已晚。在蒋、张两大集团军的强势攻击下,晋军节节败退,大部被东北军改编。幸好,蒋介石并没有赶尽杀绝,在阎锡山宣布下野后,停止了军事进攻,使阎锡山保有了山西地盘。
    至此,中原大战结束,蒋介石打败了所有同他抗衡的对手,以绝对的优势而获胜。从而确立了蒋介石在各派军阀中的霸主地位,巩固了其独裁统治。
    中原大战,历时七月,各方共投入兵力一百多万,战线绵延一千多里。战死兵丁三十多万,伤残无数。战火波及二十多个省,造成灾民二千多万。战后的中原大地,满目疮痍,遍地焦土;疾病流行,十室九空;田园荒芜,白骨遍野。何以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中原大战灾难多,白骨如山血成河。家家门户蒿莱生,村村井灶炊烟绝。
    再说井冈山上,毛泽东利用国民党军阀彼此混战之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1928年5月,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了深入土地革命,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大任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毛泽东为书记。接着,在宁冈茅坪成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由袁文才任政府主席,下设土地、军事、财政、司法四个部和工农运动、青年、妇女三个委员会。边界各县、区、乡工农兵政府都成立了土地委员会,全面领导土地革命。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农民,湘赣边界更是交通阻塞的农业区域,居民几乎都是农民。乡村中的土地大部分集中在地主手里。广大贫苦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每年要把收获量的一半以上缴给地主,还要受其他种种压迫和剥削。实现“耕者有其田”,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也是贫苦农民最强烈的渴望。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要使农民获得土地,就必须把土地革命和军事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没有军事斗争的胜利,就不能保障农民获得土地。而没有土地革命,不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军事斗争就不能得到农民的支持,红军就不可能得到壮大发展,根据地建设也将难以坚持下去。毛泽东断定,军事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紧密相连,互相促进,乃是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必由之路。
    毛泽东在深入社会调查,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土地分配纲领。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观点,是毛泽东制定土改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他从红四军中抽调大批干部,到各县、区、乡,通过访贫问苦和召开诉苦会、斗争会发动群众,查清乡村的土地和人口,划分阶级。带领贫苦农民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焚毁田契、债约、账薄,把牲畜、房屋分给贫雇农,现金和金银器全部交公。然后,公开宣布分配方案,丈量土地,按人口平均分给贫苦农民,插标定界,写上田主的姓名、面积和地名。
    县、区、乡各级干部清正廉明,秉公办事,严守纪律,忘我工作,赢得了民心,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广大农民兴高采烈,自编歌谣,到处传唱,歌曰:
    红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分田地,夜打灯笼访贫农。
    井冈山的土地革命,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农村社会大变革。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广大贫苦农民获得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这一活生生的事实,让广大贫苦农民看清了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确实在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从而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衷心拥戴苏维埃政府,大力支援红军和根据地建设,使井冈山根据地的发展获得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正当井冈山根据地蓬勃发展之际,一个沉重的灾难突然降临。8月6日,湖南省委特派巡视员杜修经来到宁冈,传达了省委的“猛烈出击,向湘南发起进攻”的作战计划。命令红四军:“袁文才率领一个营的兵力,守卫井冈山。朱德、陈毅率领两个团攻打郴州。毛泽东去江西永新县指导土改。”杜修经强调:“这是绝对正确的决定,红四军必须毫不犹豫的立即执行。”省委的指示,使毛泽东十分为难。若不执行,无异于违抗上级命令;如果执行,则有可能遭到失败。毛泽东力持异议,向杜修经解释道:“湖南敌人力量非常厚实,强行硬攻,恐招全军覆灭之祸。”然而。杜修经蛮不讲理,一口咬定:“如不执行省委决定,立即撤职查办,开除党籍。”在没有丝毫商量余地的情况下,红四军开始分头执行省委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