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苏瑾笑了笑,“我并非不知他的心思。也知这事儿不合硬顶,只是今儿这一遭儿可算是前功尽弃了。”
周妈妈摆手道,“头一遭饶了,是看老太太的脸面!但她们一而三再,再而三,这便不能饶。便是说到老太太跟前,少爷也是占理的!”
苏瑾微微点头。一边与周妈妈说闲话,一边听侧院的动静。
及至将到午时,才有媳妇过来回说,那院儿的人散了。不多时陆仲晗大步进来,面容平静,仿若无事人一般。周妈妈给二人上了茶,带媳妇子到厨下整治饭菜。
苏瑾好笑地看着他。陆仲晗被她瞧得赫然,偏头躲过,“看什么?”
苏瑾笑了,“大老爷好威风,在衙门打人板子,在家仍旧打人板子!”
次日苏瑾去瞧梁小青,与她说了这边的事儿,梁小青不满地道,“姑爷早该管管了,若第一回管了,还会有第二回?这回管得也迟了,叶妈妈几个都走了呢!”
苏瑾一边逗弄着刚舒展面皮的小女娃儿,一边道,“外祖家的几人,若我帮亲不帮理,我便说她们没一点错处,没一点毛病。可是,小青,你信么?”
梁小青皱起眉头,对她这话很是不满。
苏瑾撇了她一眼,抓着小女娃儿肉呼呼的小手轻轻玩着,继续道,“我这么想是为姑爷,可不是为了家里现今的几人。反正亲戚呀,即便没什么矛盾,在一处处久了,也会有磨擦。他若在叶妈妈几人面前这么发落人。可不叫叶妈妈几人看笑话么?旁的人虽没多大份量,那林妈妈终还是老太太在跟前得脸的……”
梁小青嗤了一下,声音却缓了下来,“小姐就会替姑爷开脱!”
苏瑾笑笑,不再说话。
转眼到了迎年月里,梁小青家的小丫头出了满月,一家人开始准备启程回乡。孙毓培与闵晨再次自关外回来,不过却没再来县衙,只叫人将所贩羊毛送来,并言说,为了明年春天的生意,二人动身去武夷山的茶产地,要早早与茶民商定来年的合约。
苏瑾知他们安然无事,也放了心。至于来不来的,倒也不甚在意。
腊月初三,是个冬日里少有的好天气,梁小青和张荀定了今日启程回乡。苏瑾看梁小青所乘的马车,车身宽大,车帘密厚,里面燃有上好的银丝炭,半点烟气也无,且里面极暖和,也放了心。
望着马车愈走愈远,苏瑾叹息一声,和陆仲晗笑道,“如今可真真是只剩下我一人了!”
陆仲晗挑眉,“我不是人么?”
苏瑾撇了一眼身后跟着的陆家人,笑,“你是外人!”
陆仲晗很是不满,她可从未说过,什么外人不外人的话!
苏瑾不理会他的不满,再次望了望远去的马车,笑道,“回罢!”
西北的冬日干冷异常,风沙亦大。本就显得破旧的秀容县,到了冬日显更愈加地荒萧。苏瑾除了隔几日去坊中瞧一瞧之外,大部分时间便闭门不出,或在屋内看书,或者织毛线护膝,或者睡觉。
这毛线是她坊中混和了棉花与羊毛等坊成的八股线,手感虽达不到前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毛线的柔和程度,于她的坊子而言,亦算是进了一大步。
现今阮大几人正捣鼓着打制十股线纺线机,或者十二股钱。这种极粗的线是上不了织机地,不过因他们想出个手编的法子来编制毯子,正好用上粗线,且愈粗愈好。粗线编出来的毯子不但厚实,而且出活极快,也趁得起价钱,最最适合用来做地铺毯。
苏瑾也是因长胜偶然说起,大堂之上,虽有炭盆,但冬日的穿堂风也是极冷的,陆仲晗每次放告,总要冻上几个时辰,便想起前的护膝、毛裤来。
她中不会织很复杂的样式,在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因见同学们都学这个,不免也跟着学了几次。普通的花样倒是会的。
若能织好并推广开来的话,那么,羊毛线的销路便进一步扩大。此时尚没有什么弹性面料,冬日保暖的衣物不过是棉裤棉袄子之类的,虽暖和却不够贴身,亦不够轻巧。
这也算是晦暗冬日之中,苏瑾除了睡觉和数银子之外,所找到的唯一能让她提起兴趣的事情。兴致勃勃地织了又拆,拆了又织。直到新年根儿上,才织出一双成品的护膝并一双毛袜子。
皆是用靛蓝色毛线织成的,针脚虽不甚平整,却已比她初始织的好太多。
陆仲晗自书房中出来,看见她坐在窗前长塌之上,身上盖着厚格子羊绒毯,正拿着那稀奇古怪的物件儿对着窗户,借天光左右看,满目兴奋之色,遂凑上前,笑道,“可是织好了?”
“嗯!”苏瑾大大点头,拉他坐下,“你来试试。”
陆仲晗将她织的护膝拿在手中,将手撑在中间,微微一撑,倒是极有弹力,很是诧异,“你是如何想到的?”
苏瑾得意地指指自己的脑袋,嘻嘻笑道,“我聪明着呢。若生为男儿,怕是状元也中得!”
陆仲晗笑了,伸手捏了下她的脸蛋,依言将护膝套上。苏瑾在反复织与拆的过程中,已将尺寸估算准确,刚刚好!
她拍了一下手,拿起袜子,“来试试这个!”说着便附下身子,趴在塌沿之上替他脱鞋子。
陆仲晗因她这一冬日不甚开怀,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件她感兴趣的事儿,亦不阻拦她,含笑看着她,任她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