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太后见着自家儿子这副傻里傻气的模样,不由抿了抿唇。其实啊,芃芃像皇后是真,像乾隆是假——看着乾隆在魏氏跟前那毛躁样儿,她老人家才不觉得乾隆沉稳呢。不过,前几日她才刚把乾隆训了一顿,为了母子感情考虑,还是找个机会夸夸乾隆吧。
再者,若是她老人家光说芃芃像皇后,连提都不提乾隆一嘴,指不定乾隆心里头又要不得劲儿了。乾隆自然不敢对太后有任何不敬,但指不定会把脾气发在皇后身上,这就与太后的初衷不符了。
太后想,哀家为了家庭和睦,真是煞费苦心啊。
……
在举办小型家宴当日,三阿哥早早便带着三福晋入了宫。
太后虽然向来不大宠爱三阿哥,但在见到自家孙子满脸沧桑,头上隐隐飘着几缕白发之时,还是忍不住,拍了拍三阿哥的手,有些感慨地道:“孩子,这些年,委屈你了。”
她想起,前几日才来给她请过安的六阿哥,身为三阿哥的同胞弟弟,年仅十二岁的六阿哥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充满活力。三阿哥只比六阿哥大了几岁,与六阿哥看起来去像是两代人似的。
再怎么,这也是自己的孙子,没见到时也就罢了,见了面,看到孙子这般落魄的模样,太后心中又岂会毫无感触?
太后伸出手,摸了摸三阿哥的脸,带着心疼的说了句:“孩子,你受苦了。”
只这么短短的一句话,似乎就让三阿哥积压多年的情绪找到了发泄口,他反握着太后的手,轻轻蹭了蹭,这小动作立时便拉近了他与太后之间的距离。只见他紧咬牙关,双目赤红,原是想要忍的,却没能忍住,以至于最后情绪决堤。堂堂七尺男儿,此时,竟是泪如雨下,哭得像个孩子。
当年,三阿哥在孝贤皇后的祭礼上表现得不够悲伤被乾隆训斥之时,也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被额娘疼爱着,所经历过的最大的挫折,也不过是在上书房中功课不达标遭太傅训斥,亦或是与哪个兄弟别了苗头,被太傅或者乾隆发现了,与那名兄弟一道受罚。乾隆十三年,对于他的人生来说,就像是一道分水岭,一边儿写满了意气风发、无忧无虑,未来充满无数种可能性,另一边儿,则是死气沉沉,前途黯淡,未来再无任何希望和光彩。
那日过后,三阿哥被自家额娘罚跪,哭了很久,也跪了很久,眼睛里的泪似乎都流干了,腰部以下仿佛都没有知觉了。可惜,还是没能挽回乾隆的心,纯妃去求了乾隆,希望乾隆能够看在三阿哥领了重罚的份儿上宽恕他,可惜最终,却无功而返。
于是,纯妃看向三阿哥的眼神,也从最初的痛惜,渐渐开始变得漠然。突然间,她就不再关注自己的长子了,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次子和幼女身上。而原本在自家额娘的庇护下还有些天真的三阿哥,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被迫成长了起来,只可惜,即便他成长了,成熟了,一切也都太迟了。乾隆当众说的那番话,否定了他,碾碎了他的骄傲和自尊,就像是一座山一样,重重地压在他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偏偏,君无戏言,那番话,无论乾隆说的时候是否是出于一时冲动,都绝对不可能被收回……
人的情绪,最是容易被周围其他人所感染、调动。三福晋见自家丈夫哭得这般伤心,也不由别过了头去,悄悄儿地掏出手帕擦拭着眼泪。
三福晋自打嫁给三阿哥,三阿哥虽有诸多不好之处,但对妻子还是颇为体贴的,小夫妻俩感情相当不错。她也曾哄着三阿哥与她说过许多心里话,她知道,三阿哥因曾被乾隆严厉训斥一事,郁结于心,但她以为,那件事毕竟已经过去了数年,三阿哥即便当时再怎么介怀,此时也应该看淡一些了,毕竟,三阿哥很少在她跟前抱怨。
只是,三福晋没有料到,三阿哥虽然没有主动提及此事,但他并不是不在意了,也不是自我排解了苦闷,而是将诸多委屈、诸多苦闷、诸多不甘,一齐积压在了心底,不敢对人说,也不愿对人说。她觉得,她这个妻子,做得当真失败。尽管她想尽了法子帮助三阿哥振作起来,但真正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
若不是太后偶然发现了他们府上的情况,只怕三阿哥就要这样带着委屈和心伤过一辈子了吧?一想到这,三福晋便对太后产生了满腹的感激之情,感激她在看到他们难处的时候,没有选择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地修复他们与宫中的关系,也感激芃芃,若不是芃芃那日闹着要出宫,恐怕太后也不会想着要顺道来他们府上看一看……
三阿哥有太后安抚着,她老人家一时却是顾不上三福晋,便给身旁的皇后使了个眼色,示意皇后来安抚安抚三福晋。
谁知,皇后还没开口,芃芃就率先让芳菲抱着她,来到了三福晋的跟前。
在三福晋忍不住心酸落泪之时,一双稚嫩的小手伸到了她的跟前,替她擦了擦眼睛。
“三嫂,不哭,没事了。”已经都,过去了。
孩子软软糯糯的小奶音在耳边响起,带着温和与安抚之意,不知何时,她一只手还伸到了三福晋的头上,像模像样地轻抚着三福晋,三福晋顿时也顾不上伤心了,她有些哭笑不得地捉住了芃芃的小手:“好了,和晏,三嫂知道你关心三嫂,三嫂谢谢你,不过,你手伸这么高,不累么?”
三福晋仔细看了看自家眼前的小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