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页
沈寒梅就犹豫了。
郭大贵不放心道:“小妹,你和细妹两个人上去怎么行?”
清哑道:“行的。你们在湖心亭那等我。”
她早就想静静地走一走,独自品味水乡美景,却总找不到机会。
在绿湾村时,原先还能在自家园子里逛逛。自从家里开了坊子,园子里常有人,她出来的就少了;来到霞照城,她身边更是不断人,也只和严未央等人坐船游过田湖,从未好好在湖边逛过。
这样的秋日里,在湖边漫步那才自在惬意呢。
沈寒梅见她意已决,便道:“让宋妈妈和李妈妈陪你吧。我们就在湖上。若是逛累了想上来,就让妈妈喊一声。”
清哑不想让他们担心,便答应了。
她叮嘱郭勤和巧儿不可顽皮,才和细妹下船。
宋妈妈和李妈妈紧随其后。
上岸后,走在垂柳下的青石通道上,清哑觉得心神飞扬。
踮起脚,扯了下上头垂下的柳条,忍不住笑了。
因回头对宋妈妈道:“辛苦妈妈了。害得妈妈跟着我跑。”
宋妈妈满面笑容道:“姑娘说哪里话!我们还想下来走走呢。坐船久了,人烦闷的很。”
李妈妈也道:“说起来我们还沾了光,能跟姑娘出来逛。”
清哑知她们客气,微笑道:“我不用人伺候,两位妈妈只管自己逛。咱们只要别走散了就行了。”
宋妈妈是沈寒梅的奶娘,跟着沈寒梅见过清哑数次,知她秉性喜静,听她这么说,乐得自在,也不去打扰她,只和李妈妈在后不远不近地跟着,以防遇见什么人和事,才上去应对。
清哑就带着细妹,一边走一边赏玩。
初秋的骄阳下,湖面绿荷依然茂盛。
荷叶丛中一条条通道,有画舫泛波而过。
其中一艘画舫上,方初和谢吟月正对面而坐。
原来,谢吟月煎熬了两日后,这日午后邀方初出来游湖。
“最近事多,我想散散心。不如咱们去湖上消磨一时如何?”
她盈盈双目期盼地看着他。
方初十分不想去。
纯粹是没有兴致!
可想起近日种种,难得她主动提出,便答应了。
他有多少日子没和她好好相聚过了?
上一次面对好像还是二月份,或者三月份。
那次他们明面上第一次产生裂痕。
他便道:“也好。鲍长史今天过生日。我们去恭贺。”
谢吟月摇头道:“我让天护去了。你也让则兄弟去吧。他们也该历练历练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恭贺吃酒而已。”
方初看着她轻笑道:“也好。”
一面就吩咐人交代方则去办此事。
谢吟月越欢喜,和他一起坐画舫往田湖而来。
中舱,两边窗户上的玻璃隔扇都推开了,露出雕琢精美的窗棂,凉风从湖面徐徐透入,令人心生慵懒。
锦绣带着丫鬟们忙着摆果碟。谢吟月则亲自烧水沏茶。
方初靠在椅内。望着窗外。
回头见谢吟月正沏茶,便道:“让她们弄就是了,你也歇会。”
谢吟月沏了两杯。用托盘端了,走到他面前,放在矮几上。
“她们沏的和我沏的能一样吗!”她轻笑。
当然不一样。
方初感激她,忙端起茶盏来喝。
青花瓷的茶盏。里面盛着淡绿的茶汤,十分清雅。
喝了一口。清香中含着微微清苦,不觉一愣。
谢吟月便解释道:“我加了些莲子心。如今入秋了,气候燥热,加些莲子心可去心火。”
方初垂下眼睑。道:“很好。”
谢吟月忽想起当初郭家拍卖竹丝画稿时,招待众人的就是莲心茶,不禁后悔。怎没想到这点呢!
原本她还想携古琴上船,可想想又改了主意。
那不是故意提醒他记起某个场景吗!
正好锦绣送上点心来。她忙指着一碟道:“这水晶糕是我做的,你尝尝。”
方初便捡了一块吃着。
吃了一口对她笑道:“味道很好。”
吃完又喝了一口茶。
刚放下茶盏,谢吟月又推过一盘栗子糕,也是她亲手做的。
他觉得如此盛情更不可辜负,又吃了一块。
如此吃了四五样,谢吟月又递过削好的果子。
他接了过去,感激难尽,道:“你日常已经很操劳了,好容易拨冗出来一趟,这些事吩咐锦绣她们去做,你坐下来歇歇,咱们说话。”
谢吟月道:“平日里操劳是耗费心神。今日丢下那些出来,心就闲了。心闲了,做这些就不觉得累,还有趣呢。也不碍着咱们说话。”
她微微笑着,十分娴雅。
方初看着她便有些出神。
他觉得自己吃多了,遂站起身走到窗前向外看。
谢吟月也走了过去,在他身边站立。
他转头对她笑笑,指窗外道:“瞧,荷花开得还是这么好。”
谢吟月没出声。
站了会,他道:“太阳晃眼!还是过来坐吧。”
谢吟月点点头,于是两人又回到矮几旁坐下。
一时没了话说,锦绣来续了茶,就端起茶盏喝茶。
谢吟月总觉得方初的笑容有些模糊勉强,不像往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