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35页

      她仰望古老的银杏树,默默问:“你都看厌了吧!”
    夏流星也看着清哑。也自有一番心语:
    她这样纯真的女子,就不该抛头露面,就该被养在深宅呵护。她天真地以为世事世情都符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朝一日见证那些她眼中所谓的“恶人”活得恣意逍遥。会不会抱怨苍天不公呢?
    一切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
    想到这,他心中忽生不忍,不愿她见证这丑恶。
    可是在此之前,他先要征服她!
    一时两人都沉默不言。
    明媚的春光下,弥漫着沉闷的气息。
    这时。先去的小和尚转来,手里托了一小小茶盘,里面搁着一带盖茶盅,端了放在清哑面前。
    只有一盅,单给清哑的。
    杨里正和夏流星都不解,似乎这不是待客之意。
    老和尚并不解释,只示意清哑饮用。
    清哑便坐下,揭开杯盖,只见杯内盛着清亮的褐色茶汤,散发一股类似于板蓝根的味道。却又不同,带着丝丝甘甜,便端起来喝了一口。
    热热的一口下去,喉头鼻内都舒畅不少。
    她忙趁热一气都喝了,然后道:“多谢大师。”
    老和尚笑着点点头,没有过多谦辞。
    因这一杯药茶,打破了微妙的氛围。
    夏流星正要找些话来说,清哑却再次站了起来。
    她对老和尚和庙祝道:“我是来进香祈福的。这就拜吧。”
    庙祝听了,忙殷切地伸手延请,示意她进庙。
    清哑也不谦让。就投前走上石阶。
    夏流星和杨里正随后站起来,陪同前往。
    然清哑走到庙前平台上便止步,转过身,面对下面香客和村民道:“大家和我一同祈福吧。祈祷大靖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祈祷贪官伏法。吏治清明;祈祷风调雨顺,大家能过上好日子!”
    说完,又转过身去,端端正正跪下。
    就跪在庙门口,三叩首。
    下面“嗡”一声炸开了。
    人们兴奋不已:织女领着他们一块祈福,这便不同平常了。就听飒踏衣履轻响。夹着“扑通”跪地的声音,并交头接耳的低议声,大声附和织女的口号声,混乱不一。
    然这混乱很快就平息了,都跪好了静听下文。
    不是低着头,都伸长了脖子看跪在庙门口那个女子。
    从石阶上往下看,只见密密层层的身影铺满庙前空地,一直延伸到场地边沿的槐树下、矮墙边,甚至延伸到各条通往观音庙的道路上。
    赵家兄弟和阮秀等人跪在第二级石阶上。
    他们本想跟清哑进庙,见清哑跪了,忙也就地跪下。
    这突发情形令庙祝有些措手不及,站在一旁不知该做什么。
    他忙看向老和尚。
    老和尚却很淡定,双手合十念“阿弥陀佛”。
    庙祝忙也跟着念“阿弥陀佛”。
    夏流星略皱了下眉头,随即舒展开来,像无事人一样。
    他看向清哑,考虑是否随她一同祈祷。
    不等他做出决定,就见清哑俯身磕了个头后,直起身子双手合拢在胸前,朱唇微张,喊出一句话,清越如同泉石相激;又因为她秉持庄严肃穆的神情,显得虔诚而有力:
    祈求我大靖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下面静了会,忽然都醒悟过来,齐声高呼:
    祈求我大靖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并没有事先演练,居然声音颇为整齐。
    祈祷毕,又伏地磕头。
    是三叩首。
    跟前面郭织女学的。
    等这一轮过了,又一波来临,郭织女再喊:
    祈祷贪官伏法,吏治清明!
    这回众人有了准备,立即接上:
    祈求贪官伏法,吏治清明!
    然后再三叩首。
    又一波来临,郭织女再喊:
    祈祷上苍风调雨顺!
    众人跟着高呼:
    祈祷上苍风调雨顺!
    这情形……
    夏流星微眯双眼,不知为何,心里有些不舒服。
    他打消了下跪同清哑一起祈祷的念头,等她祈祷结束。
    然而他想错了,离结束早着呢。
    清哑居然又从头再喊起。
    众人也跟着再高呼。
    一遍遍地重复,声音越来越整齐划一,声势越来越浩大。最后,在那清越的声音引领下。呼号声直冲碧霄,气壮山河,声震天地!
    人人心潮澎拜,神情前所未有的庄重。
    波澜壮阔的场面却丝毫不显杂乱。
    古庙庄严肃穆。古树沧桑沉凝!
    老和尚不知何时团坐在清哑身边,低声念经。
    庙祝也带着庙里和尚跪坐下来念经。
    安详的念经声和雄浑的呼号奇异地融合。
    经声安抚人心,呼号激动人心。
    二者合一,红尘内外无分界!
    赵二哥骇然地望着前方女子——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他不用看夏流星,也能感知他的心理。
    夏流星的震撼毋庸置疑。
    无形中。他感觉一股威压,令他心悸。
    若他是不学无术的纨绔,面对此情此景只会嘲笑。可他饱读诗书,深知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更有唐朝太宗皇帝引申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主尚且如此。更遑论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