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页
这话中听可不中用。
清哑道:“只要一心一意做事。一样能做成功。”
众人含笑听着,犹如听教导。
这“姑且听之”的态度让清哑不耐,再次认真强调道:“一心一意,就一定能做出成绩。‘一心一意’,你们懂不懂?”
众人见她如此慎重,都敛了笑。不知如何是好。
盼弟忙笑道:“清哑姐姐,我们一定好好做……”
清哑摇头,觉得她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
她想起“庖丁解牛”的典故。
于是她便告诉众女这个典故:庖丁解牛,技近乎道。任何一行,只要坚持用心揣摩,便能摸索出其规律,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众女听完,依旧茫然,不是很触动。
清哑又举出一例:有个人学厨师,只学会了白案(面点类),师傅不肯教他红案。但是他并不泄气,数年用心钻研白案,终于取得极高成就,还获得了皇帝赞誉。
当然,这个故事是她前世看的报道,事实是那个面点师获得了许多国家领导人的赞誉,终在这一行出人头地。
她总结道:“我们天天织布,月月织布,年年织布,只要一心一意钻研,都有可能织出好布,都有可能成为织女!”
她并非忽悠她们,黄道婆不就是大字不识的村妇吗!
族姐妹们虽没受过精心培育,但郭家今时不同往日,为她们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会,只要她们肯用心,就一定能做出成绩来。
福儿激动道:“姑娘,我明白了!”
还有个小族妹郭翠莲,眼睛也是亮亮的。
盼弟也悟出些门道来,嬉笑道:“清哑姐姐,反正我们天天织,年年织,总有一天像你一样织出新样子,对不对?”
清哑点头道:“光闷头织也不行,要一边织一边想,怎么才能织得更好。要是什么都不想,织一辈子也不会长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圣人之言。
福儿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清哑觉得福儿是继冬儿之后又一棵好苗子;盼弟其实很聪慧,要不然她也不会将她带在身边了,但盼弟天真又贪玩,定不下心来,故此比别人不显进步;其余几个族妹虽然不是很灵慧,也因为清哑那句“都有可能成为织女”而受鼓舞,自信不少;只有一两个心性愚顽的很不以为然,觉得清哑净说现成好听话,其实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就是区别:一样教导,各人资质和心性不同,领悟也不同。
说笑几句,清哑留饭,族姐妹们忙谢辞,说待会就要上工了。她才罢了。送走众人后,叫上盼弟和福儿,又叫了两个针线上的并一个绣女,昼夜忙将起来。
※
再说酒馆内,方初目光追随郭家马车转过街角,久久不动。
他不知自己难舍之情,神魂都被马车带走了。
好一会,身后黑风低声问道:“少爷,去舅老爷家吗?”
第371章 出手
方初沉默半天,也无个回话。
他本是要去严家的,谁知碰见郭家马车,欣喜之余又想起外面流言,恐见面清哑尴尬,便裹足不前了。后来又见他母亲马车也进去了,他虽想念她,更怕她见到自己如今模样难过,因此生出近乡情怯的恐惧来。如此瞻前顾后,便始终未迈入严家园门。
这时见问,他踌躇半响,终道:“不去了。”
黑风便道:“周管事刚送信来了。”
方初忙问道:“说什么?”
他目光凝聚,恢复敏锐。
黑风道:“总共盘下来十五家作坊了。这是霞照城里的。别处的消息还没来。”
方初问道:“周管事呢?”
黑风道:“现在南城青石巷接手一家坊子。”
顿了下又补充道:“还有一事:银子没了。”
方初又沉默下来,然神色并不见焦急。
任何一行,既有口碑出众的行首,也有艰难谋生的行尾,丝织业也一样:十大锦商之外,湖州和临湖州小作坊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这些作坊或是三五亲友合作,只有几台机子;或是单家独户操作。所出织锦虽比不上大锦商的鲜亮,自有相应商家和客户购买。
然世道艰辛,每日每月,都有作坊关闭,或被吞并。
又无声无息间,有作坊忽然建立,甚至兴起。如郭家。
方初眼下就在倾其力量收购这类小作坊。
他站起身,沉声道:“走,去看看。”
主仆两个结了账,出酒馆侧门,顺小巷往河边走去。
那里,有一艘乌篷船在等候。
酒馆掌柜满脸堆笑地站在门边恭送,暗想这位爷在这耗了半天,也没见干什么,也没见吃什么,临走倒赏了他五两银子。真大方。摇摇头,猜想他是出门闲逛的贵公子,到外面消磨春光的,反正他得了好处就是了。于是回去不提。
方初主仆乘坐乌篷船,半个时辰后,在城南一处石阶边靠岸。拴了船,和黑风上岸,从后院进入一间厅堂。
就听前面传来说话声。其中正有周管事。
他也不出去,走到窗口往外看。
只见外面是天井,有男男女女从各房往前门搬运货物,另有个十二三岁的皮小子站在院中和周管事不知说什么,旁边还有两个小孩子,以及一个猴头猴脑的中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