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页
郭巧也道:“你小些,我们都让着你,就不逼你读书了。”
两人很大度地“牺牲”,很有哥哥姐姐的派头。
郭俭那个感动,觉得从里到外全身都暖烘烘的。
他对郭勤道:“谢谢哥哥。”
又转向巧儿,“谢谢姐姐。”
郭勤摆手道:“咱们是兄弟,说什么谢。”
一面又语重心长道:“弟呀,你可要争气!只要你争气,做木匠也能有出息。将来你弄个新的纺纱机出来,能同时纺十股纱线,那多厉害!你再弄个织布机出来,织的布漂亮的不得了!你再弄个织锦的新机子……你要有这些本事,那你肯定能出名。”
郭俭被哥哥激励得小身子发颤,双眼放光。
他保证道:“哥哥,姐姐,我一定好好学木匠!”
巧儿严肃道:“你是要好好学,不然对不起我们。”
郭俭觉得,无论如何他也不能对不起哥哥和姐姐。
他再保证:“我一定用心学!”
郭勤迅速和巧儿交换了个目光,道:“弟呀,我本来想跟爹和娘说,送你回村去跟二叔学木匠,后来我听严暮阳说了一个人,我又改主意了,我想送你去咱大靖最有名望的木匠世家学手艺。”
木匠还有世家?
郭俭不能平静了。
他忙问:“是谁家?”
郭勤道:“是靖国公。”
郭俭茫然道:“靖国公是谁?”
郭勤道:“国公是一个爵位,皇上封的,只比王爷低点儿。姑父送给小姑的那个带机关的楠木梳妆盒,就是靖国公做的。这在他家只算小玩意,他还发明了许多好东西,有压水机、自来水,还有水车。他因为有本事,被皇上封为靖国公,还娶了公主做媳妇。”
巧儿道:“你好好学木匠,将来也能封国公。”
郭俭被强烈冲击,心生崇高理想。
他问:“这个人……靖国公现在哪?”
郭勤道:“死了。”
郭俭傻眼,死了他跟谁学?
郭勤道:“我不是跟你说了,他家是木匠世家吗!他死了,还有儿子和孙子呢,还有徒弟呢。你只要去了,还怕没师傅教你。”
郭俭放心,又问道:“他家住哪?”
郭勤道:“荆州。”
郭俭问:“荆州在哪?远不远?”
郭勤道:“坐车要……要一天工夫。”
郭俭面现犹豫。
郭勤咳嗽了一声,道:“是有些远。你能吃得了苦吗?”
怀疑的口气,用的是激将法。
巧儿坚定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用的是鼓励的法子。
郭俭不再犹豫,保证道:“我能吃苦。我去!”
郭勤和巧儿对视,一齐笑了。
第717章 离家
巧儿笑靥如花地夸道:“我就知道,弟弟最能干!将来肯定也能当靖国公,像小姑一样出名,大家都羡慕你,说你比我们都出息。”
郭俭十分憧憬,对未来很期待。
他不知道,靖国公并非因为木匠活做得好才被封为国公的,去荆州也远不止一天的路程,林家住在荆州深山里面,他稀里糊涂被哥哥和姐姐连哄带骗,走上一条艰辛的道路。
次日,郭勤又抽空去找方初。
他对方初说,纺织方面的创新,要有能干的木匠配合改进织机,才能不断进步。这个木匠最好是自己人。弟弟郭俭有志学木工,他准备让弟弟拜师学艺。他听说靖国公林家祖传的木工手艺十分有名,他想送弟弟去荆州回雁谷学艺。可林家不是普通人家,林家另外一支还承袭着白虎王的爵位,不是随便什么人想去就能去的。姑父和靖国公府的林世子交好,他便想请姑父出面,代为推荐弟弟。
方初听后,又一次对郭勤刮目相看。
他问道:“这事你跟你爹说了吗?”
郭勤面不改色道:“爹和爷爷都答应了。”
方初又问:“俭儿呢?荆州那么远,他还小,出去能行吗?”
郭勤笑道:“嗨!他整天吵着闹着要学木匠,那天还哭了呢。我看他这么有志向,就跟爹说送他去荆州吧,要学就学最好的。在家跟二叔能学到什么东西!他听说林家那么出名,他都高兴得找不着北了。我爹也一口就答应了,望子成龙么。”
方初道:“那好。我这就给世子去封信。若不行你可不能怪我。”
郭勤道:“不怪。不怪。姑父有回信了马上告诉我。”
方初笑道:“自然。如今你也知道为郭家长远打算了。”
郭勤道:“姑父笑话我呢。”
遂告辞,依然回学馆去读书。
过了十几日,林世子回信了。在信中,他不但答应方初所请,还说他祖母靖安长公主听说此事后,特别支持,说若能为郭家尽力。就是为纺织大业尽力,是为天下百姓造福。林家责无旁贷。
方初十分欣喜,告诉了清哑,清哑也十分高兴。
方初又去到郭家,将这消息告诉郭家父子。
郭大全夫妇这才知道。大儿子把小儿子给卖了。
他瞪着郭勤,气道:“你弟弟才多大?这怎么成!”
郭勤振振有词道:“怎么不成!弟弟想学,就让他去学。好容易姑父跟人说好了,咱们要是不去,人家怎么想?那可是国公家!是王爷家!爹,你可别糊涂。你要不让弟弟去,他读书又不成,将来能有什么出息?不如让他去学木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