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苏芳愿望着眼前的糖葫芦,欲哭无泪,有什么是跟糖葫芦相似的食物吗?
冥思苦想许久,这才反应过来。好像差了些逢逛街必吃的糖油果子啊!
意识到这个问题,苏芳愿又仔仔细细地回忆了一遍见到的小摊子,的确是没有一家卖糖油果子的。
也难怪,糖油果子是南方的小吃,在这里见不到也属正常。
说起来,做糖油果子也不难,成本也低,又能够满足灯会上边走边吃的需求。再看看北方对糖葫芦的喜爱,对糖油果子的接受度应该会很高吧。
一想到这儿,苏芳愿感觉她找到了致富之道,着急忙慌地跑回家清点材料了。
原身的父母也是卖些小玩意的,所以家里目前剩下来的东西,最有用的就是停在门边上的小推车。
苏芳愿上前推了推,看着笨重,但是推起来还是很顺畅,在上面做糖油果子应该不难。
确定了推车没问题,苏芳愿就去了厨房,找了一圈,终于把油、白芝麻、糯米粉、籼米粉和红糖这些原料找齐了。
准备得差不多,苏芳愿去卧房到处翻找,希望能找到些在这里能用的钱财。
找了半天也只找到了几文钱,不会吧?连一点存款都没有吗?难不成全拿来还这屋子的房贷了?
想到房贷,苏芳愿被自己逗笑了,至少在这里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不是?
收拢思绪,苏芳愿又打起了精神,打算去试着做做糖油果子。
“小愿啊,在家吗?”
是刘婶儿的声音,苏芳愿跑出门一看,果然是刘婶来了。
“我看你家也没个装饰,就给你做了几个小灯笼,你找个时间挂起来吧,也算是添添节气。”
这几个灯笼虽然小,但是模样却很可爱,用纸一糊,红灿灿的,让人看了就欢喜。苏芳愿连忙谢过了刘婶。
糖油果子做出来也是红彤彤的,被暖色调的灯光一照,那就是说不尽的诱人,不如把这几个灯笼当做招牌,挂在小推车上,又应了灯会又可以吸引食客,岂不两全其美?
“刘婶儿,我想把这灯笼挂在小推车上,可以帮我写几个字在上面吗?”
这也不怪苏芳愿文盲,古代的字跟现代的简体字可完全不一样,实在是不会写啊。
“傻孩子,我可不识字,要是找人帮你写字,去隔壁找那书生帮忙吧,他好说话的,平时也愿意帮邻里的忙。”说完,刘婶儿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对了,就是救你的那个书生。”
果然文化人不管在哪个年代,都逃不过帮长辈写东西的命运啊。
苏芳愿谢过了刘婶儿,朝隔壁望去。人家对她来说算是救命之恩,怎么说也该去感谢感谢别人。
至于谢礼……这“四大皆空”的,还不知道能送什么,总不能送些破碗破杯去吧?
对了,刚好要实验一下能不能做出糖油果子,如果成功了,给恩人送去不就好啦。
决定好之后,苏芳愿干劲满满,冲进厨房捣鼓起来。
第2章 糖油果子
要满足灯会人口流动的话,糖油果子的量要控制好。
苏芳愿清点了一下材料,嗯,可以在灯会开始之前做一部分,剩下的到了灯会再做。糖油果子出锅时那股香味,应该也能吸引不少食客。
计算好之后,能给自己实验的材料就不多了。
她小心的取出一部分糯米粉、籼米粉按比例混合,加热水揉面。揉好后分成小剂子,搓成球形,就可以等待下锅了。
到这一步,都没有难倒苏芳愿,真正难的是控制火候。
等油温到了之后,将切碎的红糖下入油锅,再放入果子,火候控制在中小火,慢慢搅动油锅,随后再放一次红糖,快速搅动让果子上色,变成糖浆色后就可以捞出。
最后撒上白芝麻就大功告成了。
古人用的灶台控火有些麻烦,不过苏芳愿在手忙脚乱之下,还是找到了方法。
苏芳愿看到簸箕里红灿灿的糖油果子,心里满是欢喜。口感酥脆、油而不腻、甜糯有劲,跟小区楼下卖的有一拼,不对,是更好!
简简单单装了八个,提着四个灯笼就往隔壁走去。
敲了三下门,没多久,就来了一位模样清秀的书生开门。
这位可能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吧,身形消瘦,不过五官端正、剑眉星目,能依稀看出是个帅哥,不过就是太瘦,如果脸上再有些肉可能更好看。
“前日多谢公子救命之恩,芳愿特来感谢公子。”
“是我擅自行事,姑娘不必感谢,请回吧。”说完就恭敬地行了一礼,准备关门。
这怎么行?字还没写呢!
“诶诶诶。”苏芳愿眼疾手快地拦住了他关门的动作,笑着说道,“听闻这周围就公子是读书人,烦请公子帮忙提几个字。”
苏芳愿动了动手里的灯笼,这书生这才放她进门。
进屋就能看到窗边的书桌,上面还打开着一本书,可能正看着书,却被她打扰了。
“要写什么字?”
“糖油果子!一个灯笼一个字。”苏芳愿笑呵呵地将灯笼递过去,看着这书生写字。
嗯,古代的字果然更复杂,看不懂。不过“油”、“果”、“子”三个字还是能隐隐猜出来,就是“糖”不怎么行。
不过虽然苏芳愿如今“不识字”,但是还是能看出这书生写的字颇有风骨,真不愧是文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