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4页

      这牛也是我家兄弟要买,家里实在老的老小的小,不买个牲口恐怕种点口粮都能累死。”
    徐达说到一半,看看外头日头,“啊呀,闵掌柜,我们也不耽误您了,这时间也不早了,还得赶回去呢,马上要秋收了,地里活计还不少,咱们就先告辞了。”
    他看着这闵掌柜,就是个笑面虎,13两银子的牛,不说他们牙行多亏吧,赚肯定是没怎么赚的,所以还是不要聊的那么深,赶紧走人吧。
    闵掌柜也不再多留他们,几人互相客气道别了两句,徐达徐发便牵着牛走了。
    徐家兄弟走了,但是闵掌柜却还在小客堂间里,金牙人也在一边不敢走,闵掌柜喝了两口茶,这才开口,“小金啊,你栽在这人手里,两次了吧?”
    金牙人战战兢兢的答道,“掌柜的,我以后见到他肯定绕道走,我……”
    这牛呢,13两银子卖的,说大亏也不至于,但是赚也是赚不到多少的,你呢就罚你2两银子,一来是铺子里的规矩,牙人不赚就自己贴,二来也是对你的惩戒,喜怒心性还是要多历练,2两银子,算是给你长个记性。
    这是第二次了,事不过三,再有第三次,咱们这儿也留不了你了,去吧,忙去吧。闵掌柜说完这话,就挥手让金牙人走了。
    金牙人点头应是,退出了小客堂。
    “小八!”闵掌柜喊人。
    被喊到的小八从小客堂间的边门进来,立刻听命,“掌柜的,您吩咐。”
    “去漕帮找下翘脚七,问问这徐达什么来头。”闵掌柜说完放下了手中的盖碗茶,那茶碗咣当作响。
    小八得令,出了门去。
    第102章 秋收
    此时还不知死活的徐达徐发两人正走在回去的路上,徐发手里还牵了个牛。
    他都懵了,他明明答应徐老汉答应的好好的,说好了看完牛让徐老汉复看了再买的,可这会儿自己手里牵了个啥呀?!
    那边徐达还在絮絮叨叨,“跟你说,也是巧了,今日你嫂子刚给我十五两银子,让我再给铺子里添点桌椅板凳,你家盖头以后就要在厨房跟着我了,我跟你嫂子商量下来,还得请两个人,或买或雇都行。那后院里三间屋子也要清理出来全做包间,还得另去周围赁个小院子。”
    虽然徐达说不住外头,得天天回家,但是夫妻俩商量下来,一来铺子还是缺人,万一要是买人的话,现在根本没地儿住,二来现在郑山富他们住后院,后院又有包间,也实在看着不太正规,这要做生意,还是得弄的规矩些,三来再往后天就冷了,要是遇到什么刮风下雨或者下大雪的话,一路赶回家徐达石头他们也着实辛苦,还是得另外租个小院子,方便恶劣天气徐达他们住那儿。
    所以张氏今早出门的时候,给了徐达十五两银子,多了她也不敢给,就怕徐达脑袋一热又都给花完了。
    真是知夫莫若妇,这不就脑袋一热,牛和车都买好了吗?虽然是老宅那边要买的,但是也是他经手的嘛。
    徐达送徐发出城的时候,又路过那木匠铺子,方木匠喊住了徐达,说是正好有人来退掉了个牛车,这车便卖给他们了。
    于是当徐发连牛带车一起回到老宅的时候,迎接他的,是徐老汉的怒斥,“现在你翅膀硬了,是一家之主了是不是?啊?我叫你买了吗!你钱哪儿来的?!”
    徐发能怎么办?他也很想知道这牛车咋就赶着回来了呢?
    每一步他都参与了,可好像每一步,都没他啥事儿啊,可再怎么说,大哥这牛车买的,还是不错的,所以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那啥,爹,这钱是大哥垫的,13两银子,价钱合适的很,大哥大概也是怕错过了,这才买下的。您老别生气,您来看看这牛,真的不错的。”
    徐老汉一听这牛逼两银子,哼唧声都小了一半,不错,这价钱合适,不过嘴上是绝对不会那么承认的,“13两银子也不是个小数目!你大哥没个脑子,你也没脑子吗?啊?不会先家来商量商量再定吗?一会儿问你娘要了钱,把钱给你嫂子送去,你哥那里就不能多放钱!鞭子呢!”
    一旁耷拉着脑袋听训的徐发立刻递上了鞭子。
    “滚,闪边儿去,我倒要看看,你们这俩孬货买了啥好牛!”说完徐老汉赶着牛车就要出去溜达。
    家里小的们原先见徐老汉骂人也不敢上前摸牛,但是此时见徐老汉要赶车出去转悠,四头忍不住了,“爷,我也想去!”
    既然四头都开了头,徐英徐敏和最小的五头也站在一边渴望的看着徐老汉。
    虽然口中说着麻烦,但徐老汉还是大手一挥,“都上来吧!走了——”
    半个时辰之后,三元村全村上下,都知道徐老汉家买了个新牛车。
    不知道不行啊,别说这车装了几个孩子,叽叽喳喳个不停,徐老汉那嗓门更是响彻云霄,“欸……他叔,忙着呢?哦,这牛车啊,刚买的,我说不买吧,几个臭小子非要买,他们也不听我的不是?
    买就买了吧,还非要我赶出来试试,给评判评判买的咋样,他叔,这牛车你看咋样?还成吧?”
    就这样,在村里兜了整整三圈,四头实在忍不住要拉臭臭了,徐老汉才悻悻然的赶着牛车回家了。
    徐家老宅买了牛车这个事情,经过徐老汉的一番自我宣传,在村里也掀起了一股小小浪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