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页
对于皇帝来说,不完美的大臣,才是他喜欢的。
徐达这人,听说可穷,那他喜欢钱,应该是合理且真实的。
况且,那王宗源和司徒家的夫人,都是皇后宗亲,裴家他也知道,区区商贾,朝中毫无势力,那就更加不用怀疑了。
皇帝朝冯喜点了点头,“行了,这事儿我知道了。你就说说,这钱怎么分吧?”
偷偷呼出一口气的冯喜,说道:“一切都听皇上定夺。”
“他们几家,准备出多少钱?要多少市场?”皇帝问道。
“目前准备是十万两,想要吃下扬州府的棉纱产业。但是不动丝绸锦缎。”冯喜如实回答。
皇后默默点了点头,徐达此人,倒是知道点进退,应该是打听过谭家的事,才会定下的这个目标。
皇帝心中,也是如此想法,搞的太大,他不好收拾,搞的太小,没什么赚头,如此这般,倒是正好。
他突然有点儿想会会这个徐达了,是怎么回事?!
“如此,倒也行。他们几家出十万两,那我从私库里也出十万两,到时候利润对分,你就替我管了这笔账,若是赔了,你就……自尽吧。”
皇帝说完,皇后无奈的笑了笑,可又想到了什么,凑到皇帝耳边说了两句,皇帝咳了两声,又对冯喜说道:“咳咳,这个,我先出个五万两,就拿四成利吧,他们几家不会有异议吧?”
“不会不会,奴才就替他们几家,谢恩了。”冯喜说完,连磕了三个响头。
第457章 没说重点
“行了,哪儿学来的这般惺惺作态。你传朕口谕,让徐达好好干,朕给他两年时间,两年后朕要看到一千把西洋铳,否则这什么棉纺厂,趁早就给朕关了吧。”
说到底,改造武器才是要紧,赚钱只是顺便。
为了赚钱而耽误正经事,那皇帝也是不能忍的。
冯喜心想,皇上您也多虑了,他们家搂钱这事儿也不归徐达管啊,面上却严肃的回道:“是皇上,奴才定好好监督徐达,让他早日造出那西洋铳。”
皇帝这才点点头,刚想让冯喜退下,却听皇后开口道:“冯喜,你说徐达家还给咱们带了东西?你拿来本宫瞧瞧,如今百姓家里,都吃用点什么?”
“哦,对,来人,把那箱东西给抬过来给朕看看。”皇帝附和道。
冯喜立刻应了是,着人把箱子抬到帝后坐着的罗汉榻前,打开箱盖,里头一部分是各种罐子,另一部分包的严严实实,一时分辨不出是什么。
皇帝指着罐子问冯喜:“什么呀,都是?”
“回皇上,这里头的罐头,一部分是辣椒酱,一部分是黄桃罐头。皇上,要不要尝尝?只是这辣椒酱若是不入菜,需得用馒头片或饼子沾了吃,不然太冲。”冯喜说道。
帝后今日纺了纱,织了布,已折腾了半日,时间差不多也到了传晚膳的时候,皇后便说:“不如直接传膳吧,皇上今日就在臣妾这儿用膳吧?臣妾让小厨房,准备点蒸饼和馒头片上来。”
“也行,朕也许久未与皇后一起吃饭了,冯喜,传膳。哦,那黄桃罐头,是不是跟之前苏元止送来的荔枝罐头是一样的?去,也开一罐。”皇帝说完又问皇后,“皇后还有什么想吃的吗?”
“臣妾就想看看,那一个包裹里,包的是什么?”皇后点了点瓶瓶罐罐旁边的白色包裹。
“来人,把那包袱给打开来。”皇帝说了一句,自有宫女太监把包裹给打开了。
没一会儿,包裹里的东西,就都被取了出来,里头还夹了张纸,小太监直接双手奉给了皇帝。
皇帝捏着纸,挑眉问冯喜,“他们给朕带了一兜子,番薯?!”
“回皇上,是的。如今沛丰县旱灾情况严重,已有几乎一年时间未下一滴雨,百姓过的甚是困顿,这番薯也是徐达跟着沛丰县的衙差去闽东办公务的时候带回沛丰的,后听说产量惊人,沛丰卢县令的内人裴氏就在陪嫁庄子里培育了不少用来接济民众,徐达他们在自家也种了些接济邻里。
这回知道奴才来面圣,特让奴才再带来给皇上尝尝。那单子,是徐达的女儿想的烹饪这番薯的几个法子,皇上要是感兴趣,倒是可以试试。”
这事儿,是冯喜临走之前,徐达特地关照的。也不知道是因为吴尚书没有汇报给皇帝,还是皇帝没把番薯这事儿给放心上,总之从吴尚书回去到现在都这么久了,他们一直没有等来大面积种植番薯的消息,所以不死心的徐达还想再试试,这番薯存放得当不易坏,产量又高,哪怕在没闹旱的地方种植,再下发到灾区,那也是很有可操作性的。
现在种番薯虽说已经晚了,可南方温度适宜的地区,秋收之后还能再种一波,明年年头的粮食,就不用愁了。
听冯喜这么一说,皇帝这才想起番薯这事儿来,他问道:“之前吴爱卿是不是说过这东西?”
冯喜答道:“吴大人应该跟皇上讲过吧?他从沛丰回扬州的时候,我看沛丰的卢县令还让他带了不少。”
“臣妾倒是好像听皇上提过,但是具体是不是耐旱高产,倒是没听说。”皇后想了想,又补充道:“皇上当时讲的,好像就是说得了一种新的粮种,别的好像没什么特别的。”
冯喜心道,果然是吴大人没把这番薯当回事儿,关键这人走的时候,也根本没打听过这产量和种植条件,估计要汇报给皇上,那也没啥能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