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页
徐老汉一看,果然这事儿除了他,好像没人在愁啊!!
几个儿子吃的,那家伙,跟张家两父子恨不能打起来。作为在座的唯一一个孙辈,石头反正也是谁都管不了,只能拼命的往自己碗里和爷爷碗里夹吃的。
徐老汉气的直打鸣,徐达却说:“爹,您现在愁这事儿也没用啊,别急啊,我明天去把吕道长找来,给做个法啥的。”
“能行不?”徐老汉将信将疑的问道。
道玄也不知道是故意气他还是安慰他道:“哈,现攒的法事,你说能不能行?不过要我说,这哪怕发大水,也不会是这会儿发,一般就是七八九月的事儿。
早着呢,别慌,来来来,你尝尝这鹿尾儿,味道好的很,吃啥补啥!多来点儿。”
说完,还嗦了嗦自己的筷子,要给徐老汉夹菜。
徐老汉嫌弃道:“我自己会夹,不用你来!”
“就是啊爹,您老现在愁也没用,年夜饭总得好好吃,俗话说的好,年夜饭没吃好,明年可得饿一年呢!”徐达这般劝道。
徐老汉皱眉问:“哪儿有这种俗话?”
嗯?现编没编好吗?
“咳咳,京城的,京城的俗话。”
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本事,春丫徐达和道玄,可能是来自同一脉的传承。
纠结无比的徐老汉,这才重又拿起来筷子,吃了起来。
女人孩子那桌,大家也正紧张的讨论着这天气。
蔡氏尤为愤恨:“这瞎了心的老天爷,是不给人活路了!!春丫,你师父说的,能是真的不?”
“这还没发生的事儿,咱们也不知道啊。不过反正到时候跟咱们之前闹旱的时候一样,多做些准备就是了。”
文氏问:“这怎么准备啊?家家户户如今都盼着下了雨,春耕的时候能种上粮食,咱们家也不说了,就这乡下人家,可怎么活啊?”
“有没有什么作物啊,粮食啊,生长时间比较短的?或者能耐得住水的?”春丫问道。
蔡氏说:“咱们这里种稻子多,一般收成都得九月中,肯定得熬过夏天才能收,种麦吧,那也耐不住水啊。”
春丫吃着拔丝地瓜,想着事儿。
算来算去,这番薯倒是可以种的早一些,夏季一般温度高还能长的快一些。
这番薯就种在他们开荒的山脚那边。那边地势高,离村里的河又远,也许能逃过一劫,如果逃不过,看水势和雨势太大,到时候提前收了,不过也只是少一些亩产而已,总比种了水稻大麦到时候绝收好。
于是她嘟囔道:“到时候咱们把立山边上开出来的两百来亩地,种上一茬番薯吧。”
“那得种到猴年马月去?!”蔡氏怀疑春丫根本不知道200亩是什么概念。
“奶,你忘了,村里百多号人,家家户户都还欠着咱们家人工呢。种番薯也是不想让他们受了灾荒,让他们出力不也是应该的吗?”
经春丫这么一提醒,蔡氏拍了脑门道:“你看我这记性!”
说完还拉过文氏的手说道:“你看我这人,就是心太善。其实想想我有啥可愁的啊?不过就是看不得乡里乡亲的受难不是?”
文氏也说:“是,我就说你这人就是心肠太好,容易被人欺负……”
两位老太太旁若无人的互相吹捧起来,听的边上的孩子们都恨不能把耳朵关起来。
而李氏的心思根本不在粮食上,她悄悄问张氏。”大嫂,那咱们家那棉花……那厂子?“
张氏略思索了一番,才说:“等等吧,万一投了人力物力下去,全亏了可就没地儿哭去了。今年你们就安安心心在厂子里先干着,等你们干上半年,再让卞妈妈带着你们学学怎么管理,咱们稳扎稳打,不要心急。”
“嫂子,我听你的。”李氏只要有大嫂一句话,哪怕现在赚不了大钱,她也安心了。
周氏本来就没什么大志气,反正跟着两个嫂子干就是了,更加没有意见,别说大嫂说明年再说了,哪怕今天说的是十年后再说,她也不会有一点儿意见的。
第592章 多灾多难才是常态
一桌女人讨论着种啥能保命,一桌男人几杯酒下肚,就把什么旱啊涝啊的都抛到了脑后,完全是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样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大家子人糊里糊涂的等来了午夜的梆子。
外头雨下的颇大,鞭炮只能直接扔在了檐廊下头放,飞溅的鞭炮炸的窗户纸都破了好几个洞,徐老汉悲悲戚戚的说:“完了完了,今年定是完了,窗户纸都炸破了。”
恨得道玄牙痒痒,刚想再戳徐老汉两下肺管子,却被徐达连哄带轰的劝了回去,“大师傅,看在我的面子上,别说了。我爹一个乡下泥腿子,最看重的就是土地和收成,他的心情请您也理解下呗?”
“看你面子?那我得多戳两下……”
“师父师父,您高抬贵嘴!!您是个慈悲人,赶紧的,回吧,明日我给您送汤圆儿来,芝麻馅儿的吃不吃?”
道玄还没说话呢,站在一边的道辛拍了下春丫,指了指自己,点了几下头。
惹的道玄翻着白眼就往雨里去了,边走边说:“我要吃豆沙馅儿的!!”
道辛和小沙弥们朝春丫他们双手合十,点头做谢便想要走,徐达说喊郑夏赶了马车送他们,原只是客气客气而已,却没料到道辛疯狂的点头,话都说出来了,徐达也只能喊了郑夏牵了马车来,把和尚们都送回无名禅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