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皇后鼓动皇上为我与七皇子盛景渊指婚,看中的是我顾家手上的军权,她认为那三十万的顾家军可以成为七皇子夺嫡,将太子取而代之的强大助力,因此,哪怕我爹娘并不愿意,几番推辞,甚至为了躲避麻烦,还将我娘与我接到了边城去居住,远离京城内的是是非非,皇后依然还是想尽办法,说动了皇帝下旨,并在我爹娘面前许下大诺,声称盛景渊此生一定会好好待我,爹娘无法,只得答应,但为了确保万一,还是拖延了婚期,要我满了十七岁,才去与七皇子成婚。”
听到她口中提起其他男人的名字,段小白已是心痛欲裂。
尤其是那一段世人皆知的赐婚,更是让他心生怒意。
可他没有打断,很想听一听顾惜年对于七皇子以及这场指婚,保持的是什么样的想法。
“而后我娘失踪,我父兄战死在壅关长道,就好似提前有预知,在出事之前的半个月,我爹假借名义,送我回变边城探亲,而后更是在他们领军出发之前,即命人带着嫁妆、侍卫、仆从和陪嫁等,送我回京上路,说是要我与七皇子择日完婚。”顾惜年放松了自己,倚在墙壁之上,脑袋轻轻的抵着身后。
一旁,大雨又下。
淅沥沥的雨滴,敲打着周遭的一切,发出脆响的声音。
“我当时便很是起疑,我爹娘父兄,视我若珍宝,自小便时骄宠着长大,我成婚这么大的事,爹爹和父兄怎么会不参加?只是潦草的派一队人,往京城一送,便算作完事?我不愿意走,可我的饭食里被下了药,一路浑浑噩噩,不停的吃着那掺了药的食物,等我彻底醒过来时,军中参将,拼死送来了军书、印章,以及顾家军的兵符等等重要的物件,他骗我说,我爹和父兄虽然身受重伤,但性命还在,他要我不要意气用事,先带着这些要紧的物件进京去,一是为了保命,因为当时我的身后也有人在追杀,二是为了伸冤,替我爹、父兄以及忠心耿耿的顾家军向皇上表述忠诚,三是为了给自己寻一条生路,没有父兄护佑之时,一切都得要靠自己,最最恶劣的境遇之下,首先是要保住了命,只要命还在,希望便在,我顾家的人,能屈能伸,有的是自信。”
这些事,就连顾家的那些仅存的亲人,顾惜年都不曾详细的讲起来过。
她将之沉甸甸的埋藏在心里,时时刻刻的提醒着自己,不要忘记,不要屈服,不要颓靡。
“回京之后,盛景渊悔婚,皇帝冷眼旁观,想的是坐收渔翁之利,皇后却是真的急了,她很怕皇上会碍于名声,最终还是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取了我这个名扬四国的忠良之后,博了个好名头却没有半分好处,那时候我不止无法给盛景渊的夺嫡之路带来任何助力,反而还会变成他最大的阻碍,甩也甩不掉的负担,所以,她必须得想办法除掉我,或是有个理所当然的办法,毁掉这桩婚事。”
顾惜年一边说,一边心想,自己定然是疯了。
明知道,面具背后的人是哪个,竟然还要讲皇族里的龌龌龊龊,用如此直白的方式,给讲出来。
这不是在打脸吗?
真不知面具后的他,听见自己在说这些,心里边是如何感想。
但话题已打开,顾惜年便只有继续的讲下去。
压在心头太久,憋的她太难受,能有个地方讲一讲,心情也能够顺畅一些。
“盛景渊等人没料到,我顾家,连个女子,居然都是块硬石头,打不碎,敲不烂,扔不开,吞不下,他用上阳谋,使了阴招,手段也算是全想到了,可最后还是奈何不了我,眼看着婚期将至,已没了办法,就在这时,一个奄奄一息吊着口气要死的唐王,成为了他们利用的关键,我与唐王的八字送去钦天监,过了大神官的嘴巴一说,我与唐王便成了天作之合,于是,皇帝演了一出兄弟情深,改了旨意,我被赐婚给了唐王,成了盛景渊那小子的皇婶。”说到这里,顾惜年语气轻松地评价了一句:“对于这一点,我非常满意,几次遭遇盛景渊,身为皇婶的我,可是狠狠的教训了一下这目中无人的家伙,师出有名,长辈收拾晚辈,好的很。”
段小白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下。
顾惜年显然是不打算给他插嘴的机会,也不停顿,又说了下去:“讲了那么多,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事,进唐王府,其实是我的权宜之计罢了。”
------------
第247章 把话说清楚
“权宜……之计。”段小白轻而低声的重复着这四个字。
他的心情,在无限的坠落。
有些不愿意再听下去了。
只是,顾惜年根本没有要止住不说的意思。
“唐王府能够给我最大的庇佑,哪怕王爷一直卧病在床,可仍是无人敢随意冒犯,而且唐王妃的身份,可护我周全,就算是皇上和皇后,在唐王还活着的时候,也不会再出手对付我。这便是我愿意待在王府内,并且一定要做当家主母的原因。我既是入了府,便要摆出姿态来,让所有人都认定了,我是已坚定的与唐王站在一条船上,从此之后,那些安宁的日子,便给了我喘息之机。瞧,我是步步算计,想的非常清楚,一切也如我所愿,没有太大偏差。”
段小白的神情阴沉,整个人朝她,又逼近了许多。
那种强势的威胁意味,浓郁的令人不可喘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