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725章 番外3:分封制的变化

      “同学们,翻开课本,今天我们讲第二章第二节,大明分封制度的变化。”历史老师站在讲台上,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写下这九个字。
    允熥坐在下面看着老师写字,同时心里感慨道:‘以后可不能再用老眼光看这个世界了。虽然我知道这个世界与第一世的世界并不一样,但因为社会发展程度相似,总是下意识用第一世的经验来套这一世。以后一定记住,不能瞎套。’
    允熥昨天晚上看到示威游行、看过新闻后,对大明与所谓藩属地的关系、大明的政治体制以及移民政策很好奇,不过凭借新闻里的那点儿介绍根本想不出来,于是先将此事放下,按照计划拿出朱师躅家里的历史类书籍继续了解历史。
    看到晚上11点,允熥放下书要洗漱睡觉,想起历史老师嘱咐预习的话,从书包里拿出历史课本,翻开第二章第二节,要大略将内容看一看,以备第二天老师上课时提问。
    可是才看了几眼,允熥就满脸惊讶之色。他第一世也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当然知道第一世的历史课本怎么样。其中近现代史的内容因为与当代密切相关,内容很简略,许多重要且影响巨大的事情,比如88年的‘物价闯关’都没有提;这个世界的中原仍然是大明帝国统治,所以即使明初的历史也会与当代密切相关,他以为同样只是大概说一说。
    但课本内容却与他的想象完全不同。这一节对于分封制的介绍非常详细,从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分封诸王开始讲,一直讲到十年前藩属地政策的最后一次变化,丝毫没有隐瞒和避讳的内容。允熥用了半个小时将课本的这一章看了一遍,又想起还有一本叫做《历史教材辅助》的书,又拿出来看对应这一节的内容,一直到凌晨1点才看完。
    允熥正感慨着,就见老师将那九个字写完转过头看向学生,顿了顿又道:“老师知道有些同学对分封制度的变化比老师还清楚,但还是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因为老师会着重提到考试的重点内容,你们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不会说哪点将来大考要考吧。”
    下面传来一阵低低的笑声。教室里一半学生是贵族出身,而且还是破落贵族。破落贵族没什么别的能吹,只能吹嘘祖上的光辉事迹,也会涉及一些分封制的事情,所以教室里的贵族学生确实大多对分封制度比老师还清楚。
    老师也笑了笑,之后开始讲课。“大明帝国的分封制度,开始于复兴历3年,洪武三年。太祖皇帝册封皇次子为秦王,皇三子为晋王,……,皇九子为赵王,唯一的皇侄孙为靖江王。后来又于11年、24年、25年、26年先后册封其他皇子为王。”
    “太祖皇帝分封的原因,是因为担心武将造反,所以派皇子们驻守各地,协助皇帝保卫国家。但显然,这一政策是有问题的。即使太祖皇帝册封的藩王并不像汉代的藩王那样拥有封地的全部权力,但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这就导致了复兴历32年、建业元年的路谢之乱。路谢之乱的经过我们已经在上一节课中讲过,如果齐王三护卫不是归属齐王管辖,那么路远根本不可能调动军队;燕厉王也不可能起兵呼应。”
    听到‘齐王’与‘燕厉王’这两个词,允熥微微一笑。朱棣死后,允熥下旨将他加封为燕炀王。这可让高煦与高炽高兴坏了。‘炀’这个字当然不好,但以朱棣当年的作为,允熥能承认他是亲王已经很宽宏大量了,反正朱棣死时也不在中原,不给谥号也没什么影响。朱榑死后,允熥下旨缅怀他当了和尚以后的功绩,完全将他当做了一个僧人,没有追封为亲王当然也没有谥号。所以当不得不提到他当王爷时的事情的时候只称为齐王。
    “所以之后,昭帝逐渐废除传统中原地区的藩王,在复兴历72年、建业四十一年将周宪王(朱有炖)的继子改封至海外后,传统中原地区只剩下宁夏的庆王、甘州的肃王与成都的蜀王。这三个王爷因为封地靠近边境,所以并未改封。”
    “同时,昭帝又在海外册封了许多藩王。从建业元年开始,昭帝就在南洋、西北与东北地区册封藩王,分别将岷王分封于缅甸、……。复兴历37年、建业六年底昭帝得知发现汉洲后,先将湘王改封为商王,封地金川,之后……;……。到景帝去世前,除了印度与默猎加大陆以外,所有能加封的地方都封了藩王,以至于当时卡斯蒂利亚的一位国王说,全世界姓朱的国王比不姓朱的还多。”
    “昭帝及其后的皇帝分封藩王与太祖完全不同,太祖只是虚封,而昭帝是实封。除王相府的官员外,藩王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其他一切官员的任免权,拥有独立的军事指挥权,拥有不完整的外交权。当然,藩王仍然遵守按照当时并不见于明文,但所有藩王都知道的规定。”
    “从表面上看起来,因为藩王拥有的权力更大了,造反的可能性增加了,但一直到第一次社会革命前,并无任何藩王造反;确实有过藩王不听从帝国中央政府的事情发生,但经过暗地里的讨价还价,中央与藩国总能达成一致意见,即使有时候十分勉强。”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第一,藩王的封地距离中央政府所在地太远了。距离越远,造反成功推翻原皇帝的可能性越低,对于藩王来说越不合算,明智的藩王们只是采用抵制中央政府命令与增强对王相府控制这样的手段来增加自己的权势,不去想约等于零的当皇帝的可能性。”
    “第二,藩国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昭帝所加封藩王的地方都是非汉族聚集地,他要求每一位藩王在封地内努力推行对当地土著的同化政策,而且从中原迁移汉族人至藩国。第一代的藩王实力弱小无力反抗中央,当然不会造反;当第二代、第三代某些有野心的藩王估算自己造反的成功率时,就会忽然发现自己的封国虽然实力很强,但如果造反就会陷入很尴尬的境地。”
    “这时同化进程尚未完成,封地内还有许多当地土著。以往这些土著之所以不反抗同化政策、不抵抗征收税赋,是因为藩国之上有一个强大的宗主国,反抗不可能成功;但如果藩王造反,强大的宗主国消失,藩国的军队还要同宗主国的军队打仗无力在国内震慑他们,土著就不会再听从藩国政府的命令,甚至造藩国的反。”
    “同时,由于同化政策已经实行了许多年,封地内汉族与被同化的当地人也很多,如果废除同化政策也会引起这些人的不满,他们也不会再支持藩王。总而言之,一旦藩王造反,不仅无法动员藩国的全部力量,藩国内甚至会发生分裂,所以他们不会造反。”
    “而中央这一阶段也没有撤藩。如果撤藩,由藩国承担的事情就将由中央政府承担。如果事情搞砸了导致土人大规模造反,不论是出大军平叛,还是放弃藩国将当地汉人接回中原安置,花费都太大了,得不偿失。所以历代皇帝都没有撤藩。”
    “本来,如果没有大规模社会变革的话,帝国中央政府与部分藩国会逐渐腐朽,对普通民众的压迫会越来越重,导致民间有人造反,帝国中央衰落,没有腐朽的藩国会趁机出兵中原,图谋成为皇帝。”
    “但工业革命改变了一切。有关工业革命的内容以后会细讲,这节课就不多说了,总之,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与政治、军事体制的变革,使得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国力差距成倍增加。在农业社会实力弱小的一方还有可能因为军队高昂的士气、天才的指挥等原因打败实力强大的一方,但工业社会,实力强大的一方只会因为成本高于收益主动撤退,不可能被弱小一方打败。第一次社会革命又是基本平稳渡过,中原没有发生大规模动荡,藩国丝毫没有造反成功的可能,当然也不会造反。”
    “可是,随着第一次社会革命后工业进一步发展,却逼得藩王不得不造反。在第一次社会革命后,贵族将资本家纳入统治阶级,儒生,哪怕是昭帝提倡的明礼派儒生也完全靠边站了,贵族与资本家联手控制国家。”
    “他们联手控制国家后,在中原对普通民众极尽剥削,在藩国与外国大量倾销商品,试图摧毁藩国与外国的工业,要将全世界都变成像印度一样的工业品倾销地。藩国与外国的大多数人的利益都受到损害,对帝国中央非常不满。在这种情形下,藩国与外国不得不改变同帝国中央的政策,反抗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