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8页

      看得出来,古知王营里的人对赵淮之很好,一顿早膳都有羊腿吃,就连曰曰一个王在自己的封地都没有这样的待遇,这说明塔塔族并不是没钱没物质的,为什么一定要打下大阴山南北呢。
    或许是因为有钱了就想要的更多吧。
    大阴山南北甚至窝鲁朵与大斡耳朵都一直受古知塔塔的骚扰,长达二十年。之所以这么估算,是因为他得知阿奕噶的亲人也被古知塔塔的人掳走过,而且至今没有找回来。
    这样的局面持续这么久,总归是有原因的。
    烤羊腿的香味这一次并没有帮助秦涓引来旦木,秦涓明白了旦木可能不在林子里,他有些失落的将烤羊腿吃完,看了一眼包袱里的东西。
    那种他没见过的甜食都带来了,足足有十几个,他觉得好吃当时立刻想到了旦木,他想旦木一定会开心的。
    可是旦木为何没有出现,是因为有万溪的消息,还是旦木在其他地方等万溪。
    不应该的,旦木喜欢林子和小河,不在林子里就会在小河边,他都找过了,没有见到旦木的影子。
    旦木一定是离开可失哈儿了。
    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个想法,秦涓微皱起眉。
    他灭了火,将包袱收拾好,爬上树,他在树梢上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只是黑蒙蒙的一片,虽然看不清,但能知道两军可能还没有打起来……
    毕竟真打起来很远都能听到声音,没有战鼓声,没有厮杀声,他们并没有打起来。
    所以有可能来的不是来攻城的蒙兵,万溪没来,可是旦木却不见了。
    秦涓开始慌了,他害怕旦木会遇到危险。
    一定得找到旦木,说不准旦木是和万溪取得了联系去迎接万溪了。
    如果按照最快的速度,也不出三日援军应该能到了。
    可失哈儿南侧和北侧的城门是古知王的兵力重点布防的地方。
    秦涓突然又想到,如果万溪的人提前来了,万溪会怎么做?
    可能是夜袭也可能是白日突袭,但不应该是这么明目张胆的过来叫阵。
    所以赵淮之是不是一开始就料到不是蒙人的援军?
    或许是吧。
    秦涓从树上滑下来,既然如此,若万溪能带人来,能走的应该是可失哈儿的东面或者西面。
    西面是大阴山脉的延伸,是雪域带来的大面积草原……东面是草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
    如果是万溪这个人,秦涓倒是觉得他宁可走沙漠也不可能走草原。
    至于为什么,没有为什么。
    所以秦涓绕道去可失哈儿东面,如果旦木有收到万溪的人带来的消息,应该会去那里等。
    秦涓知道他走过去都要花上一天了,估计见到沙漠得是次日这个时候。
    不管了,他要去找旦木和万溪,他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到时候赵淮之被蒙军误伤。
    次日,晌午已过,秦涓没有再继续走了,凭直觉他知道还有十几里路就应该见不到草原了。
    有大河曾经从这里穿过,留下半干涸的河床。
    西域许多的古城因为河流的消逝掩埋在了无尽的黄沙之中
    此刻的他甚至在想,几十年后,几百年后,依靠穿过塔里木盆地的几条大河发育起来的可失哈儿、押儿牵、斡端和罗卜会不会也消失在大漠的黄沙之中
    他喝了一口水后躺在地上,因为这样不容易被人发现,还能很快听到几里地以外的马蹄声。
    偶尔有一两只兔子飞快地从他附近跑过,他会突然想到旦木,原来这里还是有兔子的,只不过和大斡耳朵的傻兔子不同,这里的兔子瘦小跑的快。
    半天很快过去,天黑了,他听到轰隆隆的马蹄声,他躲了起来。
    可等了很久没有等到军队经过,再抬眼远远望去,只见原野上有两簇零星的篝火,他明白了,那些人在远处扎营了,大概是不想被敌人的探子发现了,不敢大面积燃灯。
    他正疑惑的时候,感受到有人从这边跑过去,是跑过去的,应该有很多人,没有骑马,但许久之后再无动静。
    约莫是一个时辰后大地在轻微震动,又一队人骑马从那个方向过来,之所以不敢确定是因为太暗了,看不清。
    夜晚的风大,马蹄声会被风声掩盖。
    今夜无星子也无月,草原上若是不点灯,漆黑一片,看不清人影。
    直到更近了,秦涓才确定是骑兵,他想的没错,他们要夜袭可失哈儿。
    此处距离可失哈儿三十多里地,他走过来花了一天,骑兵们去快的话不需要半个时辰。
    一个晚上,蒙军袭击了占领可失哈儿的古知塔塔大军三次。
    虽然蒙军未胜,古知塔塔也没好受,几座粮草大营被烧毁,面粉牛羊蔬果都变成了灰……
    这对想以可失哈儿为驻军中心的古知塔塔人来说是惨痛的,意味着接下来他们可能要面临无粮度日的窘境。
    天还没亮的时候夜袭的骑兵回来了,他们是烧完粮草就走,所以回来的人很多,可他们还没全部回营,前方传来消息,伏兵那里打起来了。
    昨夜蒙军派出了骑兵夜袭,同时又派出步兵和散兵在可失哈儿城外二十里处伏击。
    因为万溪料到夜袭之后古知王会让人追击他们,毕竟古知王仗着自己有十万人,估算他们能借到援军也不会多余三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