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大人既已有筹划,为何今日朝上并未将此法托出?”冯儒道。
倪从文缓缓道:“今日朝上闻听金铎论及此事后,我又有了个别的主意。”
长须门客捋了捋胡须,笑道:“不才或许明白了几分相爷的意思。”
“你且说来听听。”
只听他说道:“这次金铎提及此事,又恰逢贾允往边征战,不若趁着这个机会,一举将金铎在军政上势力削弱几分。”
“不错,”倪从文微笑道,“接着说。”
长须门客向冯儒望了一眼,意味莫测道:“金铎平日行事谨慎,如果不能从他身上出发那便只得想办法令他以身试法,让他做个靶子来成为朝中人人攻讦的对象。”
“那就要请冯大人抓住这个机会,将此屯田之法奏上,同时金铎的那个对策也建议实行,待到成效显露,这两者之间高下立现,一方面冯大人可坐收渔翁,另一方面金铎那里自会激起一众愤恼,也不必咱们再想法子对付。”
冯儒拧起眉心,闻言看向倪从文,又再触及他投来的目光时顿了一下。还未待言说,便听倪从文正色道:“伯庸,你要知道而今之所以要再次想补救国亏的策略,本就是因当初战争连绵,现今大燕已立国百余年,肯定不能向当初建国那样,休养生息,放权于下。你朝上所言无错,但若民生不宁,又何谈民风?金铎廷上对策,我未直接反对亦在于此。只是其后果,若他愿一力承担,何不顺水推舟,便令他去做。”
冯儒略微偏头,他于其言语中已听出提拔之意,此时若还要因故争执,便真是不识抬举。只他刚刚那片刻恍神,想到的却是付尘私下来找他时料及的金铎势必受针对挑拨之事,却没想到倪从文这边谋划还要先姜华一步。左右权衡半刻,便道:“那便谢大人恩倚。”
“伯庸不必客气,”倪从文道,“你我本就有同门之谊,相照应也是应该。况且若非前些年阉党打压朝中文臣,以你今日之文才,何必窝居于邵潜之下呢?”
冯儒闻言,略感复杂,道:“原来大人早便知晓邵潜暗中私通宦官之事。”
倪从文道:“他身处高位,行为却不检点,难免就平白惹眼了些。多行不义必自毙,你根本无需管他。当务之急,仍是率先将老师生前遗愿完成,再说其它。”
冯儒点了点头。
倪从文觑他脸色,叹道:“可怜子阶那孩子年纪轻轻需在边关与贾允周旋,这份苦力,的确是艰难了……”
在座余下几位除了倪承志同冯儒皆不细晓其中关窍,只知军中涌现的一位新秀付尘是倪从文插在军中的棋子,也正惊异倪相为何突然提及此人。
“好,”冯儒答道,“这事便由下官来完成。”
倪从文道:“既如此便好,将来你也不必陷在尚书省那边儿。”
冯儒应声,然后道:“若能朝臣清明,自然是最好。”
下面门客都没了声音,倪承志见机道:“一会儿午时餐饭齐备,冯大人可要留下用膳?”
冯儒闻言便知是驱客之意,径自起身,转身向倪从文,道:“多谢大人好意,午膳就不必了。今日所议之事下官回去便起草奏章,具体事项若有疑问再来请问。”
“如此便先这样定下,如果有别的安排和疑问就再商议,”倪从文也起身,一众门客随之起立,“慢走不送。”
眼见冯儒开门走出,众人又坐回原处。
倪从文拿起茶盏饮了一口,闻听长须门客问道:“相爷这是有意提点冯儒?”
“正是。”倪从文搁下茶,道。
旁边那门客问道:“按说户部、工部也有咱们的人,不差他这一个。看他性格迂执,未必是个合适人选。”
长须门客道:“或许这才是他的独到之处。”
“冯儒生性刚直,心性最似先师。”倪从文意味深长。
“倒也安心。”长须门客听懂了话中意,认同道。
倪从文接着说道:“还有一点便是,冯儒与吾同门,又官居尚书令邵潜之下,他的一举一动在陛下那儿有了暗示,不也顺带在给姜华信号?何况他二人不睦已久,这种时候,寻常的官员真还未能奈何得了姜华。”
旁边门客问:“先前姜华本欲有投诚之意,相爷也暗中纵许了他诸多行为,此时直接向那边招呼一声,不也就成了?”
“姜华这人手上可是不干净得很,许多小事暂且由着他,从他那儿先讨些方便,可若是搀和得深了,早晚惹祸于身,”倪从文摇头,朝一旁倪承志道,“志儿,你当初的担心也的确不无道理。”
倪承志知晓他父亲担忧的是何事,便解慰道:“父亲也不必太过为此忧心,咱们现在不论如何也握着他的把柄,等金、贾二人势落,届时整治再他也都是易如反掌的事了。”
长须门客皱眉道:“姜华并非握权一时,他远不会如此轻易便罢。何况咱们这边提防着他,他也未必就完全肯相信咱们。”
倪从文缓缓吐了口气,眯了眯眼睛,道:“总而言之,在事情未有进展之前,不可麻痹大意。路还需一步一步走,操之过急也是徒生忧虑,于行事无益。不过毋需害怕姜华敢主动来寻挑事端,他早就过了那个气候了,现在他没那个办事叫板。”
“相爷说的是。”那长须门客认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