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44页

      晁二听言,二人一同自坡上坠进夕阳。
    “……现在这几千的兄弟人马还都在昙县这一带窝居着?”付尘随手拨开身侧横斜的枝丫,问道。
    晁二踹走路上一块石头,闷道:“西边有胡人,南边受金河为限,部分城里的百姓为了保命已经渡河到了渭南一带,反倒给我们空留下不少地方。虽说赤甲军在西北黄岭关一带牵制着胡军,但他们若调头来打此处,也是分分钟的事儿。”
    “这么说,你们本也有计划主动生事?”付尘道。
    “没有,凭我们这点儿人马,根本谈不上有何作为,”晁二摇首道,“我们是打算冷眼看着何时胡蛮联军真的侵进帝京,正好省了我们的功夫,不用亲自动手了。”
    “可你们也不想想,那呼兰部族既敢屠灭燕人,就算整个燕国尽沦于他手,也不会有甚么好结果。”付尘道。
    “那又能如何?若是我等和胡人同时入侵,你敢不敢信,这周围城镇的官军第一个站起来先剿灭我们。论说旁的不行,只这窝里斗,一贯是他们最擅长的,”晁二冷笑道,“且看看大哥生前在江东临时建组的赤眉军便知,那就是前车之鉴。只怕高踞的帝京的天王老子尚还不知那是怎样一番惨状呢……”
    “所以单凭一己之力,行也不行,止亦不行,一味躲着,也只是在最后让胡人蛮人占了便宜罢了。”付尘道。
    晁二沉默,许久又道:“燕廷阴险,胡人又岂是良善之辈?我们视胡人为仇敌,那他们呢?那你说那胡羌王族难道能允你带燕人进他们的地盘?”
    “关键时候,赫胥猃不是不观大局的人,他们求的是燕土,而非一味屠灭燕人,”付尘道,“这么些年燕胡之间相安无事,胡人并非百年前一般行事粗野,起码于亲族百姓,倒未见他们亏待过。”
    “……这算不算是叛国之为?”晁二恍惚道,“我能狠下心,只我手下一众未必想到这方面。”
    “你大哥先前组织赤眉军时,难道不算足以凌迟的叛国罪?”付尘低眉,看到方才镖棱尖利处把他手心中的茧皮挑开了,便嫌碍事,直接撕开,且道,“国不是燕国百姓,只是燕国朝廷。从前有人对我说过,‘国家民族之别是假,人心善恶之分为真’。来日改换了门庭,百姓依旧是百姓,仍在这片土地。”
    晁二却没有设想之后的事,只颔首道:“大哥从前没对我过类似的话,但他定认同你言。其实,若他还活着,于此事上,定会比我有决断的多。”
    “你大哥是个狂人,正是他觉得我同他一般,才敢把你托付给我。”付尘笑道。
    晁二讪讪,尴尬道:“你也只是恰好赶上罢了……你既然这次打算跟着我们,就得守好规矩,起码不能无故而别,关键时候撂挑子走人。”
    一失足成千古恨,付尘也不晓得这小子怎么偏生揪着这事不放了。只见他此言当真已是接纳之意,便利索应道:“好,二郎。既然我来了,且让我看看你的本事。”
    “……你会知道的。”晁二咬牙,暗自下定了决心。
    第82章 第八二回
    第八二回 -四伏危机逢兵难得谏,九转功成寻禅者不遇
    余寒散尽,正是春浓时候。
    逻些的芍药开得靡艳,团簇漫野,正若凤凰泣血。锦衣少年自花中步来,靠近白玉祭坛,稍一停留,宛若触动机关。
    三只弯绵的黑色虫体并列而行,所经之处,那坛心的薄膜逐渐烧灼起来,伴着噼里啪啦的碎响,黑燎的巫火愈窜愈大。
    少年聚精会神,目色不改。待估得时机成熟,当即赤手伸进那黑火内。细密如蚁噬,一针一针刺进肤肉之中。他赶忙抽回手,小心护着手心上黏着的胶质。
    寰枢坛正南方位的宗昌阁,自上任祭司潜逃归隐后便再无人迹踏足。
    少年来至门前,凤凰浮雕凸起的一块玉珠宛洁若新,他伸手覆上,乌黑色泽一点一点钻进玉珠内。
    饲血半载,日夜不休。
    功成与否便在此刻。
    只听得“轰隆”一声滔天巨响,余波荡荡,自蛮郊骤然延至逻些内外的千族百户。
    阴漏光线下钻研毒蛊的巫觋骤然搁下手上利刃,山野采茶的茶夫忽因这响动愣在原处不作声,逻些城内议事的长老相互对视一眼,皆从相互目光间窥到惊异。
    成了!
    少年也不由得呼吸一窒,一边抑下心悬起的喜意,一边又凝重失措地推开阁门。
    厚重古木修制的高门此时却轻巧如无物。
    步入阁内,各式储架延伸至视野无限处,其前垂立两块赤字石镂,上书:
    吾魂兮无求乎永生,竭尽兮人事之所能。
    待少年几个时辰后自阁内步出,寰枢坛前空场下已布满密密麻麻的族众。
    起首几个长老领众叩拜:“祭司大人凤灵启安——”
    日光炽烈,斜照得阶上少年神情恍惚万状。
    在此间日时,燕国襄城突发民乱,州官被屠,官军遭难。
    而此过程中一无百姓逃窜,二无官员上报,硬是延迟了几日方才有临城接到消息,将襄城一带状况禀至朝廷,当即再次惊动朝野。外患方将为耻,又起内乱,朝中官员议论纷纷,随即便有谣言传出两年前蛮乱之时在密州、东平一带便已有民起生事,旧事又被翻出来,物议不平,难免要寻人纠过来揽下这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