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第六十三章 普度众生
红螺寺是京中除却国寺最有名的寺庙。
最值得一提的红螺寺的斋饭远近驰名, 苏翘在云州打听京城情况的时候,就听过红螺寺的名声。
“因为斋饭有名,所以红螺寺也是最富的。”
苏翘跟诸淑惠刚踏出了太子府还有些怕,但快到了地方, 苏翘一副一心一意馋好吃的模样, 感染了诸淑惠,让她心慢慢安了下来。
“那么有名, 估计每年收的香火钱也是最多?”
苏翘远远就看见了山上若隐若现的金光, 现代没人敢把寺庙弄得太富丽堂皇, 就怕被举报找麻烦,但是古代就不一样了。
在云州的时候她就发现很多寺庙大佛用的是金身,红螺寺那么出名, 供奉的大佛身上的金子估计都够一个乡镇的百姓十几年衣食无忧。
“红螺寺排场最大, 给他捐银子又是做善事,香火自然最鼎盛。”
诸淑惠说的排场,苏翘在山下就感觉到了。
红螺寺香火鼎盛,许多百姓都在山下建了房屋, 有些百姓千里迢迢来朝圣, 不一定能在红螺寺里头吃斋菜, 就会选择在山下吃斋, 也当是吃了红螺寺的斋饭。
除此之外, 卖香纸与香果的也不少,靠着个大寺,山下的百姓虽然赚不到盆满钵满, 但至少做生意的百姓衣裳上都没什么补丁。
“人可真不少。”
从太子府邸到这里要一个多时辰,可见这儿有多偏僻,但看着却跟城中一样热闹。
穿着袈裟的僧人来来往往, 到处可见佛寺的图案,规模再大一点就像是一座佛城。
“本宫记得这地方就叫做小佛城,原先只是寺庙收留了许多无家可归的人,渐渐有人听说这儿有饭吃,投奔而来,人越来越多,变成了如今模样。”
“我佛慈悲。”
苏翘瞧着因为诸淑惠的话,有人侧目看向两人,立刻做了个手势。
诸淑惠白了她一眼:“我们上山吧。”
“为何?因为被看得不自在了?”
苏翘大大方方的走在路道上,听到诸淑惠的话问道。
这个时代并没有女人一定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在京城城中路道上能见到不少姑娘,但这个地方靠近寺庙,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姑娘。
大多都是上了年纪打扮朴素的妇人在街上行走,她们两个一下马车就引来了不少人的注视。
“哪有什么不自在,本宫的身份本就该是万众瞩目。”
见苏翘浑然不在意别人打量的目光,诸淑惠自然不愿输给她,承认自个不习惯被那么多人盯着。
苏翘轻笑,在街道大概绕了一圈,买了几份点心,才打算上马车去寺庙里头。
“等会要吃斋菜,你现在就把肚子塞饱了岂不是可惜。”
苏翘瞧着诸淑惠轻摇了摇头,一本正经道:“娘娘,你小看了我的胃口。”
她的肚子哪里那么容易塞饱。
诸淑惠想到苏翘平日的食量,哼了声:“也不知道那么能吃,腰怎么会这般细。”
论起食量,诸淑惠觉得自个吃得比苏翘要少许多,但是苏翘的腰肢却比她细。
“因为我骨头架子小,再者我大概是女娲娘娘仔细捏的。”
前头那话听着还顺耳,后头的话就讨打了。
诸淑惠跑着追了苏翘几步,两人说说笑笑,进了寺庙里头才肃穆起来。
红螺寺大的没边,苏翘跟诸淑惠上了香,听了主持诵经,就被送到了厢房与用斋菜。
红木桌台上放了十八种不同的斋菜,香味浓郁,却不是靠辛辣食材吊味。
苏翘尝了口白菇,寺庙的厨子费了心,不是特意把素斋做出肉食的味道,而是减少辅助的香料,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味道的确出众,怪不得名气那么大。”
苏翘吃了个肚圆,夸了几句就在榻上躺着了。
诸淑惠瞧她的样子:“咱们是怕太子爷立刻找麻烦,所以往外头躲几个时辰,我看你的样子是彻底把这几个时辰当做最后几个时辰过,除却吃就是玩,是觉得现在吃饱了高兴完了,到时候回府挨板子就不疼了?”
“当然不是。”
知道诸淑惠这是提醒别忘了两人决定要做的正经事,苏翘翻了个身,“等会娘娘少捐些香火钱吧,这地方根本不缺银子,你捐给他们,不过是又给他们建造一座金佛。”
在这地玩的开心,诸淑惠是打算多捐些,听到苏翘的话,诸淑惠蹙了蹙眉:“建金佛有什么不好,这地方香火鼎盛,惠及的百姓才越来越多。”
“的确是惠及了许多百姓,不过娘娘没发现,街道上孩子不多。”
“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在街边买点心的时候,问了几个摊主,住在这地方的百姓,既不需要给朝廷交银子,也不需要给寺庙交银子,不过寺庙每年都会看看百姓家中有没有有慧根的孩子。”
住在寺庙附近,日日受着熏陶,这里的百姓家家都信佛,供奉佛经。
不过红螺寺也不算太强硬,每家总是会留下个不怎么有慧根的孩子,当俗家弟子,给家中传宗接代。
而其他有慧根的孩子,自然是送进寺庙当小沙弥。
“本宫听说红螺寺收养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孤儿,既然有这些孤儿,又何必在百姓家中选人。”
“这全京城能有多少孤儿,就算红螺寺想全收养了,朝廷会答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