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
李元看他一眼,点头,同时吩咐抬步撵的小太监:“去栖霞宫。”
·
从恒元殿回来的时候,风停雪静,孟知语坐在宫里,阿幸看她神色,便明白她心情不好。
阿幸叫人沏茶,“皇后娘娘也太过分了,她分明是指桑骂槐,还要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孟知语回过神,连嘴角都不想扯动,“寄人篱下,就要有寄人篱下的自觉。皇后娘娘是一宫之主,她骂我是奴才,这话倒也没说错。”
阿幸:“……殿下。”
孟知语撑着桌子起身,“再过一刻钟,天便要黑了。”
她语气有些疲惫,阿幸点头。阿幸明白今日是什么日子,在这个日子里,才更让人生气。
陈祝山的步撵停在栖霞宫,外头的宫人说,知语不在宫里。
李元有些奇怪,不明白这会子温慈公主还能去哪儿?他正要禀报皇上,却看得皇上从步撵上下来。
“皇上,殿下不在,您看?”
陈祝山转过身往前走:“朕想一个人走走,你们都不要跟着朕。”
一群人都看着李元,李元看着他的背影往黑暗中去,想了想,拿过一盏灯追上去,“皇上,您好歹带盏灯吧。”
陈祝山接了灯,继续往前走。
宫里的夜是有些沉的,陈祝山少年时期便常走这路,如今走惯了倒也还好。
他去的地方,是长春宫。
长春宫,便是冷宫。哪里颓败破落,荒芜阴森。越走近,越觉得风大。
这里已经许久没有人住过了,冰天雪地也冻不住它的霉气。宫里是不许祭拜亡者的,因此纸钱是没有的。
孟知语与阿幸站在树底下,什么也没说,就这么安静地站着。
那棵树是一直在的,从轩朝到晋朝,或许再往上数几个朝代也可。
或许她母亲不过是众多可怜人中的一个。
孟知语就这样走神,她不知道陈祝山是何时来的,也不知阿幸为何没叫她。
她身处温暖的怀抱中,被他的斗篷罩住。他的手是温热且强势的,将她的手紧紧握在怀里。她的背脊贴着他的胸膛,当心跳相通的时候,人也像坦诚相对似的。
阿幸往后退了退,轻手轻脚退出门去。此处除了她,唯有风声。
今天的陈祝山格外地兴奋,孟知语感觉得到,她感觉自己的腰身被火碰触。
风吹过来,陈祝山将她抱得更紧了些。天上有一颗星星,闪烁着。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阅读
鞠躬~
是双处,但是肯定摸过别人的手,可能还搂过别人的腰,亲亲应该没有。
处或者非处呢,就是一种个人喜好而已,我是觉得不是太重要。
三哥是性冷淡,但是对知语随时随地发情x
(开个玩笑,这其实是某种心理疾病)
☆、第二场雪
孟知语抬头看星星,声音里带了些弱气:“三哥。”
她喊完陈祝山,便咳嗽起来。
陈祝山拢了拢斗篷,闷应了一声,“怎么不带个斗篷?”
孟知语看着天上的星星,星星微微地闪动,在墨色的天空中,像一幅画一样。她朱唇亲启,答非所问:“今天的星星真好看。”
陈祝山又嗯了一声。
孟知语继续道:“传说人死后会变成一颗星星。”
陈祝山大抵明白她此刻的心情,以及此刻的思绪,但是他不能答应。他道:“回去吧,知语。”
孟知语从他的怀抱里挣脱出来,此处无灯,陈祝山提的灯给了阿幸,他们便身处在黑暗里。
孟知语道:“回哪儿去?”
陈祝山亦看着她的脸:“回家。”
孟知语皱眉:“我没有家。从四岁起,我就没有家了。”
他们沉默地对视,有阴风阵阵,星星从此处移到他处,把时间回溯倒流。
轩朝庆统七年,城破。
晋□□入主皇城,始晋朝,改国号为宣始。
那日并不是个好日子,连日的阴雨将皇城笼罩在一片灰暗之中。她与母亲躲在角落里,不知未来如何。
好冷,她只记得她在发抖。
母亲也在发抖,两个人抖作一团,听见外头战火喧天,各种声音都有。有一刻,她在想,这就是地狱吗?
她父亲不是好皇帝,昏庸无能,毫无民心。不过从未苛待她们。
她们等了很久,很久。
有脚步声响起,她与母亲对视一眼,彼此皆慌乱。母亲是美人,即便如此狼狈依然是美人。
进殿来的是一个小太监,他在跑着,而后死在她们面前。
那一刀是从身后砍的,持刀的正是陈渊。
血溅三尺。甚至溅到了知语的衣服上。
小太监倒下去,连眼睛都没闭上。孟知语低着头,看着那个太监,那是她第一次看见杀人。
后来知语做了一个月的噩梦。
她们看着陈渊,陈渊从前是父亲的臣子,如今却是乱臣贼子。
不过乱臣贼子也好,狼子野心也罢,终归只看成王败寇四字。
陈渊赢了,他便是王。
他看着母亲的眼神便不对,孟知语瞪着他,后来她与母亲便从轩朝的皇后公主,变成了晋朝的妃子公主。
母亲姓赵,双名若疏。曾是名动京城的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