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自己小的时候不是没有问过外祖辈的事情,只是每次于瑶都不愿意多说,渐渐地宋小夭也就不再提起了,只觉得于瑶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我外公他们,过得还好吗?”
冷不丁提起外公,宋小夭还觉得有些陌生,自己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你外公叫于永明,是禹都有名的布商,算得上是富甲一方,你母亲当年能下定决心跟你父亲离开,皆是由于她的真心,她如果一人留在禹都的话,定是什么都不愁的。”
“这些年来我一直隐约收到消息,于老从来没放弃找你娘亲,只是春湘城实在是太偏僻了,你们又是住在山上,所以才没有找到。”
“于老肯定不知道有你的存在,到时候见到你长得这么大了,他肯定高兴得紧,得了这么优秀的一个外孙女。”
宋小夭听了这些,居然对这位素未蒙面的外公有了一丝的向往,十七年来从来没放弃过寻找自己的女儿,一定是个坚毅又和善的老者。
两人聊了快半晌,吃过晚饭之后,杨行之想着他们明天一早就要离开禹都了,就提前离开让他们先休息去,临走前没忘说句话。
“于家宅子就在城东,挨着将军府,想看的话就过去看看吧。”
宋小夭纠结了一会儿要不要过去,最后还是想着应该在下次来禹都的时候,自己准备得更加充分和正式一些再去才好。
不过偷偷过去看一下也行,只要不被外公发现了就好。
现在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宋小夭跟宋卓两人来到了城东,这边一看就是一片富人区,宅子的面积都大得很,路上也没什么行人。
“阿卓,等下到了于家,我们隐身一下,偷偷溜进去看看。”
按着杨行之说的,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于家,宋小夭看着再往前面的府邸,门口好几个身穿盔甲的士兵站得笔直,应该就是将军府了。
“到了,我们进去吧。”
宋卓一挥手,两人就在一处墙角消失了踪迹。
不远处的另一边,一个士兵揉了揉眼睛,刚才好像是看见……他又睁大眼睛看过去,并没有人在,一定是眼花了。
走进于府之后,里面更是大得很,穿过了一片小花园,才看见了正经的,不过宋小夭自小住在山上,也对着古代的院落分布不是很了解。
还是有宋卓带着,才七拐八拐地找到了主人居住的地方。
“应该就在这一排的几个房间里。”
宋小夭看见一个丫鬟端着托盘从远处走来,上面还放着带着热气的吃食,她索性跟在了丫鬟身后,停在了一个房间的外面敲敲门。
“老爷,后厨做了润喉的梨汤。”
“进来吧。”房间内传来苍老的声音,宋小夭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外公于永明。
东西送进去之后,丫鬟便离开了,不过门还是开着的,宋小夭轻手轻脚地进去了,看见了书桌前的人。
那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不过只有鬓间能看见白发,他正低垂着眼睛在看手上的一本书,还拿着毛笔在标记什么。
老者的眼眉看上去十分熟悉,片刻之后宋小夭才意识到,是因为于瑶跟他长得很像,这就是自己的外公于永明。
宋小夭又走近了一些,才看清那是一本布铺的账本,刚才丫鬟端来的梨汤还在边上没有被动过。
不是说娘亲还有很多的兄弟姐妹在吗,怎么外公年岁这么大了,这么晚还要检查家里的账本。
再不喝梨汤就要凉了啊,到时候一定对胃不好。
“咳咳。”于永明咳了几声,这才放下了手里的账本,将碗中的梨汤一饮而尽。
现在已经入秋两个月了,禹都的夜里已经很凉了,于永明拢了拢身上的衣服走到门口,也不知道再往外面看着什么。
他驻足片刻,还是关上了门,宋小夭借着这空隙到了院子里。
“阿卓,我们走吧。”
等到屋内灯光熄灭的时候,宋小夭才转身离开了,马上,就会再相见的。
从禹都离开之后,宋小夭几乎是在全力准备着后续的事情。
回来的第一天,她就把宋擎的所作所为跟父母说了,宋志的反应也很大,当年宋擎欺负自己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还把主意打到了女儿的身上。
“小夭,你放心,爹爹这次一定不会再退缩了,到时候我们找上门去,爹爹一定会站在你的前面。”
马上就能回去了,于瑶心里也是闪过了一丝期盼,但是想到了多见未见的父亲,她不免又多了一丝胆怯。
于瑶没跟任何人说过,其实当年自己离开禹都前,跟父亲的那一次谈话并不算和平收场。
于永明得知自己的女儿要独身跟宋志离开的时候,自然是十分不悦,在于家的庇护下,两人在禹都干点什么不好。
只是于瑶当时坚持,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宋志每日遭受宋家人的奚落,当时两人就这么僵持着,许久都没有说话。
后来于瑶磕了几个响头,还是狠下心来转身离开了,两人不欢而散。
于瑶不敢想象这次再跟父亲相见的场景,自己是个不孝的女儿,也不知道父亲是否还能接受自己。
宋小夭看出娘亲眼中那些复杂的情绪,她把于瑶拉到一边,小声说道:“娘亲,你放心吧,外公一直都很想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