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页
昭孝帝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众大臣却没一个人出列,人人都垂着头,尽量让自己的存在感缩到最小。
赈灾就是鸡肋,先别说舟车劳顿,吃力不讨好,如果期间出什么砒漏,可是要削官贬职,因此,没人愿意啃这块猪头骨。
昭孝帝不快的视线环顾在周一圈,再一次问:“有谁愿意前去?”
底下官员们个个低着头,唯恐被昭孝帝点名。
在一片低头党中,唯有君胜天跟靖王两人站得笔直,颇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君胜天愿意前去赈灾,却没有主动提出来,免得被昭孝帝认为另有所图,那就得不偿失。
环顾四周一圈,见没人开口,便朝站在对面的苏子轼打了个眼色,示意他开口推荐他。
忽地,蒋明开口:“皇上,臣觉得福王是这次饮差的不二人选,他才智过人,在战场上有不败战神的称号,这次江南赈灾的惊险不亚于战场上,让他当饮差最是合适。”
“臣也附议。”接着,其他大臣也纷纷开口附和。
闻言,昭孝帝看向君胜天问:“既然大家都推举你,那福王你可愿为朕分忧?”
“臣愿意。”君胜天踏前一步行礼道。
“皇上,福王掌管东卫营,如是此时离开上京前去冶水,那么东卫营怎么办?臣觉得不如派靖王前去赈灾,一来靖王有赈灾的经验,二来,他身为皇子,能代替皇上前去灾区安抚百姓,事半功倍。”
这时,沈文站出来,力推靖王作为饮差。
自从沈落雁被君胜天害死,沈家对君胜天是恨之入骨,为了对付他,沈文不仅投靠皇后一党,也暗中跟靖王来往。
虽然,靖王自从失势,好不容易将功补过,被昭孝帝放出来后,他没再像以前那样招摇过市,为人处世低调不少。
直到这次,他觉得是一个机会。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赈灾的工作是块烫手山芋,对靖王来说却是提升威望,收取民心的捷径,因此,他示意沈文推举他为饮差大臣。
昭孝帝显然也想到一块去,看向儿子问:“靖王,你可愿意?”
“臣愿意为皇上分忧。”靖王上前一步道。
“很好。”昭孝帝欣慰笑道。
然而,昭孝帝转念一想,这次的赈灾兹事体大,靖王这个儿子有多少斤两,他是心中有数,让靖王一人负责,恐怕不能成事。
昭孝帝看向君胜天,心里顿时有了计较。
君胜天是个有本事的人,有他前去赈灾,事情便成功一半,到时头功就让儿子领,倘若有过也有他承担,简直再好不过了。
第490章 挖坑
“既然福王跟靖王都有意为百姓做事,朕就让你们两人同往江南一起赈灾。福王有行军作战的经验,这次就由你作饮差大臣,靖王则从旁协助,朕还赐你们一人一把尚方宝剑,如朕亲临,到时你们到了江南,无论官职大小,身份尊卑,谁敢不从,你们都可先斩后奏。”
“臣遵旨。”君胜天和靖王两人上前领命。
“好,那你们对于这次赈灾有什么想法?””昭孝帝问。
靖王抢先回答:“皇上,臣觉得大灾之后必有瘟疫,无论是冶水还是冶瘟疫,都需要不少银两,臣提议由朝廷带头,再发动豪绅和富户一起损赠,将筹到的善款救济灾民,如此一来,既可以减轻朝廷的负担,又能彰显皇上的仁慈。”
昭孝帝满意的点头,“靖王这法子不错,那福王你呢?”
君胜天沉吟半晌,道:“臣认为靖王的法子,可以解决经费的问题,但后续的事也很重要,比如尽快运粮到灾区,将粮食发送到灾民手上,还有兴修水利,以防再出现水患,还有防范瘟疫的出现,还有灾区的重建,臣提议免除灾区人民徭役和赋税两年,好让他们有时间休养生息......”
听着君胜天有条不紊的陈述,张太傅眼里满是赞赏。
靖王的提议不错,可不够全面,显得有些肤浅,福王则不一样,他所说的每一条都说到点子上,考虑全面,两人一相比较,高低分明。
可惜,福王是先皇的儿子,不是昭孝帝的儿子,否则,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昭孝帝的想法跟张太傅不谋而合,心想他怎么就没能有一个像君胜天这样的儿子?
敛了敛心神,昭孝帝点头道:“两位的良策都很好,就按照你们刚才说的那样做吧,沈尚书,你算一下这次赈灾,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沈文作为户部尚书,往年救灾需要多少银子自是清楚,昭孝帝一问,他很快就给出一个数目。
“三百万两!”听了沈文的话,群臣无不摇头叹息。
这么大一笔支出,先别说国库拿不拿得出来,昭孝帝必定不愿意的。
让昭孝帝从国库里拿三百万两出来,无异于割他一块肉。
果然,昭孝帝一脸肉痛的问:“怎么这样多?户部能拿得出来吗?”
沈文摇头喊穷,“皇上,别说三百万两,就是一百万两也拿不出来呀,去年征收回来的税收,本就比往年少,之前工部想换几批新的武器,臣还在愁要到哪找经费呢......”
“好啦,别说了,朕听得头痛。”昭孝帝抬手打断沈文的话,然后,看向君胜天。
“福王,你也听到沈尚书的话,朝廷至多只能出五十万两,其他两百五十万两,就要在民间筹集,你是饮差,筹款的事就由你负责吧,之于其他事宜,就交给靖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