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页
刚拂过的疑惑淡去,薛瑜点点头,松了口气。
常修笑笑,在宝德殿外止步,“殿下早些回去休息吧,一路奔波辛苦,明日大朝还要早起呢。奴得候在陛下身边,就让小淮送您。”
圆脸的常淮小跑过来,“襄王殿下,您的车和行李都运到观风阁了,就是亲卫们大多数留在禁军营中,您要使唤人传个信就是了。您看观风阁是新安排些伶俐的……”
一张口就叭叭得令人头大,薛瑜止住他,彻底抛开了刚刚宝德殿外的对话,“不用了。”
第288章 . 弹劾(修) 7k营养液加更
十月二十九, 休沐刚过,因襄王回京特开大朝。
准备上朝时天还没亮,冬日里点着风灯的马车在宫门前交汇, 行走间都有白汽从马车缝隙里飘出。
等到都过了角楼, 列队走入含光殿时,浓黑的天色才有了些明亮趋势, 殿内灯火通明,里面分成两个区域摆放的椅子放久了, 官员们已经习惯了无声无息地依次站好落座,连当初最不赞同取消跪坐上朝的太常卿,也不得不生出几分感激:
冬天跪坐在石板上上朝的滋味,谁来谁知道。一把老骨头就更是受不得折腾,往年冬日都是靠在衣裳里多垫几层挺过来, 跪一冬膝盖就得苦三个季节,但去年改成了胡椅, 一整年的症状都减轻了许多。
襄王那个家伙, 今年冬天又会带来什么?
典仪官长声唱喏, 皇帝缓步而入,百官拜下,敛去最后一点飘飞的思绪,却在皇帝发话起身后忽地发现了不同。往常上朝会随皇帝一起进来的襄王,并没有出现在她的位置上。
襄王返京是已经确认的消息, 没有安排宫外住处的消息也基本确认了, 那么,都在宫中却没有一起前来……
是荣宠已失,陛下的敲打?还是……有人不由得联想到昨天那声“闷雷”,心思连变。
典仪官的唱喏声还在继续, “传襄王殿下入京献礼——”
这一声,让走神的和没走神的同时回头。
少年人挺拔的身影从大殿门口出现,阔步走入殿内。随着迈步翻飞的袍角,掺了金线的朝服如彤云如海潮,螭龙纹翻滚似要腾云而起,气势凛然。
若说去年在朝中看到襄王,除了她被点到站出来说话的时候,更多的是在皇帝身边随行,或许有些折腾出来的稀奇古怪事情夺人眼球、利国利民,但说到底,这个病弱了这么多年、母家败落刚靠荣宠出头的皇子,是依靠皇帝站到台前的。
看看去年和今年初钟简两家被开刀时究竟是谁动的手,就会发现,她的光芒有多少是皇帝的推动,暂未可知。而想要押宝示好的家族被拒之门外,封王后迅速远派这些安排,都或多或少说明了这一点。
但如今,看着她与皇帝分开进入大殿,自己从外一步步走到皇帝下首第一个位置,感觉截然不同。
看到她想起的不是襄王背后的皇帝到底想做什么,而是襄王这近一年来做了些什么。
除了对其中一些事尚有不满外,东荆的迅速发展和跟着吃肉喝汤的士族们捞到的好处,无一不让人眼馋。一件事能说是皇帝帮忙,两件事也可以,但事情多了,襄王经营东荆一年时间,已经能让人确认,她并不是只有做些水泥肥皂之类小玩意的小聪明。
太常卿撑大了眼皮,打量了一番从薛瑜进门后的礼仪举止,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侧身站着以示尊重,却顺着方向顺便看了一眼前方的韩尚书令。比他年纪还大的老人眼皮依然耷拉着,好像对外界毫不关注。
薛瑜在各异的神色里走进大殿,撩袍跪倒。
“拜见陛下,儿臣……”
薛瑜努力回忆着之前准备好的贺词,把常淮丢给江乐山,两人凑在一起拼出的整段文章,她只需要检查完背下就好。
大朝的礼仪性质更强,这种仪式感既然要做,就要做到尽善尽美。
“……即为油料改良、粮种选育、与幸而补录的藏书千本。”薛瑜说完前面的选择礼物原因和添加上去的各种骈句辞藻,总算说到了干货。
能站在这里的官员,要么是家学教育学过那些词句,要么是自学中在和士族相处里学会了太长不听直接听结果,但不管是哪一方,听到最后宣布的三项礼物,都有些自我怀疑。
若是真的,哪一个拿出来,都足以令京中震动。
先前他们对东荆藏书阁的认知还是“与京城秘书省藏书相近”,但听起来,似乎……好像……东荆的藏书阁更强些?可能吗?
东荆丰收和商街赚钱是真,但襄王什么时候选了粮种,还发现了新的产油作物?
“不错。传于众卿一观。”坐在高位上的皇帝允了,殿中的侍卫与宦官们就上前接了手。
背后挑着一个箱子的魏卫河和陈关随她一起进来,在说话时沉默地做个工具人,经过薛瑜示意,才起身打开箱笼。
第一层托盘上的黑色种子和玻璃瓶。
第二层托盘上的粒粒饱满的五谷穗子。
木箱设计上取了个巧,取掉盖子和前两层后,最下方的四面卡扣自动分开,垒成小纸卷的摘录版书页雪崩似的散开,白色的纸卷在殿中央塌成一座小山,每一卷都代表着一本书的收录。
薛瑜的两个侍卫统领并没有参与殿中的分享,规规矩矩地守在薛瑜身边,但这会大多数人也顾不上看这两人守礼与否,被巡场的托盘吸引走了视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