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21页

      白锦绣小心从翠碧手中接过望哥儿,贴了贴望哥儿的小脸,又亲了亲,这才抱着望哥儿往外走,压低了声音吩咐翠碧:“翠碧一直都很机灵,出城之后……务必想方设法将梁王与左相李茂、禁军统领范余淮谋反,欲杀太子和陛下篡位之事宣扬出去!我一会儿会求那位沈先生,出城之后……带你去清庵将此事禀报祖母接小七一同离开,你让小七派个人往朔阳送信,让大伯母防备着!明白吗?”
    翠碧紧张吞咽口水,点头:“二姑娘放心!”
    白锦绣同沈柏仲先坐马车到镇国公主府偏门时,刘氏都已经睡下了,听说白锦绣带着望哥儿来了,惊得连忙起身,顾不上梳妆,转头盯着窗外廊下摇晃不止的灯笼,催促罗嬷嬷先岀去迎一迎。
    她刚打帘跨出上方门槛,一阵冷风便朝她扑来,吹得她眼睛都要张不开了。
    缓过神见院门敞开着,罗嬷嬷正在门口等候相迎。
    刘氏眉头一紧,生怕女儿或者外孙出了什么事,急急扶着丫鬟的手朝门口走。
    远远望去,挑灯的嬷嬷弯着腰在前引路,白锦绣疾步快行朝着这个方向走来。
    白锦绣看到刘氏出了院门,摆手示意挑灯嬷嬷退下,疾步朝刘氏走来:“娘……”
    “锦绣!罗嬷嬷说你带着望哥儿来了?望哥儿呢?”刘氏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忙握住白锦绣冰凉的手,来回搓着,回头张望望哥儿的身影,“这个时辰,又么大的风,出了什么急事这样着急?”
    “娘,得罪了!”
    白锦绣说完也没有详细解释,直径将刘氏打晕,吓得罗嬷嬷惊恐张大眼,忙扶住刘氏。
    白锦绣知道自己母亲那个性子,母亲若知道大都城生乱,必然会拉着她一同走,她若不走……母亲是绝对不会离开的,白白耽误时间罢了。
    “罗嬷嬷,大都城要乱了!我怕母亲不肯走,只能将母亲打晕了!你放心……翠碧会照顾母亲和望哥儿的!走的人不能太多,否则谁都走不了,嬷嬷便随我去秦府!”
    罗嬷嬷一惊,想起武德门之乱来,脊背冷汗直冒连连点头:“老奴遵命!”
    将刘氏安置在后角门等候的马车内,白锦绣又亲了亲熟睡的望哥儿,下了马车对沈柏仲道:“先生若是能够平安出城,还望先生能为我祖母报个信,将我七妹也带走!也让我祖母心中有准备。”
    出城之后再带人离开,那便不难了。
    “沈柏仲必不负所托!”沈柏仲朝白锦绣拱手脱口说完,脑海中似似有一个声音与他此时的声音相互重合。
    沈柏仲脑海里回忆起白岐山儒雅英俊的五官,瞳仁颤了颤,心中有种极为深重的情义翻涌,他又看向白锦绣,朝她郑重道:“秦夫人放心!”
    目送沈柏仲驾着马车离开,白锦绣立在镇国公主府小偏门摇曳的灯笼下拳头收紧,久久未动。
    只希望母亲和望哥儿他们,能够顺利出城。
    她还得去一趟太子府,她只派暗卫去给长姐送信还是不够的,还得请太子也即刻派人设法出城,最好带着太子印信,方能更加名正言顺。
    第835章 安排
    还有原本的禁军统领谢羽长,他被武德门之乱连累,因管束下属不力,被皇帝下旨夺了官位……赋闲在家。
    可谢羽长经营禁军多年,即便是被罢免了,在禁军之中依旧有极强的号召力。
    或许,谢羽长能助太子活命。
    范余淮笼络之人中,也有当初长姐安排进去之人,但这些人不能让太子知晓,否则……来日大都城平定,太子必会疑心白家,疑心长姐。
    而此时的白锦绣,更是陷入了一个更深的问题之中,她不知道长姐是要扶这个太子登基,还是……要改天换地。
    虽然长姐从未明言过,可白锦绣却从隐隐察觉长姐意图改天换地的心思,长姐一统天下的决心比白家先辈都要强烈,然太子并非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君上。
    若君上的志向在守土,那么身为臣者……便不能志向太过远大,太远大……便会被君上忌惮,她相信长姐十分明白这点。
    故而,白锦绣猜……长姐是欲将林氏皇权取而代之。
    那么,此次……太子就必须死,但不能死的太早,要将谋逆的罪名死死扣在梁王头上,而后让他们在这大都城之中相互争斗,消损殆尽。
    ——
    梁王府。
    梁王坐在案几后,全然没有平日里懦弱胆小的模样,手肘担在座椅负手一侧,被烛光映亮的半张脸冷森幽沉。
    “军报从梁国传回来也是需要时间,以镇国公主攻城掠地的速度,说不准现在镇国公主已经拿下江都、阳江……甚至已经拿下月古、韩城了!”李明瑞语声深沉,“殿下不能拖了!只有陛下和太子一死,殿下名正言顺登基,镇国公主也好……刘宏也罢!就只能俯首,再也生不出什么幺蛾子了!”
    说着,李明瑞看向没了一只眼的范余淮:“来梁王府之前,我已经派人通知范大人将大都城守城将士全部换成自己人,殿下……如今禁军和半数巡防营都在我们手中,且镇国公主和刘宏鞭长莫及,正是时候!”
    梁王手指摩挲着座椅扶手,上一次武德门之乱,若非白卿言在,此时他必定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
    李明若说的对,如今晋国大军主力尽数在梁国,而此时大都城之中……禁军在范余淮手中,巡防营范余淮也笼络到了一半,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