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22页

      “嫂嫂……你是错在不应该在我们燕国与大周盟约未散之时,率先向大周亮刀!”他眉目未动,只是声音淡漠道,“一旦灭了西凉,大周和燕国就是两国对峙的局面,而两国又本就是互盟之国,所以……谁先亮刀,谁便会成为众矢之的!”
    “更别说……白家诸子的品性都是宁愿自尽,也绝不会让自己成为家、国的拖累!”萧容衍语声里带着几不可察的叹息,“嫂嫂莫不是已经忘了,当初您听说白家军副帅白岐山举箭射杀了白家五子之时的感慨,忘记了您听说……白家十七子死前高呼让杀了他,他不愿意成为白家军拖累,高唱白家军军歌赴死时,曾感慨白家十岁孩子竟有如此气魄,难怪白家军战无不胜!”
    “所以,嫂嫂即便是抓到了大周皇帝的弟弟妹妹,得到的也只能是一具尸体,换不来大周皇皇帝的投鼠忌器,而是疯狂的报复!”他说到这里,声音顿了顿喉头翻滚,半晌才哑着声音说,“大周皇帝,她……为了自己的弟弟妹妹,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能舍下,嫂嫂应当明白……若是真的让嫂嫂得到了白家自的尸身,大周必定会不遗余力覆灭燕国。”
    燕太后攥着帕子的手用力收紧。
    他转头朝着满脸泪水的燕太后看去:“其实,阿衍知道嫂嫂这么做,是为了拿捏住大周皇帝的软肋,以防不测之外,更重要的……怕是想要看到阿衍和大周皇帝决裂吧!嫂嫂还是不信阿衍。”
    燕太后脸色顿一变,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心思竟然这么轻而易举被萧容衍看破。
    她眼神闪躲,正要慌张否定,却又将假话咽了回去,垂眸看着自己手中的帕子,眼泪一个劲儿的往下掉,低声说:“是,嫂嫂的确是存了这样的心思!可阿衍……你扪心自问,你当初可以舍弃云京前往江孜城救她,日后难道不会舍弃燕国吗?你兄长走了之后,嫂嫂和阿沥的依靠就只剩你了,可以说……嫂嫂和阿沥将整个燕国都托付给了你,嫂嫂是真的怕你被一个情字冲昏了头,将我们燕国拱手给白卿言了!”
    正厅内安静无声。
    一股子带着雨水潮气的风,从敞开的雕花隔扇外扑进来,正厅内纱帐摇曳,烛火一暗复有明亮了起来。
    第1295章 一言九鼎
    晃动的橙黄色火光在萧容衍墨深的瞳仁中,不见半点光阑。
    这场谈话其实萧容衍准备过,当初舍弃云京去救白卿言,的确是他将白卿言放在了比燕国更重要的位置,这一点上他无可辩驳。
    但,为了保证两国合并之策顺利进行,萧容衍在回来的路上也已经想出了一套应对之策,这是即便……嫂嫂说与她那位兄长听,也挑不出毛病的说辞。
    “嫂嫂以为,当初我们燕军若是提前到了云京,便能顺利拿下云京了吗?”萧容衍收回视线不去看自己这位嫂嫂,只把玩着手中的雁簪,平淡开口,“不错,当初云京是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可即便如此我们燕军攻破云京之后,能顺利占住云京吗?”
    燕太后不解朝着萧容衍看去:“当初大周和我们燕国不是说定了,谁先入云京皇宫谁便得云京吗?”
    “嫂嫂是不是忘了还有一个西凉的崔山中将军?西凉云京并非我们燕国和大周两国的囊中之物,谁先到谁先得。”萧容衍眯着眼凝视外面灯笼光晕之中越来越大的雨,“崔山中之所以选择围了江孜城,是因为知道大周强于我燕国,要逼大周军回援救大周皇帝,从而让我们燕国以为……西凉主力尽在江孜城,放心攻城。”
    萧容衍手指在桌几上点了一下:“若是当时我带兵攻城,便恰恰是正中崔山中老将军下怀”
    “嫂嫂别忘了……”萧容衍转头瞧着燕太后,灯光下整个人深沉又肃穆,“西凉的崔山中老将军,最是诡计多端。”
    燕太后一怔,对战场上的事情她并不是很清楚,可听萧容衍这么一分析似乎有道理,而且燕太后也在崔山中这里吃了一次亏,很赞同萧容衍说崔山中诡计多端之语。
    “再者,我们燕国……的确与大周约定了,谁先攻入云京皇宫,谁得云京!可我们即便是攻破了云京城,能真的入云京皇宫吗?崔山中老将军是有多么喜欢燕国,才愿意耗费西凉的兵力替我们拖住大周,让我们燕国得云京?”萧容衍摇了摇头,“我们牺牲了无数将士的性命和鲜血,杀入云京城之中,崔山中老将军再带兵杀一个回马枪,和云京皇宫之中的西凉御林军来一个里应外合,我们燕国的主力就会被折损在那里!崔山中老将军留在云京城内的兵力可并不少!”
    燕太后听到萧容衍这一番分析,顿时心惊肉跳。
    “而我选择带兵前往江孜城去救大周皇帝,是因……曾经与大周皇帝份情谊在,放心不下她的安危和孩子的安危,但……更是因为燕国可以趁此机会,还了大周多分战利给我们燕国的情谊!而驰援江孜城……也可以同我们燕国将士们解释,为何我们快要到云京了却不攻打云京城!”
    萧容衍语声轻缓:“否则,我们若是停留在原地不动,等大周军到了和大周合力攻城,难免会让将士们觉得我们燕国,是不是离了大周军就打不了胜仗!损了我们燕国的士气!与其停在那里按兵不动,不如带兵前去救大周皇帝,可还人情……又可以让我安心,一举两得!”
    “阿衍……”燕太后满目愧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