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39页

      司马彦知道,母亲这是知道他来宫中向皇帝请罪,怕他受牵连,所以率先去大理寺认罪了,不知道为何原本打定主意替母亲顶罪的司马彦,竟然莫名的松了一口气,但却又难免眼眶发热。
    “陛下,请您念在微臣母亲年迈的份儿上,一切罪责由司马彦承担,司马彦愿辞官……白身替母伏法。”司马彦再次叩首,诚心实意。
    “司马大人国有国法,不是说你想替母伏法,便可以替母伏法的,再者……你母亲的命是命,襄协郡主母亲的命就不是命了?襄协郡主的命就不是命了?”白卿言声音顿了顿,语气放缓和了同司马彦说,“司马大人,我很看重司马平……”
    司马彦听到这话,撑在地上的手收紧,明白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司马平同司马大人一般,都谨慎的很,正是这份谨慎在战场上救了不少将士们的性命。”白卿言见司马彦脊背僵直,开口,“国法不能乱,但……你若想要司马平前程顺畅一些,至少司马平的父亲不能给司马平添乱,你可明白?”
    司马彦脊背绷紧,喉咙像是被人扼住一般发不出声音来,只能重重对着白卿言叩首,表示自己明白。
    她点司马彦,是因为想用司马平,也是因为……想用司马彦。
    司马彦是个有能耐的,如今大周需要人才,不论年纪大小。
    她该说的都说了,司马彦是个聪明人,不管愿不愿意为她所用,该怎么做想来他心中都是有数的。
    不论如何谁都不能违背国法。
    “既然明白,就去吧……”白卿言重新端起茶杯,“你可以尽孝心,但不可以插手此事,就如同白家宗族犯了错,我也不能插手,自有国法处置,决不能姑息!”
    司马彦含泪再次叩首,恭恭敬敬退出了大殿。
    从大殿出来,司马彦瞧着被耀目金光映照的金碧辉煌的重檐殿宇和红墙金瓦,心中却发寒,国法处置……
    这对曾经在晋朝为官,只要钱权在握,即便是杀了人,也能将人保出来,甚至曾经救过几个族人的司马彦来说,如今却救不了自己的母亲,心中如何能不恨,如何能不难受?
    若是做官做到御史中丞这个位置,却还是救不了自己的母亲,他这个官做的又有什么趣味。
    可司马彦想到自己自幼聪慧的幼子,再想到刚才白卿言的话,心被煎熬着。
    按照律法,母亲逼死了司马若丹的母亲,又派人追杀司马若丹,虽然没有成功……但一个流放是免不了的。
    母亲年迈怎么承受得住啊!
    司马彦闭着眼,负在身后的手缓缓攥成拳头,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之策,不但可以护住司马平的前程,或许……还能给他三个孩子的前程助力。
    想到这里,司马彦撩袍朝高阶之下走去。
    春枝给白卿言端来一盘点心,柔声同白卿言说:“大姑娘还要去夫人那里去看小皇子和小公主吗?刚才奴婢听说今日董老太君也入宫了。”
    被司马彦耽误了这么久,原本想要继续批阅奏折的白卿言,听说外祖母来了,便起身去了母亲那里。
    慈宁宫。
    董老太君进宫之后,脱下诰命服,换了一身董氏给备下的常服,说是怕抱孩子的时候孩子不舒坦,其实是为了让董老太君舒服些。
    董老太君轮换着抱两个孩子都不肯撒手,越看越喜欢:“我这隔三差五就入宫来看两个孩子,还是怎么都瞧不够!这孩子比当初长澜的孩子出生都要瘦小,担心的我哟!这下好了……两个孩子眼看着越长越结实了!”
    两个孩子董老太君爱的和什么似的,一日不见就想的慌,但到底董老太君还是顾着宫里的规矩,哪怕女儿和外孙女都说不必忌讳,她也怕外面说他们外戚成日入宫,董家有坐大的嫌疑。
    所以董氏隔三差五就派人去接董老太君,说是思念母亲。
    第1311章 赏花宴
    董氏看着母亲怀里的孩子,眉目间也都喜爱:“是啊,这要说起来还多亏了黄太医,这段时间黄太医几乎寸步不离,一直照料两个孩子!”
    “说到黄太医,我倒是想起一件事请来……”董老太君笑着摇晃轻拍怀里快要睡着的孩子,“黄太医家有一个小姑娘叫阿蓉,已经及笄,我打听过了还没有定亲,我上次在街上偶然遇见过一次,快人快语是个热心肠,你觉得配长元如何?”
    董氏略有错愕看向母亲,顿时就明白了母亲的用意。
    自己的母亲董氏还是了解的,董长元算是董家里读书最好,目前最有出息的晚辈,若是阿宝没有成为皇帝,母亲挑孙媳妇儿必定还是会挑世家的。
    但是阿宝当了皇帝,要是给董长元挑一个朝中做官且得力的岳丈,依照阿宝的性子必然会照顾一二,而且若是有了得力的岳丈……董长元替白卿言办事之时,牵扯到朝中各方关系,难免会掣肘董长元。
    董老太君虽然已经年迈,但头脑一直很清楚,她倒不是说疼爱外孙女胜过疼爱自己的孙子,而是……董老太君虽然女流之辈,却也有壮志雄心,想要看到白卿言说的山河一统,天下太平那一日。
    更何况,早在登州……董老太君和董清岳知道白卿言有登顶之心的时候,便同白卿言说过,董家上下倾尽全力助白卿言。
    董家人既然立誓,便会不遗余力,绝不参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