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74页

      白卿言回来之时已经下起了大雪,且已经深夜,她沐浴更衣之后,让魏忠派人钱永忠和其副将唤了过来,一边用膳一边问钱永忠今日是否有百姓出城,出城离开了多少,情况如何。
    那副将同白卿言行礼后说:“最开始陛下来了,倒是没有人离开,后来……陛下去了救治所,又去了其他城池,百姓就怀疑陛下是见这里疫病情况比较严重便走了,故而天快擦黑之时,便有不少百姓收拾行囊拖家带口离开了!当时钱将军在……”
    钱永忠颔首点头,同白卿言接着说:“按照陛下的吩咐,这些百姓走的时候给发放了盘缠,可能是瞧见有银子,有不少人都蠢蠢欲动,可也有百姓在领盘缠的时候,听说出了大周的城池要消除户籍,不允许再入大周城池,就打消了念头,又领着自家人回去了。”
    钱永忠的副将点了点头,接着补充:“自然也有那自作聪明之人,觉得陛下说这一路以来见到燕国城池不允许流民入内是乱说,他们是曾经和燕国一同苦过来的百姓,燕国朝廷也是因为信任他们这些百姓,故而才将他们划入与大周赌国,让大周施政的城池!所以便领了盘缠离开了。”
    今日在城门口的情况白卿言没有见,简直热闹的不行。
    不过到底是因为白卿言这位大周皇帝亲自来了燕国的城池,安了不少百姓的心,百姓大多还是留下来了。
    第1528章 痛快
    “后来末将便说了,要想离开大周的城池,就仅此一日,错过了,便不能离开,届时要再想走便杀无赦!又走了一批!”钱永忠说。
    白卿言点了点头,示意魏忠将膳食扯下去,用帕子沾了沾唇:“一共走了多少百姓?”
    “三百六十四人!”钱永忠数字记得很牢,“其实大多都是家中年纪大的长辈要走,这些年长之人都是与燕国曾经共历艰难的旧民,不相信燕国会拒绝他们这些燕国百姓!这中间也有不想离开大周城池的年轻人,但是抵不过父母以孝道相逼,毕竟有言在先,要走就必须全家一同走,不能留下。”
    “不过……现下陛下回来了,说陛下遁逃的谣言不攻自破,城内的百姓也能安心了!”钱永忠的副将这话是为了宽慰白卿言之心。
    “最多三日,这些人怕是还会折返回来,请求入城,或许……还会带来更多的燕国流民,记住一个都不能放进来!”白卿言见魏忠端了热茶上来,摆手示意魏忠放在桌案上,目光望着钱永忠和钱永忠的副将,“朕也只会在这里停留两日,而后从西门出前往下一个城池,去安抚其他城池百姓之心,这一去定然是需要几日的,期间若是洪大夫选定了药方子,朕便不回来了,你们派人将洪大夫选定的大夫送来与朕汇合!”
    等那些出城的百姓知道出城没有活路,返回的时候白卿言若还在城中,那些百姓少不得要跪地恳求,白卿言若不允许这些百姓进来,反倒显得铁石心肠,只有白卿言去了下一个城池,百姓才怪不到白卿言的头上。
    再者,白卿言知道白卿玦此去城池的路线,她这边错开白卿玦的路线,也可以尽可能多的安抚百姓。
    “但,朕若是一走,这坏人……就要交给你们二人来做了!想要回来的百姓必定会恳求你们二人,你们二人以皇命为借口,不允许这些百姓入城,救治所也要安排军队把守好!”白卿言眸色沉沉,“若是有人仗着人多势众,强闯大周城池,你们也不必留情!”
    白卿言这话说的,让钱永忠和他的副将只觉得白卿言全然将他们当做心腹对待,才会这么推心置腹的同他们说,这坏人得让他们二人来做。
    “陛下放心!末将二人知道轻重!既然他们这些燕国旧民不想当咱们大周的百姓,走了就别想回来!也好叫城中这些燕国旧民知道,咱们大周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钱永忠一想到到时候这些离开大周城池的燕国旧民回来,还带着他们燕国的的流民,想要入大周城池,成为大周百姓,心里就觉得痛快。
    谁让他们不相信他们大周皇帝的话,竟然还觉得他们家陛下是骗他们才说燕国城池不许流民进入,简直升斗小民。
    哪里去找他们陛下这样好的皇帝,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好,如此……这里便拜托你二人了!等赌国大胜之后,朕……必论功行赏!”白卿言笑着同二人说。
    钱永忠和其副将连忙跪地谢恩,又十分关切的请白卿言早些歇息,这才退了岀去。
    “陛下,大都城送来了折子,刚到!还有太后送来的信!”
    魏忠心疼白卿言这一日都没有好好歇着,趁着用膳的间隙抽空见了钱永忠和其福将,想让白卿言好好歇着,可若不是大事,白卿琦也不会派人将折子送到这里来,魏忠不好自作主张瞒着。
    “拿来吧!”
    魏忠连忙将折子递到白卿言的手中。
    这是秦尚志送上来的折子,意思是水利大家司马胜的孙子有意将河道在原本的宽度上继续拓宽,如此能保证之后即便是充沛雨季也能减少水患。
    秦尚志的折子将问题描述的很详细,还附上了图纸……
    说是,若大周如今国库吃紧,可以按照之前定下的方案修,回头等赌国胜了之后再改宽河道。
    白卿言详细看过之后,也看了白卿琦让人送来的朝中大臣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