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页
天下之大,总有些大胆的人,于是消息传遍璃国之后,民间并没有跟着一起反对,有的只是暗搓搓的携家带口的迁徙,有人就想去看看,久安城果真的如传言中一样吗?
世家大族犀利的批判持续了两个多月,直到快要到新年了,才渐渐平息下去。
因为世家大族发现,他们咒骂得再凶狠,也伤不到洛年年半分,因为洛年年根本不离开久安府,甚至不离开久安城,即便舆论再汹涌,被拦截之后,都传不到本人耳朵里几分。
到最后,京城的皇帝也派人前去西北质询了,结果派去的人根本连久安城都没看到,就被西北军拦截下来,再也无法向前。
这下,连皇帝的面子都折了进去,再也没人敢跳,因为所有人都清晰地意识到,虽然一直有传言定王的身体彻底败了,已经缠绵病榻,但只要定王一日不死,西北军就一日被牢牢控制在定王手中,就没人敢对西北发出除了打嘴仗以外更实际些的挑衅和威胁。
被定王牢牢护住的洛年年,连皇帝都奈何不得,世家大族就更没有什么办法了,只能咬牙切齿的等着定王去世,到时候再和那位洛军师好好算算总账。
洛年年确实对外界纷纷扰扰的口水仗毫不在意,王府有专门的属臣处理这些消息,半句不好听的话都没传到她耳朵里,她专心盯着自己的城市改革。
她这次采取的改革方案比较激进,农业、工业、教育、商业等等多线同时全面推进,好在洛年年将改革的范围控制在久安城内,大量启用改革过程中冒出来的灵活机变的新人、年轻人,用人不疑,将具体工作大胆交给新人去办,洛年年自己则负责盯着全局,偶尔出错进行补救。
就在这样不断遇到问题又解决问题的磕绊中,城市日新月异。
就这样盯了一个冬天,洛年年将各个领域表现良好的人挑了一大批,组成指导团队,在西北军的护送下,派往久安府境内的其他六座县城,在西北军的坐镇下,在各县城将久安城的操作复制了一遍。
包括铭安县在内的六座县城早就在盯着久安城的情况,见识到久安城内原本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都被那洛军师整得下场凄凉,其他县城里的富户豪族见他们即将要处于波及范围,不敢心存侥幸,能离开的就举家离开久安府境内,实在没办法离开的,只能乖乖的上报家族资产备案,最不济还能保留一份土地,不至于全被强行征收。
在春耕之前,整个久安府的土地九成都被统一收归西北军名下。
与此同时,隔壁同样在西北军防控范围内的许新府、王隶府,也被迫拨给在当地驻守的西北军大量土地。
在来自久安城的农业专家指导团的指导下,以及轮换而来的西北军军士的亲自带领下,这一年的春耕,西北军干得轰轰烈烈,久安府上上下下都干得轰轰烈烈。
所有土地按照统一规划,种粮食的种粮食,种蔬菜的种蔬菜,种棉花等经济作物种经济作物。
不仅西北军如此做,就连当地的不少普通农人都跟着参与进集体劳动中。
别的不说,跟着定王府的指导团队一起干,至少不用担心吃饱饭的问题。这对很多辛劳一年下来,上缴了租子和税收之后,剩下的收成只够勉强垫垫肚子的普通农人来说,实在是诱人的选择。
更别说随着改革范围的扩大,大小学堂也开到了各县城,免费教育的福利一摆出来,普通人对定王府的信任度直接爆表,于是,即便很多普通人甚至看不懂洛军师的安排种植的到底是何物,但也勤勤恳恳的跟着指导一起干。
就在久安府轰轰烈烈搞大建设的时候,京城也出了大事,天下的关注抛弃了骂不动的洛年年,转移到了京城。
据传,京中年轻的皇帝陛下酒后与多位爱妃一同嬉戏,结果出了意外,若非太医院的太医们全力救治,人差点救不回来,但也因此大病一场,缠绵病榻月余。
问题的关键是,这位年轻的帝王还未留下子嗣,若真是出个什么意外,这天下的权柄会落在谁手中就成了一件不确定的事。
有心思灵活的人此时已经开始审视其他皇室中人的资格。今上没有子嗣,也没有同胞兄弟,反倒是今上的叔伯辈目前还有三位亲王,分别是西北的定王,江南的周王,以及留在京中的唐王。
这其中,定王本是实力最强大,最该被忌惮的,但据传身体也不佳,命不久矣,已有数月未曾在人前出现,而且定王也没有子嗣,甚至连正经王妃都没有,还被身边的娈宠把持了权力。无论怎么看,都被排除在竞争者之外。
而在江南温柔乡中安乐享受的周王也和今上一样,爱好美色,据传身子骨也虚。
这么看来看去,竟是留京的唐王与今上的关系更亲近些,也一直待在权力中心,若皇帝真出个什么意外,唐王上位的可能性极大。
一时之间,唐王的府邸热闹了许多。唐王本人更是志得意满。
他当年身为皇子的时候,太子地位稳固,威胁最大的定王自请离京再不归来,其他几个胆大的兄弟都被父皇收拾了,他牢牢抱住太子的大腿避开了乱斗,留存到最后。
谁能料到,父皇去了之后,太子刚上位没多久也倒下了,他这个亲王不得不去巴结新上位的小皇侄,哈哈哈,老天有眼,那毛头小子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眼瞅着身子骨虚的厉害,说不得,他这辈子还真有机会登上那个位置去坐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