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4页

      因为还没有分班,所以一百个人大体分成了两个班,每个班五十个人, 实行轮班制。也就是说两个班轮流上课, 顾瑾玉和方文乐彭子实分到了甲班,一般是单日上课,上午是上课时间, 内容也十分繁杂,主要是按照举人的标准来培养的。经义、算学、杂文、策论等都算基础,还有律法的内容。
    也幸亏顾瑾玉之前对这些都有了解, 再加上他记忆的优势, 更擅长冗杂的知识,受到了不少夫子的赞赏。
    原本顾瑾玉并没有打算要出这个风头,还是方文乐的一席话点醒了他。
    “虽然说学院的夫子夫子并不收徒,但大家还是会私下挑选更适合自己的夫子, 在第二学年的时候夫子也会注重培养自己看好的学子。这对寒门出身的学子来说, 还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要是想被夫子看中,就要表现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到时候能拿到的资源也就越多。”
    而且学院里的夫子也是有等级之分的,你要知道咱们学院还有三位教授!每个教授都有能进翰林院的水平,若是你能被任何一位教授看中, 就相当于半个脚已经迈入了举人的行列。”
    顾瑾玉也是听了这一番话, 才没有再隐藏自己的能力。
    虽然顾瑾玉没想着能拜在哪个教授门下, 但也不想因为有意隐藏让自己落居末位。
    “你们溪山县就有人拜在了教授的门下,还做了关门弟子。”彭子实羡慕道。
    “不过是投机取巧而已。”方文乐收敛了面上的笑,哼了一声,不满的说道。
    “你们在说谁?”顾瑾玉心里有了猜测, 但并不确定。
    “你肯定认识,他也是你们溪山县出来的,叫唐文盛。”
    唐文盛不就是唐家的大儿子吗?
    “他做什么了?”顾瑾玉看着满脸不服气的方文乐,不动声色的打探道。
    “当初明明……结果唐文盛跑到陆大儒面前毛遂自荐,不知道说了什么,陆大儒竟然真的收了他。”
    方文乐提起这个就生气,当时陆大儒是他家里人托关系才请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陆大儒收自己为徒,明明陆大儒也对他十分满意,谁知道半途冒出个唐文盛,硬生生的夺去了他的机会。
    本来方文乐对拜不拜陆大儒为师是无所谓的,但他就是气不过唐文盛踩着他往上爬,让他受到了不少嘲笑。
    “反正他就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方文乐说完给唐文盛下了定义。
    “文乐!”彭子实不赞同的看了方文乐一眼,然后对顾瑾玉道,“瑾玉,文乐还是小孩子心性,你别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彭子实说这话是担心顾瑾玉和唐文盛有私交,毕竟两人是一个地方出来的。
    顾瑾玉笑了笑,“我倒是觉得文乐说的在理。”
    “是吧是吧,我就说他表里不一,其他人还不信。”
    有了顾瑾玉的支持,方文乐陡然兴奋起来,又开始说起了自己看不惯唐文盛的地方。
    顾瑾玉一边听着,一边印证着内心的猜测。
    “你是说,当初是唐文盛偶然闯入你们谈话的房间,然后误打误撞的解开了陆大儒出的难题?”顾瑾玉目光一凝,打断了方文乐的滔滔不绝。
    “是啊,因为陆大儒说自己不喜喧闹,所以我们还特意在学院找了一个僻静的房间,明明平时都没人去那里,谁知道恰巧碰到了他。”方文乐说起这件事也是郁闷无比,遇到唐文盛也就罢了,偏偏唐文盛还解出了自己没解出来的难题。
    “你还记得陆大儒出的题吗?”顾瑾玉又问了一句。
    方文乐并没有多想,直接说出了题目顺便还附带着给出了唐文盛写的过程,而顾瑾玉的脸色也随着方文乐的话变得古怪起来。
    大锦什么时候有设两个未知数解题的法子了?而且看着方文乐写在地上的符号,分明是现代的x和y。
    顾瑾玉很确定大锦朝的算数水平还处于萌芽阶段,就算真有设方程求解问题的法子,也不会用到x和y。
    难道这个唐文盛和他一样,也是穿越过来的?
    顾瑾玉心里一惊,面上还是滴水不露的样子。
    听方文乐讲,唐文盛和陆大儒依然在学院里没有离开,据说是因为陆大儒要研究一本古籍,一惊在学院待了快三年了。
    顾瑾玉听了这话,又是一惊。
    这三年唐文盛都在府城没有离开?
    那当初唐高朗一口一个我大哥在京城得了贵人赏识是怎么回事?顾瑾玉是真的疑惑。
    而且自己的亲弟弟被判了死刑,唐文盛竟然一点都不着急?还老老实实的跟在陆大儒身边做学问?
    从他知道到的各种消息来看,唐文盛可不是能沉得住气的性子 。
    种种疑惑充斥在顾瑾玉的心中,他也顾不得再和方文乐闲逛,随意找了个借口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当务之急是弄明白唐文盛究竟是不是另一个穿越者。
    顾瑾玉开始琢磨着怎么见唐文盛一面。
    <<<<<<
    就在顾瑾玉想方设法琢磨着如何见唐文盛一面时,却不知道唐文盛也在惦记着他。
    素净清雅的房间里,站着一个美如冠玉的少年,正面无表情的看着手中的信。
    嗅到鼻尖的若有似无的血腥味,唐文盛目光中闪过一丝嫌恶,目光也终于从手中的信上挪到了脚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