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30章 仁义的军队和正义的战争

      当魏王得知赵国的军队互相残杀,最终撤离魏国的时候,他心里是说不出的欣喜,因为他终于不用再将信陵君请出来对付廉颇,可是,魏王心里也已经明白,魏国的将军,除却魏无忌之外的人,都是些庸碌的小人,他们先败给楚国,又败给赵国,如此看来,在没有信陵君的情况下,唯一能被魏国所击败的国家只有韩国!
    魏国还是需要能打仗的将军。
    就在魏王认识到了这一点的时候,他听闻廉颇出走,离开赵国的消息,这消息对魏王来说,简直就是天赐良将。但是他不知道,廉颇是否会来魏国,他又是否会愿意留在魏国,于是乎,在龙阳君的建议下,魏王朝各地都派出骑士,去打探廉颇的下落,终于,龙阳君找到了廉颇,并且将廉颇带了回来。
    魏王为了迎接廉颇,做了很多的准备,他令人备好了宴席,就等着廉颇的到来。
    当老将军跟着龙阳君,走进了王宫的时候,魏王脸上的笑容却顿时凝固了...廉颇的模样,实在是让他有些失望,廉颇太老了,没有披甲的廉颇,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加上他心情本就不太好,这让他看起来就是个强壮的糟老头。魏王的心里顿时凉了大半截,可他还是挤出了笑容来,请廉颇坐了下来。
    魏国的群臣对廉颇,还算是比较的客气,毕竟他们不敢以貌取人,这个强壮的糟老头,前不久才将他们追着打,廉颇傲然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也是在打量着魏国的群臣,龙阳君看到魏王的神色之后,心里顿时就有些困惑,他不明白,魏王为什么会显得如此冷淡?
    魏王虽然设宴来款待廉颇,可是到宴会结束,他都没有开口请求廉颇留下来,甚至,也没有说要赏赐廉颇之类的事情,等到宴会结束,廉颇离开王宫去休息的时候,龙阳君却是挡在了魏王的面前,龙阳君十分不满的说道:“上君!您先前多次给我说:魏国有勇敢的士卒,没有能统帅他们的将军!”
    “如今廉颇将军来到魏国...他是天下闻名的将军,战功赫赫,征战无数...这是上天要赐予魏国一位勇将啊,您为什么要这样冷淡的对待他呢?”
    魏王一愣,这才说道:“他太过年迈..”,看到魏王有些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龙阳君愤怒的说道:“在魏国与赵国交战的时候,秦国的将军麃公袭击卷地,俘虏了近三万的魏国士卒...您既不肯用信陵君,说他太软弱,如今又不肯用廉颇将军,说他太年迈,那您到底是想要怎么办呢?”
    魏王还是初次看到龙阳君如此生气的模样,他急忙笑了起来,低着头,向龙阳君认错:“您说的对,这都是寡人的过错,寡人一定会改正,请您不要生气...寡人明日就邀请廉颇将军前来,请他留在魏国!”
    在龙阳君的劝谏下,魏王给与廉颇不少的赏赐,分给他房屋,乃至服侍他的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日里,又不断的将各种的宝剑,强弓,战车之类的东西赏赐给他。魏王赏赐了许多,却并没有给廉颇食邑,可是这没有让廉颇有什么不开心的,对没有功劳的人,就是不该给与食邑!廉颇反正是如此想的。
    魏王如此奖赏,也算得上是看得起他廉颇,廉颇最终还是留在了魏国。
    因为魏王还没有给与他什么官职,廉颇在大梁待了一段时日之后,就去找自己在魏国内的朋友,信陵君。
    当坐在院楼里喝酒的信陵君,看到忽然走进来的廉颇,整个人都傻了,他醉醺醺的站起身来,瞪大了双眼,这段时日里,他没有理会外面发生的事情,整日坐在自己的院落里跟门客们喝酒,他倒是听说过廉颇带着军队讨伐魏国的消息,信陵君茫然的问道:“您怎么在这里?魏国灭亡了??”
    自己不过是喝了几个月的酒没有出门,廉颇就打到这里来了?
    廉颇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他也就在信陵君的身边坐了下来,信陵君看着他,始终没有问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信陵君心里大概是有了判断,他不愿意再去撕开廉颇心里的伤口,可是,无论他人提不提,廉颇只是听着那陌生的魏语,心里的伤疤就是在不断的被撕裂,仿佛在滴着血。
    赵国少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将军,而魏国却多出了一个醉汉。
    廉颇整日都是陪在信陵君的身边,两人喝着酒,聊着过去的事情,他们的话题总是集中在赵括的时候,信陵君摇着头说道:“您不知道啊,他的《马服书》越写越多,前不久才有人给我送来了新的《马服书》,估计我看上五六个月都看不完啊,他又加上了很多的东西...他的学问是越来越高啦。”
    “就那个总是在院落里驾车玩耍的小孩,如今都当上了秦王?”
    “是啊,听闻他现在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哈哈哈,我还想能跟他联姻来着...”,魏无忌咧嘴笑了起来,他看着廉颇,询问道:“您不如找个孙儿,跟他的女儿成婚,这样一来,您就要比他长一辈!”,廉颇不屑的看着他,“我就是不跟他联姻,我也是他的长辈。”
    “不过,我的儿子都死在了战场...,我的女儿,也在生育的过程之中死掉了...我只有一个孙儿,我这个孙儿由他的母亲抚养...”,廉颇说着,又喝了一口酒。
    “还是在马服的时日最好啊...括在秦国,您跟我在这里...对了,董成子他怎么样啊?”
    “董成子离开了赵国,说是要去游历各国...从那之后,便再也没有消息了,我想,大概是已经死了。”
    ........
    而在秦国的赵括,此刻也是得知了在赵国所发生的事情,得知廉颇因为不信任而离开赵国的时候,赵括感慨道:“赵偃,多么愚蠢的君王啊,胆敢毁掉自己的长城!而郭开这样的小人,我恨不得亲手将他掐死!”,当然,赵括的弟子们将这句话也记录了下来,这成为了后人评价赵国的这对君臣时可以采用的最好的资料。
    赵括如今的事情,就是继续在搞自己的试验田,以及在学室里教导弟子,很多原先跟随他的弟子们,如今都以及分布在天下各地,担任官吏,或者成为了学者,赵括所培养出的这些弟子们,并不在意权势,他们跟赵括一样,大多都是些忧国忧民的人,他们能仁慈,公正的对待百姓,能够严厉的反对贵族以及官吏们对百姓的迫害。
    因为如此,马服学派的学者们,成为了各国贵族都最厌恶的一群人,他们希望国君能让百姓过上好的日子,他们游说各国的君王,希望他们能施行仁义的制度,有些时候,他们也会坐在百姓之间,告诉他们很多的道理。他们向众人宣扬马服君的思想,又加上秦国的大力扶持,杂家的马服学派隐约有着成为显学的潜力。
    马服君的学说,在各地扎根发芽,虽说还没有结出果实来,可是影响力却与日俱增。马服君的学说,在对待其他学派的时候,也是显得非常温和,因为马服君觉得各家学派是可以相互扶持,一同发展的,故而,这些学者们,也不会表现出自己对其他学派的敌意。
    他们对君王宣讲仁政,对大臣们宣讲仁慈,对百姓们宣讲道德...他们不会嫌弃乡野里的官职,哪怕是在最底层的官职上,他们也会全力的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因为他们亲近庶民,故而马服学说在乡野反而是要更加的流行,几乎有马服学派的学者待过的地方的庶民,都能说上几句马服书里的内容。
    赵括坐在学室里,正在说着自己抄袭荀子的仁义之师学说,要是认真的去看赵括的学问,就可以发现,这家伙就是个抄袭者,他抄袭了孟子的重民思想,荀子的仁兵,孔子的仁政,墨子的节葬,以及未来的韩非子的大一统以及新圣,商鞅的法治,公孙龙的名实,展的重农,邹子的地理,庄子的自然,尸子的宇宙...这简直就是无耻的剽窃!
    “秦国的将军麃公进攻魏国的卷地,当地的百姓纷纷响应,站在道路上来迎接秦国的军队,而魏国的士卒则是闻风而降,完全不愿意继续抵抗,在平定了卷之后,秦国迅速派出官吏来安抚这里的百姓,铲除这里的奸贼,并且将他们的耕地分发给原先的百姓,并且施行了秦国的税赋制度,这让当地的百姓非常的开心,这就是我所说的仁义的军队!”
    赵括正在讲述着,忽然,有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抬起头,大笑了起来。
    他笑得很大声,直接打断了赵括,纷纷转过头来看向他,众人发现,这位只是有着低等的爵位,可是,他却是傲然的抬起头来,笑声里满是不屑。赵括打量着他,却没有开口,而坐在前方的嬴政,昌平君几个人,却是猛地就站起身来,尤其是昌平君,受已经放在了剑柄上,若不是秦国不允许私斗,只怕他已经要攻击这个人了。
    他笑了许久,这才停了下来,他摇着头,说道:“您说的完全不对啊。”
    “你怎么敢...”,昌平君就要下令抓捕此人,赵括却是制止了他,他这才好奇的看着面前这位年轻人,笑着询问道:“您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年轻人站起身来,先是朝着赵括俯身行礼,这才继续说道:“我所知道的道理是,仁义的军队并不如正义的战争,按着您所说的,禁士卒们残害百姓,不许他们烧毁耕地民居,不许杀害俘虏,当然,这些都是仁义的军队,可是如今秦国要用这样的仁义的军队来侵略其他的国家,无论您的军队有多仁义,这些想要保护自己国家的人,是一定会全力的抵抗的,这一点并不会改变。”
    “哦?请您继续说吧。”
    “我对战争总的看法是: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反对杀人越货的非正义战争,支持诛暴乱、禁不义的正义战争。秦国发动的战争,若是为了解救那里的百姓,为了诛杀在那里的暴君,那这就是正义的,可秦国的战争若只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为了得到土地,户籍而去作战,那这就是不正义的战争。”
    “大胆!!”,周围的几个弟子都有些忍不住了,他们说道:“一起将这个狂徒扭送到县官那里去!”,赵括还是制止了他们,赵括认真的说道:“你们为什么要生气呢?是因为他说了秦国侵略其他的国家吗?他说的只是自己心里的话,又有什么罪行呢?难道他所说的正义战争是不对的吗?”
    弟子们摇着头,又说道:“老师,只是因为他侮辱您的缘故啊。”
    赵括严肃的说道:“能够指出我的不足,能够反驳我的学问,这并非是侮辱,这才是对我的尊重啊,若是你们都不敢说出我的不足来,我就一定会被蒙蔽在荒谬的道理之中,这才是欺骗老师,侮辱老师的行为,而能够指正出不足,让我也能改进自己的错误,这怎么能说是侮辱呢?”
    赵括这才看向了这位年轻人,赵括说道:“您说的很对,我也是这样的看待战争,故而我希望秦国所进行的,也是正义的战争....您唤作什么名字呢?”
    “我唤作魏缭。”
    赵括一愣,似乎有些耳熟?魏缭却继续说道:“若是秦国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只是凭借着正义的战争,也是不行的,战争是讲究多个方面的,请允许我为您讲述我所知道的道理...进行战争的战略,有着道胜、威胜、力胜等三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取胜策略...只有掌握这三种办法,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他滔滔不绝的开始讲述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而此刻,就连昌平君,都是缓缓的放下了手,认真的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