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可惜宁夏从来都不心软,就看着他呜呜地哭。说实话,模样有点滑稽。她这个十五弟从小就被宠坏了,以前见到她别说叫皇姐了,一直都是喂来喂去,没礼貌还十分讨人厌。
现在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他倒晓得审时度势适时低头,忍下一时之气了。宁夏觉得有趣就多看了几眼,随后才叫人安排把他送走。送出皇城后找户普通人家收养,日后有怎样的造化全看他自己,是好是赖都与宁夏无关。
而那个与施媛厮混的郑姓太医同样没能保住性命。他家不算世家望族,但在皇城也是有头有脸的。郑家子嗣单薄,三代单传就这么一个儿子,都在为他相看亲事了就闹出这种事。
郑家父母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儿子竟然会与先皇的施嫔厮混在一起,可皇家不会拿这事开玩笑,说出来都是天大的丑闻。郑母知道这事时就晕了过去,郑父也是气得心气不顺。
只能说不幸中的万幸,新帝仁慈没有实行诛连,否则他们郑家上下没一个逃得脱的。至于施媛诞下的那个孩子,没人敢问被送到了哪里,郑家不敢,施家更不敢。
以为在皇权之争中站错队已经够倒霉了,施洪没想到还有更倒霉的。他一直引以为傲、能够为施家带来荣华富贵的女儿施媛,居然给先皇结结实实地戴了顶绿帽子。
这事原来是皇家秘辛,总要遮掩几分的。但宁夏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直接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让人写到了报纸上,让全黎国的百姓都知道了先皇这顶帽子有多绿,施嫔有多不检点。
死了后施媛还在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就连施家的其他人都受到了牵连。施家子女不止施媛一个,她死了倒干净,可苦了活着的兄弟姐妹。尤其是待字闺中的施家女,经受这一遭后已经没有什么名声可言,之前来提亲的人家纷纷取回了聘礼,放言娶个商户女也不愿让施家女过门。
施洪被后宅闹得头疼不已,以为事情最糟糕不过如此了,谁想还有更糟糕的在前头等着他。新帝择吉日登基,下的第一道圣旨是彻查当年叶楠通敌叛国一案。
作为此案的首告人,施洪没能躲过讯问。一开始他咬死了叶楠就是通敌叛国的罪人,别的什么都不愿意说。一用上刑,他没能熬过半柱香的时间就把自己知道的都招了。
顺藤摸瓜,当年经办此案的大臣无一幸免都落了网。他们叫嚷着自己冤枉,说处死叶楠一家都是受了先皇的旨意,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当年护国公功高盖主,在军中颇具威望、在民间也是深受百姓的爱戴。先皇疑其居心不良,想除之而后快,所以才设计使得护国公死在了战场上。追随他一道的好几个猛将同样在战场上死得悄无声息,连完整的尸骨都没能收捡回来。
叶楠因病未能一起上到战场,他满心期盼着那场战役的胜利,早早就备下好酒准备为护国公与其他几个兄弟接风洗尘。结果人没能等回来,等到的只有几具冰凉的棺材。
他无法相信护国公与几个好兄弟就这么去了,一直在查战场上发生了何事。凭护国公的用兵如神要赢得那场战役不难,何况还有几员猛将冲锋陷阵,怎么都不该这样悲凉地收场。
这一查还真让他查到了点东西,同时也引起了先皇的警觉。先皇怕叶楠不依不饶继续深入调查,要是查到护国公几人的死与他这个君主有关,传出去对他的统治非常不利。
就是这样的理由,先皇设计了叶楠的通敌叛国,将叶家满门都杀干净了。无论是施洪的首告还是当年主审此案的刑部、大理寺官员,全都是先皇的安排。
旧事被揭发出来,他们痛哭流涕地忏悔,说自己都是逼不得已的。要是不按照先皇的意思来办,死的就是他们了。他们不想死,就只能昧着良心做了先皇的刽子手,送叶家人去死。
说来这也是一桩令人心惊的皇室丑闻,重审叶楠一案的官员不敢擅断,请示宁夏要如何处理。宁夏莫名地看着几个脑门直滴汗的大臣,声线没有起伏:“律法怎么规定就怎么办。”
“那对外?”大臣低着头继续问。
“事实是什么样的,对外就怎么说,无需任何隐瞒。”宁夏叹了口气,幽幽道:“百姓有知情的权利,这黎国不仅是宁家的,也是所有黎国百姓的。他们总得知道自己国家与自己的君王发生了何事吧,这也是为了给枉死的人一个交代。”
皇室中出了宁夏这样一个奇葩,她不仅不遮丑,还巴不得把皇室的丑闻囔囔得全黎国无人不知。
于是这桩陈年旧案的内情登报后,黎国百姓又知道了先皇不做人,构陷忠良害死包括护国公在内的好几个大臣,就连叶楠将军一家也死在先皇的设计之下。
施洪几人叫喊着自己冤枉,然而没有人同情他们。事情做了就是做了,初衷是嫉妒或是身不由己其实并不重要。难道你想活,叶楠一家就该为了成全你活下去的意愿白白送死吗?
这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当年参与运作此案的朝臣没有逃脱制裁,都为自己做下的事付出了代价。主谋的施洪几人被判了斩首,家底全被抄了充入国库。其家人没入奴籍,发配到偏远边关实行劳作。
百姓拍手称快,叶家的冤屈得以洗刷,叶述恢复了本名,以叶家人的身份堂堂正正站在于朝堂之上。
第103章 3.25被炮灰的公主 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