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说着,她拿出布带子给顾巧巧量尺寸,顾巧巧摊开双臂方便刘婶儿测量。
刘婶儿一边丈量顾巧巧的臂长:“你这闺女养的好,不舍得嫁出去也是应该,自从接回来了,你们过得是啥好日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在家种了摇钱树呢”。
杨晓兰脸色微变,放下鸡食碗,走到刘婶儿身边看她给顾巧巧测量:“还请多费些心,巧巧祈雨节等着穿”。
刘婶儿收起布尺,拍胸脯道:“放心,一定做出来,不耽误巧巧参加祈雨节”。
祈雨节是姜家岩的大节日,一家老小都要出门,去村里最高的剑山上祭拜,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做各种仪式,村里未婚男女还可以借此机会相识,自由配对,女子一般都会带上自己做的吃食或者手绢荷包之类,若有相看好的,赠予男子,男子则随身带着香囊,塞给心仪的姑娘。
“那就多谢了”,杨晓兰笑呵呵地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小荷包递给刘婶儿,里面装的香料和碎银,是给她的辛苦钱。
刘婶儿客套几句,便把荷包收下,顺手拿起旁边凳子上的淡绿色云锦,夸赞说:“花样颜色都衬巧巧,袖口和领口再花些心思,保准她穿出来亮眼”。
杨晓兰送刘婶儿出门,回头对顾巧巧道:“你刘婶儿对你这么好,以后可得念着她的好”。
“那是自然”。
刘婶儿听得喜笑颜开,一边推辞喊“别送了”,出门离开姜益家。
第15章 姜家岩(7)
顾巧巧的娟花长裙做好时,姜家岩也进入了雷雨时节。
轰隆!
说话间,天际划过白色的闪电,紧接传来震耳欲聋的雷声。
顾巧巧撑着一把油伞,扯住准备上马车的杨晓兰:“雷打的这么厉害,明日再去吧”。
“吃药耽误不得”,姜益摆摆手,让顾巧巧快回屋。
姜学成披着蓑衣,退一步道:“爹,娘,我送你们去”。
“你们都在家待着”。姜益声音严肃了些,不容他们三个置喙。
“放心吧你们”,杨晓兰帮姜益把斗笠蓑衣系严实,两人都坐在车外边,姜家岩山路下雨湿滑,山上容易垮坡,两个人也好相互照应。
顾巧巧退了两步,不再阻拦:“那你们路上小心,慢点驾车”。
姜益正忙于抽马绳:“你们快回屋”。
杨晓兰一边叮嘱姜学成:“午饭做好了,在厨房,热一下就能吃,你把弟弟妹妹照顾好”。
姜学成“嗯”了一声,让她放心。
他们三个在屋檐下目送马车离开,遥遥往北边的鹿山驶去。
姜家夫妇出门取药,她觉得事情都不简单,也很好奇给自己开药的是谁,这个病又是怎么来的?几乎每月她都按时服药,所以自己的“疾病”真假无从探知,自然也不敢以身试险。
三个吃完饭,姜学成简单归拢了一下碗筷就出门了,姜学君本是要去书房念书,见顾巧巧在屋檐下听雨,跑到她身边扭捏了半天,也不准她睡回笼觉。
顾巧巧困意来袭,无奈道:“要不你也去睡一觉,再写功课。”
姜学君对顾巧巧撒娇:“不行,阿姐陪我读会儿书吧,大哥回来要检查”。
顾巧巧困得眼皮直往下掉:“一个人读书才能静心”。
“一个人容易困,阿姐在旁边我就没瞌睡”。
“我看你挨顿打才会没瞌睡!”
忽地,院子大门被推开,姜学成站在外面,鞋都打湿了,腋下夹着一个书袋子。
顾巧巧站起身:“大哥怎么回来了?”
“掉了本书”,姜学成一边大步跨入雨中,穿过院中新嫩的芭蕉叶,往走廊上的姜学君走去。
“滚进去读书!”
姜学君飞快钻进书房。
这么一搞,顾巧巧再无心思赏雨打瞌小憩,起身回自己房间看了会儿书,窗外雨声渐浓,干脆扔了书闭目养神。
来姜家岩这么久,她并未看到一丝成为刺客的契机,心上像压了块石头,久久不得疏解。
她翻了个身,半天一点睡意都没酝酿,干脆起床往书房去。
书房里。
姜学君这会儿正趴在书桌上呼呼大睡,姜益回来要考问他的那本《礼记》也被垫在手臂下,沾了一长条水渍。
顾巧巧进屋都没把他吵醒,她笑了笑,轻手轻脚走到书架前,抽出万卷堂刻印的《礼记》。
“学君,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是何意?”
姜学君一个踉跄从桌上站起来,脸上写满惊愕仓皇:“儿子再想一下!”
“哈哈哈哈”。顾巧巧用书掩嘴狂笑。
姜学君瞌睡醒去大半,半晌眼睛才聚焦,看清书架旁站的是谁后,大声哭丧道:“阿姐,你吓死我了!”
“哈哈哈哈”,顾巧巧看他嘴角来不及擦的口水,忍不住弯腰又笑:“叫你偷懒”。
姜学君惊魂未定坐回椅子:“我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阿爹非要逼我读书”。
她非常明白姜学君此刻的心情,读书的时候,她不喜欢数学课,虽然语文、英语和历史成绩好,但爸妈总强迫她学数学。
但她似乎又有些理解父母,现在作为姐姐和表率,明面上无法认同姜学君此刻的话。
“认真学学,也许就会了”,顾巧巧把书页翻到背面,万卷堂版本的《礼记》很周到,背后有注解。她瞧了两眼,把书塞回原处:“这句话是说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