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71页

      休息一晚,养足精神再写必然有更好的效果。
    如此,他趁着还剩最后一段烛光,收拾好桌面和考篮,依旧是将答题卷和草稿纸贴身收藏,随后拼凑出一张木板床,取出那张事先准备好的小毯充作床垫,脱了外衣折叠起来当枕头,也不管现在是什么时辰,倒头便睡。
    到了第二日清晨,照旧是早上六时贡院那边发出可以交卷的信号,全部的考官照例成队从小门进来接受考生交卷,不过今天和第一场的那天却是不同了。
    第一场刚一宣布结束便有考生交卷,人数虽然不多,但也有百来之数,文靖安就在其中,今天考官们转了好几圈也是无人交卷,考官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他们也知道五道五经文题量大,便象征性走了一番,仍是没有动静,他们便自行离开考舍,到明远楼那边复命去了。
    文靖安也不能第一时间交卷了,简单吃了两口东西之后,铺陈纸笔,继续答题。
    最后一道题果然出自《春秋》。
    出人意料的是,最后一道题不是截搭,也是引述《春秋》原文,但这道题的难度绝对是文靖安遇到的最难的考题。
    题曰:“十有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
    就这一句话,没有任何提示。
    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是:(鲁成公)十三年春季,晋厉公派遣郤犫来鲁国请求援兵。
    从题干表面来看,考生只能得到一句陈述句,除了写鲁成公十三年春季发生的这件事,考生不能得出任何信息,严格来说,这题目都不能算是考题,至少表面看起来一点也不像。
    文靖安一时间也是一头雾水,一般来说,无论四书文还是五经文都带着议论文的属性,因为八股文本身就是为了表达观点所用(虽然不是自己的观点而是圣人的观点),现在考题是一句陈述句,难道要改写记叙文?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文靖安写了这么多年八股文,就没有跟记叙文沾边过,况且这是朝廷乡试,云州考官再独掌大权也不敢“敢为天下先”破坏科举场多年形成的规矩 ,要是被考生联名上书弹劾他们乱出题,事情闹到京城去,考官被杀头的先例不是没有。
    那如果不是记叙文又能是什么呢?
    文靖安看着这道题目进入冥思苦想的模式,可良久始终不能参透出题者的意图。
    幸运的是他以前做过从《春秋》出题的八股文,还是有一点解题思路的。
    《春秋》来源于鲁国的史官纪录,史官们将当时各国的大事件,以鲁国国君在位的年号排序,按照年月日的时间进程纪录下来,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后来经过孔子亲自修订整理正式成书,因此《春秋》也叫《孔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
    看过这部经典的人都知道,光看《春秋》原文就是一些事件的记叙,比如某国打了败仗,某国君薨了,某国与某国结盟等等,完全没有任何议论成分。
    但考生一定要照着议论文方向去写,这是毫无疑问的,可议论什么呢?
    回到考试最开始来分析。
    第一道题考的是“求贤”。
    第二道题是“刑罚”。
    第三道题是“宽恕”。
    第四道题是“孝道”。
    由此推测,第五道题也应该是有一个主题。
    现在的难点就变成了如何从题目揪出这个主题。
    第98章 解题 豁然开朗所向披靡
    那么文靖安就要开始着手寻找这个主题。
    《春秋》这本书,抛开它记载史料的价值,单从语言、文采和情韵等方面来说,它跟《史记》、《汉书》等史书相比是有差距的,它就是单纯的事件记述,语言平淡,缺失旨趣,可为什么它能成为儒家经典?科举考试里边也唯独将它作为考试教材?
    第一个原因当然跟孔子亲手编订有直接关系,尊师重道,儒家正统嘛。
    但另外的原因也不可忽略。
    《春秋》自成书以后至今,它不是单独作为一本书存在的,而是形成了一个系统,历史上有许多对《春秋》做注释的经典,其中左氏、公羊和谷梁三家最为著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
    这三本书都对《春秋》加以注释,就好像朱熹为了注释四书所写的《四书章句集注》一样。
    那么文靖安从题目原句中找不到突破口,能不能从原文的注释中寻找主题?
    至少从目前来看,这是唯一的突破口。
    对于题目“十有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这句话,春秋分别如何解释?
    《公羊传》没有注释。
    《谷梁传》简单注释:乞,重辞也。古之人重师,故以乞言之也。
    《左氏传》详细注释。
    十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将事不敬。孟献子曰:“郤氏其亡乎!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郤子无基。且先君之嗣卿也,受命以求师,将社稷是卫,而惰,弃君命也。不亡何为?”
    可以看到,《左氏传》将《春秋》原本一句简单的话做了大量的补充,将“鲁成公十三年春季,晋厉公派遣郤犫(xì chōu)来鲁国请求援兵”,拓展成了一个含有警示意义的大段落。
    译成白话文如下:
    十三年春季,晋厉公派遣郤犫来鲁国请求援兵,(郤犫)处理事情态度傲慢。孟献子说:“郤氏恐怕要灭亡了吧!礼仪,是身体的躯干;恭敬,是身体的基础。郤子却没有基础。而且作为先君的嗣卿,接受命令而来请求出兵,想保卫国家,但却怠惰,这是不顾国君的命令,不灭亡还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