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文靖安脑补那个郤犫到了鲁国朝堂应该是这么说的:“你们借不借?不借就弄你!”
在孔子的眼里,春秋礼崩乐坏,他作为鲁国人,于公于私都看不起郤犫这类自以为是不讲礼数之流,左丘明是孔子的知音,他写《左传》注释孔子的《春秋》,两人一定心意相通。
故此,郤犫的灭亡是因为他这人太狂了,自恃大国之臣而不讲礼节!
想到这一层,文靖安豁然开朗,有种冲出迷障的惊喜,这一刻,仿佛他与考官也成了知音!
关键是想到礼节这一层之后,他陡然记起了至关重要的一句话!
将事不敬!
十三年春,晋侯使郤锜来乞师——将事不敬!
左丘明后面的注释他背不出来,但“不敬”这两个字已然足够,直接印证了他前面全部的猜想!
至此,他正式把第五道题的主题定为“礼仪”二字!
如获至宝,他把礼仪两个字圈出来,压住内心激动,将剩下的空白草稿纸都取出来,忠孝仁义礼智信是他和陈崇章、林宁宴等人的必练题,他也不用打腹稿,直接动笔。
被堵住太久的地方一旦通畅了,那就有种所向披靡的畅快感。
他原本想到的是中午十二时开始选题动笔,如今到了中午十二时,他已经把最后一篇的答案全部誊抄到了答题卷上,不过写到这时他早已经冷静下来了,放下笔,回过头,将全部五篇文章都仔细检查一遍。
到了下午一时,明远楼那边钟声再次响起,监考官如期进入考舍接受考生交卷。
这一次,文靖安带着考卷和草稿纸跟了上去。
第99章 完成 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交卷也是原先的那套流程,受卷官核对、弥封官糊名、书吏发放“准出”竹牌。
文靖安回到考舍收拾东西,路上特意瞧了一眼,发现其他考舍基本都坐着人,这个点能交卷的考生仍是比较少的,那就意味着很多考生都被难住了。
文靖安自己是轻松了,但他心里还是没有完全放松,他在想陈崇章的情况。
出于对陈崇章的了解,第一场文靖安知道陈崇章没问题,这一场可就难说了。
不过这里是考场,他多想也没用,只求陈崇章能顺利渡过这一关,他迅速收拾好了考篮,从甬道走到主干道,往大门方向走去,和前面已经交卷的考生一起排队等候贡院开门。
贡院上午是两个小时开一次门,过了中午十二时之后就变成了半个时辰开一次门,文靖安也不用多等,下午一点贡院大门再次打开,在考官的监视下,胥吏维持秩序,将考生一个个放离考场。
文靖安出了大门,果然看见文妙安在老地方等他,这次文妙安就没有站在石狮子上打招呼了,而是背靠石狮子蹲在地上,一边数蚂蚁一边百无聊赖地等,文靖安走近时她才有所警觉,抬起头看见是文靖安,瞬间喜笑颜开,跳起来说道:“小哥哥,你出来啦。”
文靖安:“嗯,这次的题目不一样,多花了些时间。”
文妙安:“我就知道!第一次开门的时候根本没人出来,后面几次开门也没几个人。”
文靖安:“你一大早就来了?那你等很久了,饿么?我先带你去吃点东西?”
文妙安:“我不饿,你要吃吗?我陪你去。”
文靖安笑了笑:“我也不饿——”
指了指上次他们坐等陈崇章出场的那个石阶,继续说道:“我们到哪儿坐着等吧,等崇章出来再说。”
文妙安点了点头,坐下时小心翼翼问道:“这次真的很难吗?”
文靖安:“这次一共考五道题,都是五经文,一道比一道难,最后一道题……”
他将题目和自己的解题思路详细说了一遍,文妙安读过四书五经,算是半个圈内人,听文靖安说罢,感慨道:“原来是这样啊!那考官可真会为难人!还好小哥哥你够聪明,你说万一要是没看过《春秋》注释,那不直接完了吗?”
文靖安:“所以科举既讲实力也讲运气,如果有人刚好看过《左传》那一段又明确记得内容,最后一道难题也就不难了。”
文妙安:“那崇章表哥一定也能想到答案的吧?”
这个文靖安没法确定便不给答案,只说:“他应该快出来了,我们再等等。”
文妙安知道他的意思,也就不多问下去,把话题扯开,继续边聊边等。
这次等得相对久了一些,贡院再次开门时仍没有陈崇章的影子,一直等到下午三时,出来的考生一下子增多,看样子不会少于上千之数,文靖安两人往人群中看去,还不待他们仔细搜索,陈崇章便从里边冲出来,远远地跟他们招手示意。
他跑到文靖安和文妙安面前,气喘吁吁,不说二话,直接问文靖安:“最后一道考的是不是礼?不考题目本身,考的是《左传》里的注释?”
文靖安笑道:“我是这么想的。”
陈崇章重重拍了一下手掌,欣喜道:“我就知道!我压中了!”
说罢又重重吐了一口气,如释重负,继续说道:“我原本一头雾水,好不容易想到从注释入手,但又死活想不起来注释写的是什么,从早上开始就一直想,看别人不断交卷我不断发慌,想着要是到了未时(13:00)我还没起色,那就抓阄随便写一篇上去,死马当作活马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