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66页

      林宁宴:“你和崇章心肠都太好了,这种事得交给世心兄来办。”
    凌世心道:“一定尽力。”
    这时,轮船开始鸣笛,示意即将收锚开船,那边已经有人陆续走上舷梯。
    他们这边也就不多说其他了,文靖安道:“后面书信联系,我们也登船吧。”
    周洵三人起步相送,文靖安转身往登船口方向走,林宁宴问他:“怎么没看见妙安来?”
    文靖安:“昨天她回国子监了,我让她先留在京城,等这边的事处理完再来江州。”
    林宁宴略一想便了然道:“为严素光的事?”
    文靖安点头不语,前边的人都已上了船,就剩他们三个,林宁宴和崔琰先上船,文靖安在舷梯口回头看了一眼,周洵等人留在渡口边站了一排,跟他们挥手作别。
    文靖安看了看京城的方向,深呼吸一口气,便也转身登船。
    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一道鲜红的身影下了马从周洵等人中间疾速穿过,直接奔向文靖安,她喊道:“小哥哥,等一下!”
    文靖安前脚已经踏上舷梯,后脚硬生生停下来,转头回望,文妙安急冲冲跑过来,顾不得气喘吁吁,凑到他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他大惊失色,问道:“真的?!”
    文妙安:“千真万确!就一个时辰之前的事!”
    文靖安快速思索,当机立断道:“宁宴,你们先走,我后面再乘船过去!”
    就算林宁宴再了解文靖安一时间也云里雾里,问道:“什么事?”
    下边的文靖安已经拉着文妙安走了,只回了一句:“我再写信告诉你!”
    林宁宴:“……”
    轮船发出起航的汽笛声,船工一起拉动缆绳将舷梯收起,码头的工作人员开始驱散靠近轮船的无关人等,周洵和陈崇章等人眼看着船就要开了,文靖安却忽然跟文妙安跑了,全都是一头雾水,正疑惑时,文靖安跑到他们面前,说道:“周大哥,你的马借给我。”
    周洵:“好,但你……”
    文妙安已经推开他们让出一条人行道,她和文靖安便各自上了马,快速奔向京城,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两人策马狂奔,文靖安赶紧问文妙安:“你怎么知道的?!”
    文妙安:“国子监有两个姓严的,他们是严家旁支,家里还没有受到牵扯,今天早上他们来国子监的时候跟我说的,严家那些人为了自保,把严素光卖了!”
    说完她就忍不住大骂道:“一群白眼狼!王八蛋!畜生!”
    文靖安无言以对,最最坏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偏偏是在节骨眼上!
    原来,温仪良把严府围起来之后,对严家那些人威逼利诱,没了严同的庇护,他们又自废武功疏远严素光,如此一来这些人哪里是温仪良的对手?稍微用点手段便将这些人哄得团团转,很快便狗咬狗起来,自家人互相撕扯,儿子告老子,老子打儿子,这些人自寻死路也就罢了,最后还偏偏连累了严素光!
    严素光的大伯,也就是严同的长子,被他的儿子严世光揭露贪污舞弊、卖官鬻爵的罪状之后被温仪良的人抓入诏狱大牢,这厮遭受不住刑罚和诱惑,为了脱罪学他儿子状告老子,把严同生前的“罪状”全都抖漏了出来,其中特别提到一条“欺君之罪”,他亲口向温仪良承认严素光是女子之身!
    也怪严同千算万算,始终跳不出时代的局限性,他心底里还是认为严素光这个女子不足以传家,因此特意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长子,料想有朝一日他这个废物儿子无法节制严素光,便用这个秘密做筹码要挟,却没想到他死后不过一个多月,他儿子非但告了他的罪,还把严家这个最大的秘密如此儿戏地告诉了温仪良!
    若严同真地下有知,他现在棺材板都得翘起来。
    文靖安虽不知道这里面的详细过程,文妙安只跟他说了严素光暴露身份,今天早上被押入了诏狱大牢,但仅仅知道这一点已经足够了,因为跟其他一切“罪状”比较起来,这一条已经宣判了严素光的死罪。
    别忘了,这个大盛朝还是坚持“四书五经,天地君亲”主宰的“道统”,在朝廷的法理之中,严素光女扮男装忝列庙堂,犯的就是株连大罪,死罪不可免,活罪也不能逃。
    文靖安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宁可抛弃去江州的船也要留下来。
    其他一切都不必计较,现在已经到了考虑怎么救严素光的时候。
    文妙安问他:“小哥哥,接下来怎么办?”
    文靖安:“先回去取东西,然后去找温仪良。”
    文妙安再不多问,主动跑到文靖安面前给他开路,文靖安回去把严同交给他的“罪证”全部取出,然后换了身官服拿上自己的腰牌,直接往皇宫的方向跑,这时候温仪良应该在中书省办差。
    中书衙门位于六部衙门之前,距离宫城最近,是真正的天子脚下,部分护卫直接是宫里的禁军,戒备森严自不必说,文靖安亮明身份,好歹他是探花郎,现在又是东宫太子萧慈祐的能臣干将,温仪良手底下的侍官不敢怠慢,主动进去通传。
    不多时,代丞相温仪良给了他见面的机会。
    对于温仪良这位代丞相,文靖安几乎没有印象,他上朝次数不多,之前都把注意力放在元景帝和严同这些人身上,这次随着侍官进入中书衙门,七转八折,最后来到一处偏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