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72页

      两人走在园子里,红梅掩映间眉眼间俱是情意,不远处的亭子里,徐胭儿怔怔看着,尤其是看到秦绍眉眼间柔色时,有些恍惚。
    她和秦绍自小定亲,从小她就知道自己未婚夫文武双全,还是国公府世子。当然了,以前她不觉得国公府世子有什么了不起,她大哥不也是世子么?
    秦绍待人都是冷冷淡淡的,两人以前也在别家宴会上见过,一开始,她也不是那么厌恶他的,但是从何时开始……她不喜欢他了呢?
    看着他眉眼中的柔情,她有些妒意,是不是谁是他的妻子,他都会这样?
    那这份柔情,本该就是她的!想到这里,她缓步过去,走到两人身后,放柔声音,“世子?”
    矫柔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楚云梨回身就看到一身大红斗篷的徐胭儿,斗篷边的白毛衬得她肌肤莹白如玉,比那树枝上晶莹的冰柱还要剔透几分。
    “有事?”秦绍语气冷淡,看向边上的福来,沉声问,“不是说梅苑中没有人?”
    第158章 代嫁丫鬟十
    他神情不悦,略带着几分嫌弃。但握着楚云梨的手却没分开,显然这份不悦只是对着她来的。
    徐胭儿面色苍白了些,退后两步,颇有些狼狈道,“无事,只是刚好遇上,我这就走。”
    她转身,带着丫鬟飞快离开了。
    楚云梨冷眼看着她的背影,可能徐胭儿自己都没发现,方才她对着秦绍时,眼神里带着期待。
    期待什么?
    楚云梨垂下眼,看着自己握着自己手的那只大手,抬眼对上他满是柔情的眼神,忍不住笑了,这是她的,谁也抢不走。
    “走吧,那边的更好看。”那边跑走,对于秦绍丝毫影响都无,带着她继续往前,在雪地中留下一串串脚印。
    天气愈发寒冷,郊外的灾民越来越多,各家的粥最近都加了量,就是舍不得粮食的,粥也比以前稀了许多。
    那一次郊外暴动,其实灾民并没有闹事,而是秦绍身边的人出了问题,那次之后,秦绍狠狠罚了那人,全家都赶出了京城去。但是如今,郊外的灾民越来越多,很难说不会来一次真正的暴动。
    这个时候,安平公主给各家发了帖子,请各家夫人去公主府赏梅,顺便给郊外的灾民募捐。
    安平公主是当今皇上的长女,是皇后所出,素日里很是得宠,她邀请赏梅,无论是谁,公主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去的人非富即贵。但凡是有心人,都会想办法要一张帖子上门。万一家中女儿被勋贵夫人看中……做个庶子媳妇,或者是纳为妾室,无论哪种都有了攀上的可能。
    理国公府自然有帖子,这些日子可把徐胭儿憋坏了,在府中吃穿不便也就罢了,关键是想要出府还得问过姚氏,十次有九次都被拒了的。就是回娘家,也只得一个月一回。
    所以,听到消息的徐胭儿顿时就坐不住了,翌日侍奉姚氏用膳时,忍不住道,“母亲,安平公主的贴子,您能带我去吗?”
    “你想去?”姚氏反问。
    徐胭儿当然想去,这种时候,她娘定安伯夫人肯定也在,再有,留在家中她都憋坏了。最近她老觉得烦躁不已,特别想出门散心。
    姚氏上下打量她一番,笑道,“那就去吧。”
    “谢谢母亲。”徐胭儿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
    对于出门,以前徐胭儿那是想出就出,想进就进,现在听到能出门都能高兴成这样,可见这人,无论什么都能养成习惯。
    等到了那日,一大早,姚氏就带着两个儿媳妇上了马车,“不是我不让你们分开坐,而是公主府门口特别挤,我们一个马车,到时候不需要那么麻烦。”
    楚云梨无所谓,徐胭儿表示了解。
    安平公主府当初修建的时候是比着亲王府来的,占地极大,位置也好,在离皇宫很近的地方。哪怕她们早上就出门,等到了公主府中已经到了午时,京城中所有勋贵夫人基本上都到了,园子里最多的,还是年轻的小姑娘。
    几辈子下来,楚云梨哪怕不喜欢这样的场合,也能应付自如。倒还闲适,姚氏在那边和她娘家嫂嫂低声说话,徐胭儿早已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楚云梨自己,则找了个清净的地方坐了。
    刚刚坐下,就听到的两个姑娘叽叽喳喳议论,“徐胭儿她也来了,也好意思的。”
    “是啊,二表哥都跟我说了。是她自己纠缠不清,还为了二表哥逃婚,谁要她逃了?”一个有些熟悉的年轻女子声音愤愤不平,“如此一来,二表哥要是不娶她,她去了庙中青灯古佛,岂不是无情无义?”
    “二公子是个好人,就是可惜了你。”一开始那个声音再次传来。
    “我能怎么办?”姚柔婉叹息,又恨恨道,“所以我说她是灾星,谁沾谁倒霉,我母亲带我来就是为了给我找……我是真不想嫁。”
    “那你总不能去做妾呀!”
    好半晌,姚柔婉的声音才悠悠传来,“如果二表哥去求,其实我……是愿意的。”
    楚云梨本来在喝茶,听到这里差点一口茶水喷出,该赞一句秦启逸魅力大么?
    午后的时候,安平公主府的宴会开始,饭菜都上了桌,安平公主才从后殿慢悠悠走出,一身宫装威严,脸上神情还算亲和,笑着道,“今日请大家来,一是为了赏梅,二嘛,只是为了城外的灾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