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95页

      看得出来,这辈子没有余粮换聘礼,余家没借到银子,张氏这是着急了。
    又过两天,有媒人上门,这一回是来给余光宗提亲的。
    别看余光宗已经十七,家中却从未提及过他的亲事。都想着等他考中秀才之后再定。说白了,就是觉得余家如今触及到的这些姑娘都配不上他!
    媒人说的是镇上知味楼的次女,知味楼的东家姓杨,这说是次女,其实是他和丫头所生。所以,余家想都没想直接就拒绝了这亲事。
    这一日夜里,外面雷声轰鸣,没多久就下起了大雨。余粮有些担忧,“娘,要是明天还下雨怎么办?”
    楚云梨想了想,“等雨小了咱们再去。”
    余粮忧心忡忡,楚云梨想了想,“咱们还是得搬去镇上,有个铺子就不怕了。”
    早上起来雨势不见小,别说三姐妹,就是余成富都颇为担忧,“这怎么办?要是有马车就好了……”
    说到马车,雨中还真有马车过来,车夫裹着蓑衣看不清脸,到了余家门口马车就停了下来。
    车上下来的,赫然就是前两天来过的媒人。
    张氏正站在屋檐下看雨,看到媒人进来,忙道,“大娘怎地冒雨前来?这婚事我们家已经回绝了呀。”
    媒人接过她递的帕子擦脸,笑呵呵往楚云梨这边来,“妹子,大喜大喜呀!”
    楚云梨很意外。
    媒人近前,拉了楚云梨到一旁,压低声音道,“镇上的知味楼你知不知道?他们家的大少爷托我来跟你提亲,想求你们家大妮子,知味楼可是咱们镇上最好的酒楼,大少爷年轻有为,长相俊秀,和你们家大妮子正好般配,可不就是顶顶的大喜事吗?”
    本来家中三姐妹确实要说亲,要是遇上合适的,楚云梨也不拦着。可听到知味楼,她眉眼冷淡下来,再听到大少爷,顿时眉心皱起,眼中已然有了冷意,“大少爷二十多岁,已经有了妻室,你莫不是诓我?”
    边上本来有些羞涩的余粮听到这里瞬间白了脸。
    媒人一怔,没想到一个村里的妇人居然还知道这些,解释道,“就是做妾也……”
    楚云梨拎起扫帚就打,“滚!”
    第738章 三个闺女的娘十三
    农家小院的屋檐本就不大,媒人没地方躲,扫帚来势汹汹,无奈之下,她只得避到了雨中。
    楚云梨余怒未消,捡起屋檐下的凳子和柴火都丢了出去,“丧了良心的,什么媒你都牵,把好好的闺女说去给人做妾,好意思上门吗?老娘是没养狗,要不然非撵你滚出去不可!”
    媒人在雨中跳着躲避,“我是好心好意……”话没说完,脸上挨了一柴火,立即惨叫一声。
    媒人本来还想要让张氏帮着说说话,脸上疼痛传来,也顾不得了,捂着脸上了马车,在一片飞舞的柴火中迅速离开。
    张氏目瞪口呆,“弟妹,你怎么能把媒人赶走?”
    楚云梨赶的不是媒人,是众人蠢蠢欲动的心,最近这些人都看到她酱肉卖钱了,可有不少人暗地里打着余粮的主意。知味楼是第一个,可不是最后一个,这一回把媒人打走,就是要让众人看看,余老三家的闺女不好提,不合适了人家可是要抓扫帚打人的!
    这些就没必要给张氏解释了,楚云梨丢下扫帚回房。没多久,外头又来了人。
    是李奉喜的二弟和三弟,这还是楚云梨来了之后第一回 见他们。
    记忆中姐弟感情不错,后来渐渐就不好了,最大的原因其实还是在李奉喜身上,以前没分家,她回娘家的礼物都小气得很,弟媳妇又不是弟弟,久而久之关系就淡薄了。
    二弟李奉椿进门就问,“姐,听说你家酱肉的味道不错?”
    三弟李奉树看了看卤好的肉,笑着道,“闻着就香,难怪生意越来越好。”
    见两人脸上都是欣喜,楚云梨笑着问,“今日怎么得空过来?”
    李奉树看了看外头渐小的雨势,“下雨了嘛,听说你还没去镇上,我和二哥就过来看看。”
    李奉椿接过话头,“本来听说你分家后我就想过来的,不过又听说你们忙,所以就一直没来。无论分不分,只要你过得好我们就放心了。”
    兄弟两人见雨停了,还非要帮她送去镇上,又帮着卖了一会儿才离开。
    下雨了影响生意,母女两人下午才卖完。最近楚云梨都在打听镇上的铺子,她想要买一间大点的,住得下一家人,还得有地方卤肉,也就是说,要一个大厨房。
    寻摸了一圈都没找到合适的,楚云梨也不着急,带着余粮去了卖调料的铺子,打算再包一些。
    卖调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人都唤她青大娘,慈眉善目的,为人不错。笑眯眯帮她称好之后,压低声音道,“最近有人跟我打听你买的调料,你那酱肉,滋味可真不错,你自己要多个心眼。”
    这是好心提醒,楚云梨含笑谢过。
    刚出门就看到隔壁贴出了转卖铺子的告示,她立即掉头跟青大娘打听,“隔壁怎么回事?”
    青大娘眼睛一亮,“是了,你生意那么好,天天搬来搬去麻烦,还是有个铺子最好。隔壁就很合适……”她压低声音,“隔壁这家四个儿子,还全都娶妻生子。后头住不下,这他们铺子里的粮种也不好卖,于是都合计着卖了铺子多买地,回村里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