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他注意到在关门之后,门把手没有被转动过,说明里面的确没有锁门,但是外面的人也确实怎么样都打不开门。
据小报报道,保安当时没有钥匙,而是被催促得不耐烦,才随便掏了钥匙出来糊弄大伙,插进去一拧,没成想这一下还真把门给拧开了。
程星时这时候监控里人头攒动,程星时关掉倍速,从保安推开门开始,到一群人呼啦一下冲出来散开这段,认真地看了一遍。
他又看了第二遍,在人群冲出来的某一刻,点了暂停键。
程星时默数过进门的人数,是18个人,门外堵着的人则更多,而因看到厕所内杀人现场受惊,慌慌张张跑出来的,是19个人。
多出来的那一个,原本并不在厕所门外的那些人之中。
他就是杀人凶手。
暂停的画面非常模糊,因为他们受惊之后,跑出去的速度很快,不论怎么暂停,都抓不到这个人的正脸,再加上从模糊的画面中可以看到,这个人还戴了黑色鸭舌帽和黑口罩,完全掩盖住了面部特征,他当时挤在人堆里,身体特征也被周围的人给挡住了,但是程星时还是能注意到,他肩膀上有一条颜色稍有不同的带子,应该是背着单肩包。
凶手趁乱装作受惊人群的一员,成功逃离了现场,无辜的看客们都成了他的掩护。
人处在惊吓的状态之中,不仅很难去关注一些细节,还特别容易记忆混乱,所以当时没有谁注意到这名可疑男子,其实是很正常的。
程星时略想了想,又在网上搜索了最近的报道,找到一张案发现场厕所窗子的图片。
厕所的窗外是一片绿地,有花草树木掩映,通过窗子碎裂的玻璃渣落在室外,这家媒体判断,凶手当时砸碎了窗户,顺着窗户逃走了。
不止这家媒体,很多人都是这样猜测,包括小报采访到的一位当事人,他说在现场听到了玻璃碎裂的声音,一定是凶手砸窗逃走的声音,但还有人和他说的话相反,说根本什么声音都没听到。
这两人所说,程星时都不打算轻易取信,因为人不仅在受惊时容易记忆不准,人还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记忆,记忆本身也会发生偏差。
对于同一件事,即使没有外界影响因素的作用,几天之后、几个月之后、几年之后,人对这件事的记忆和复述也许会完全不同。
监控录像则骗不了人,窗子不是逃离的出口,堂而皇之的厕所正门才是。
至于被破坏掉的窗子,应该是凶手的入口。
至于玻璃渣全部碎在室外地面,可以推测,其实是当时室内有人砸碎了窗,放凶手进来。
放凶手进来的人,也许是顾嘉羽,也许,是顾希岚本人,这两种说法也对应着两个不同的故事版本。
总而言之,在看完一遍监控内容之后,顾嘉羽的犯罪嫌疑无法彻底排除。
他虽然坦坦荡荡进门,坦坦荡荡出来,但他也许是杀人者的帮凶,当然也有可能是清白的。
如果去相信其中一位当事人的话,也许事实还可以是这样的,顾嘉羽或者顾希岚从室内拉开了窗,注意他们并没有去砸窗,他们中的某人放凶手进来,凶手杀完人之后,为了制造出通过窗子逃跑的假象,自己动手砸碎了窗子,然后继续躲在屋内。
不管怎样,都是为了制造出沿窗逃跑的假象,如果是拉开窗子放凶手进来这种情况,警察应该可以在窗子上提取到顾嘉羽或者顾希岚的指纹。
如果有顾嘉羽的指纹,则说明顾嘉羽和凶手是一伙的,如果提取到了顾希岚的指纹,那么顾希岚很有可能与凶手认识。
到底是砸窗放凶手进来,还是拉窗,案发现场根本不在程星时的接触范围之内,他没有任何办法去调查这个,这条线索是完全由警察掌握的。
而门打不开的细节,其实很好猜,因为程星时发现他的那些侦探工具里,就有一样工具可以发挥这种作用,就是阻门器。
市面上销售的阻门器一般都只有巴掌大小,装进单肩包里毫无压力,使用时只要把一端插进门底缝隙内,再拧紧就好。
这东西少说可以承受住400多斤的外力,除非把门给劈开,否则基本打不开门。凶手在作案时使用阻门器,一个原因是可以防止门锁不牢,外界有人突然闯入,导致作案失败。
另一个原因则是,如果他事前在屋里锁住门,事后必然要在屋里再开一次门,门外的所有人都会注意到,门把手被拧动了,这样就是在直接告诉围观者,凶手此刻还在屋里,那么当人群挤进屋子里时,一定会有人率先寻找那个锁门的人,凶手的处境会很不妙。
而凶手使用阻门器,当人群聚拢过来时,再伺机悄悄撤掉阻门器,往门后一躲,最后随着人群跑掉,就能规避很大一部分的风险。
大致捋出了案子的几个关键点,程星时又回到了刚才的问题上去,顾嘉羽的作案嫌疑到底大不大。
如果凶手是顾希岚放进来的,他和顾希岚会是什么关系。被害人的人际关系一项,程星时早就交予助理在调查,她的前任都有不在场证明,她的亲人关系还在调查中,暂时没有挖掘出可疑的对象,可如果有人的不在场证明,是伪造的呢?
如果真的是顾嘉羽在操控这一切,他的作案动机又是什么?
程星时拿过调查文件,翻开顾嘉羽那几页信息表,再次了解一下他的个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