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页
黎成志他们找姜芷芸之前是同黎老太商量了的,黎老太赞成他们这样安排。
黎家既然已经分家,那兄弟之间就不再是一家人,虽然他们两兄弟感情好,但是这种和利益钱财有关的事一定要分清楚,老三媳妇出了点子,如果大房手上有钱,黎老太觉得给她点子费就够了,但是大房手上现在没钱,那就必须给分红,这样兄弟情分才能长长久久。
借着这个事,黎老太教育了黎成志两口子一通为人处世的道理。
姜芷芸不接受,黎成志就搬出黎老太的话,说他们给份子就像是当初分家之后,黎成石为了让姜芷云和黎明瑾继续同大房一起吃饭,给那五百文的吃食费一样。
不是说姜芷云和黎明瑾两人真的一个月除了粮食之外还会吃五百文的东西,而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能忽略了钱以外的东西,出点子要费神,不是每个人都能随随便便一拍脑袋想出来一个。
黎老太的话有道理,不过姜芷芸还是觉得她就动了动嘴皮子,其他什么都不做就拿份子钱有些过分。
姜芷芸想了想,进屋取出十两银子:“大哥,大嫂,这样吧,我再拿十两银子投入高汤米线的买卖。”
投入银子,相当于这个高汤米线的本钱,这样以后拿大哥大嫂给的分红,姜芷芸不会觉得特别过意不去。
算计了一下,黎成志推回去一颗五两的银锭:“三弟妹,十两银子太多了,五两足以。”
见姜芷芸似乎认为五两银子少了,黎成志继续说:“三弟妹,你先听我说,既然咱们两家准备一起做买卖,那就要把账目算清楚。”
“今天我去了趟县城,把沙锅和木推车、木桌、木凳这些预定了,一共要用四两银子,后期要去府城买米线,还要买猪骨头熬汤,交县城的摊位费,在县城摆摊用水得给钱,这些零零总总的我估计还要几两银子,咱们只是摆摊卖高汤米线,没有租铺面,成本不高,一家出五两银子就够了。”
“还有,我和你大嫂以后在县城摆摊,少不了三弟照拂,你又出点子又给银子的,两成份子太少了,我认为应该调整……”
黎成志的话还没说完,姜芷芸赶紧打断他:“大哥,拿两成份子我已经是在占你们便宜了,你想想,等以后米线生意做起来了,我什么事都不用做,熬汤、卖米线全是你和大嫂出力,我哪里还好意思拿更多份子。”
这一次姜芷芸异常坚定,她当初想这个主意仅仅是希望大房能多一份收入,以后明德明礼两兄弟读书家里拿得出钱,不能变成大哥和大嫂辛辛苦苦在外面忙活,她坐在家里收银子。
不管黎成志怎么说,姜芷芸都不同意把分给他们三房的份子再增加。
最后,黎成志和白秀荷没有收下那五两银子,说是得等到黎成石回家,他们到时立了契约再收姜芷芸的银子。
契约不用盖官府的红章,就自家人收着,互相有个凭证而已。
这是黎老太教给他们的,只要涉及到钱财利益,不管大小都必须明算账。
立契约姜芷芸没有意见,双方的意见总算达成统一,黎成志和白秀荷一起离开。
五天时间一晃而过,这期间,黎成志抽空跑了趟府城,用剩下的三两银子背了一百斤干米线回来。
沐修前一天,黎成石和黎明德、黎明礼两兄弟三人一起从县城回来,黎家院子一下热闹起来。
这段时间县城多了不少摆摊卖年货的,黎成石这一趟给黎老头买了一小块还不错的茶砖。
给黎老太和姜芷芸给姜芷芸分别买了一个木头雕刻的挂坠,材质便宜但样式好看、做工精细,戴在身上还挺好看的。
还给黎明瑾带了新的糖块,黎明瑾拿着新糖块甜甜地感谢了他爹一番,在姜芷云同意后去找黎明夏和黎秋生分享。
黎成石把带回来的东西分发完,姜芷芸就拉着他回屋,把大房准备同他们一起合伙做生意的事同黎成石说。
姜芷芸做出的决定黎成石很赞成,他就是在县衙做事的,当然知道考一次科举得用不少银钱,大哥大嫂想要将两个孩子供出来不容易。
至于说米线,他去年去府城办事的时候吃过一次米线,味道确实不错,口感同面条不一样,姜芷芸提出的高汤米线应该能够做起来。
至于说他们之前商量好的五两银子黎成石没有意见,他应大哥和大嫂的要求,提笔写下来了这一份简易的高汤米线契约。
第二天,手上拿到了五两银子的黎成志迫不及待地去到县城,把砂锅和木匠那边的东西付了尾款拉回家,开始准备做买卖。
白秀荷则留在家熬制骨头汤,泡发米线,趁着大家在一起再吃一顿米线。
一斤米线,多了一个成年汉子和两个半大小子,一顿就吃得精光,大家都喜欢上了米线的口感。
刚开开心心地吃完米线,姜芷芸突然感觉肚子一阵抽痛,跟着她的裤子就湿了,黎老太一看,她这是羊水破了。
黎家几个人来不及收拾桌子,黎成石把姜芷芸打横抱起,将她送回他们左厢早就布置好的产房中,黎成志出门去请郎中和产婆,白秀荷将大锅里剩下的骨头汤舀起来准备烧热水。
黎老太跟着进左厢,她把黎成石撵出产房,自己守着即将临盆的姜芷芸。黎老太自己生过三个孩子,又有守着几个儿媳生产的经验,有她在就算没有产婆,姜芷芸这一胎同样出不了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