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97页

      卓季还是笑着:“所以,我就赶紧,醒了。”
    永安帝顺口问了句:“胖子到底叫什么?”
    “他叫朝(超)英俊,朝向的朝,英俊的英俊。”
    永安帝无语了。
    “胖子瘦下来,估计比较英俊……但我没见他,瘦过。”说到这里,卓季自己噗嗤笑了。
    卓季的脸色苍白,笑容也少了往日的明媚,可看在永安帝的眼里却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能令他的心平静下来。他自己脱了鞋上床,轻轻揽住卓季:“你该睡了,朕陪着你。”
    卓季的脑袋往永安帝的怀里凑了凑——对方怕弄疼他,没靠得太近——低声说:“陛下……我也不能,离开你……”
    永安帝的喉结又是一个明显的上下起伏,他亲了亲卓季有着虚汗的额头:“朕,更不能离开你……朕,很自私。答应朕,不要走在朕的前头。”
    卓季闭上眼睛:“我答应……到了那一天,陛下等等我,我很快,会‘过去’的。”
    “朕当然会等着你。”
    之后,卓季再没有说话。永安帝一只手隔着薄毯,在卓季的腰上轻拍。怀里的呼吸很快平稳,永安帝垂眸看了眼,收回手。
    西翔城和东洛城,秦王和齐王带着清平卫冲进一户户人家和有嫌疑的宅子、商铺抓人。大兴宫皇家书院,南容显德和南容建康小脸惨白。两人在出事后同样被困在了书院,不得离开。早膳后没多久,齐王殿下就带着人来到书院,带走了南容璃默。甚至没有给对方出声的机会,直接堵了嘴,把人一捆就押走了。
    南容显德和南容建康再年幼,也明白过来南容璃默怕是有什么问题。想到南容璃默用球技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又把南容璃默引荐给了三殿下……两个孩子背后的冷汗往下淌。吴绍王府,南容时珠亲自动手绑了王府三管家一家,包括儿子的那位贴身婢女一起送去了清平卫大牢。
    西翔城南应区的一处豪宅,秦王带人轰开坚固的宅院正门,清平卫冲进去见人就抓。宅院的男主人南容敬迟在逃跑时被秦王一枪打在了腿上。不需要证据,凡有嫌疑者一律先抓捕。南容敬迟完全没想到局势会以如此之快脱离他的掌控。而此时,秦忠义已经离开西翔城,带兵直奔东江刘家。
    西翔城和东洛城,风声鹤唳。秦王和齐王表现出的狠辣吓坏了一众人。清平卫大牢,被用了重刑的郭德安松开了嘴。
    俣国的所有高等学院,有老师、学生,甚至是在学院有一定地位的高层,都陆续有人被抓。四院、文武各部……这次事情席卷的人之多,范围之广,在永安帝党政时期堪称极致。只一天的时间,就有数百人被抓,有十数名负隅顽抗之人被当场击毙。
    俣国这十几年发展太迅速,在各方面欣欣向荣、高速发展的表面下,实则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一次永安帝和卓季被刺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俣国、对永安帝却是一件好事。它促使永安帝发现这些问题,并由此着手及早解决,把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消灭在萌芽期,避免它们发展壮大之后危害到俣国的根基,或者给俣国日后的发展造成更严重的不稳定。
    永安二十二年七月十七,原本分开上朝的文武大臣们聚首太极殿。一身明黄色冕服龙袍的永安帝脚步沉稳地走到他的黄金龙座前坐下。张弦手捧一个长盒子走到前方,宣旨寺人打开盒子,取出里面明黄色的圣旨。
    所有大臣系数跪下,宣旨寺人展开圣旨,高声宣读:“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朕自继任大统,二十二载春秋,天下大定,四海祥和。自古储君于社稷延绵,乃为根本。朕弱冠继位,今皇子长成,已可传承。
    秦王辰杋,气宇不凡,天资聪敏,果决勇毅,羣臣心向,天意所属。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于永安二十三年一月初一,授秦王辰杋以册宝。册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绵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秦王南容辰杋抬头仰视父皇,眼里有着意外,也有着压抑的激动。全场安静,没有一人出来反对。秦王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到中央,双膝跪下:“儿臣谨遵圣命,儿臣,接旨——儿臣,叩拜父皇——”
    宣旨寺人布下台阶,躬身把圣旨交给秦王,如今的太子殿下。秦王双手接住圣旨,众臣齐声高喊:“臣等叩拜太子殿下——”
    秦王站起来,转身面向众臣,接受了朝臣的叩拜。齐王规规矩矩地给皇兄磕了一个头。
    接着,张弦又拿出一份圣旨交给宣旨寺人。寺人宣旨。
    永安帝册封四皇子南容辰扬为楚王。三皇子南容辰案为长安王。五皇子南容辰柱为广平王。六皇子南容辰棹为宜宣王。七皇子南容辰杺为泰元王。八皇子南容辰极为武陵王。九皇子南容辰椿为项阳王。十皇子南容辰棱为常山王。
    第三份圣旨——
    齐王南容辰杦任中州府府尹,兼任中州提督,领中州兵马司。齐王府侍卫增至一千。吴绍王册封吴王,献逸王册封献王。南容时珠封吴王世子,南容时璃封献王世子。
    最后一份圣旨,永安帝把吴王嫡长孙、献王嫡长孙、隋国公嫡长孙、长安侯秦粟嫡长孙、潘蔹之的嫡长孙、史玉的三子、年庆的四子……朝廷文武重臣家的嫡孙或嫡子全部拨入了东宫太子府,辅佐太子。永安帝给了太子任命东宫从五品以下官员的权力,无需再上奏吏部,由皇帝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