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79页

      “有。”
    “关系怎么样?”他又道。
    陈白起想了一下,才道:“我有一个姐姐,她已经死了,若认真算起来,她应该算是我间接害死的。”
    因为想开解姒姜,这还是陈白起第一次讲起陈娇娘与其姐姐陈芙之间的往事。
    第238章 谋士,姐妹之间的纠葛(1)
    她叫陈娇娘,而陈芙却是丹阳曾经被形容为“二幽兰芳草回眸笑,嫣然婉媚如月明”的芙名媛。
    她得父亲的全部疼爱,而陈芙却是得到了所有人的疼爱。
    她与陈芙相差五岁,在陈芙十三岁风貌正盛时,她且还没满八岁,髻童矣,却是被丹阳陈氏仲父驱赶离丹阳帝都的年龄。
    那个时候,家中人口济济,只有她与父亲二人离京,她之阿弟陈龄与庶姐陈芙则被姨娘带着回了族娘家,并没有跟着他们一块儿去平陵县。
    平陵县的生活很艰苦,哪怕因父亲早年得了些功绩受了楚武王殷泽恩慧,赏赐了足够丰厚的田地与佃户,他们一家仍旧过得很“艰苦”。
    这种“艰苦”说得不仅仅是指生活习性上的,还有心理上的。
    陈父虽说人至中年不靠谱的时候居多,但少年时却是一个令人称赞玉芝兰树的人物,亦曾是祖父认定未来的陈氏当家。
    陈父为陈氏族中老大,不过却是庶子,在嫡庶分明的陈氏,他若当陈氏当家本就惹人非议,若非他那时思想简单软弱,总想息事宁人处处躲让家族纷争,而导致一心盼其成龙的祖父一再失望,他何置于沦落至眼下之境。
    直至,丹阳一直维护陈父的祖父仙逝了,顺理成章由其仲父接任了丹阳陈氏当家,他因祖父往年偏心与父亲有着深深的罅隙,便一直挤兑陈父,直至逼他离开了丹阳。
    然离开丹阳的陈父亦并未从家族中解脱,仲父早年一直嫉恨着陈父,如今他得了势,自是各种给他使绊子耍阴招,并安插各种眼线细作随时将陈父的一举一动回禀。
    陈父一向认为家和万事兴,一笔也写不出两个陈家,他仍旧选择隐忍妥协。
    因此,他便伪装成浪荡风流堕落的模样,大肆广纳妾姬寻欢作乐,大施施虐暴政与压迫佃户,便是为了制造成一个假象,让丹阳那边的人认为他不再具有任何威胁。
    可惜这么些年来,丹阳那边儿的小动作,却始终不断。
    而即便是这样“艰难”的生活亦没有维持多久,她即将满十三岁那年,陈娇娘的庶姐陈芙来了。
    与她一道而来的,还有她的亲身阿姆厉氏,按规矩她是不能唤这厉氏为阿姆的,因为她父亲的原配夫人并不是她,她只是一个妾姬罢了,等同仆伇下人之辈,她只能唤她为姨。
    以往在丹阳陈氏她便是一直这样做的,但她这一次来,却当着陈娇娘的面,喊了厉氏为阿姆。
    陈娇娘盯着她那一张愈发娇艳的面容,心中却狐疑,她或许是有了什么依仗,才会如此尊卑不分。
    陈芙会带着厉氏来平陵县却是有原因的。
    她说,阿弟陈龄得热病(风热感冒)夭折了,而厉氏母族已不愿意再收留她们母女俩儿了,她们这一次,是过来平陵县与陈父他们一块儿生活的。
    后面的话……陈父与陈娇娘都听不见了。
    虽然陈娇娘不喜欢一副假仁假义的陈芙,但她却是真心疼她那个从小便体弱多病的阿弟,他们来平陵时曾想接他一块儿,又担心他受不住这路途颠簸遥远,便暂时让他跟着厉氏,却不料……
    听闻阿弟的噩耗,陈父大殇一场后便病卧在床,而陈娇娘则躲起来,狠狠哭了好几场,他们父女俩儿,过了许多日子才平复下悲痛的心情。
    陈芙与厉氏则在这段日子在陈家堡住了下来,这对母女倒不似原来在丹阳那样懂得夹着尾巴做人,她们隔月岔五便会借口回丹阳一趟,平日里她们亦会传送书信来往丹阳方向,时间久而久之,陈父与陈娇娘不傻,其实都知道这对在丹阳住得好好的却跑来这穷乡僻壤是奉了谁的命令。
    只是,碍于情面,他们亦没有强硬撕开面皮阻止,只能无奈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无形之中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更恶劣了。
    陈娇娘性子是比较娇纵,但本性却是善良的。
    而她的一切疯狂与狰狞,却是在陈芙与厉氏某一次回丹阳后,带回来一个郎君而改变的。
    陈芙介绍那名郎君时说,他是她的夫君。
    而他这个从不曾提起过的夫君,怀中襁褓中竟抱着一名婴儿。
    陈娇娘恍惚又讶异着陈芙曾已在丹阳成了亲,并且还生育了这么大一个孩子了,可她在陈家堡住了大半年,之前与他们分明没有说过已成婚生子,而眼下这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夫君跟孩子,都像是是凭空变出来的,强迫着他们父女接受。
    因为陈芙的缘故,陈娇娘对于这个“姐夫”一开始是厌恶的、排斥的,她会故意给他难堪与奚落,但他却从不对她发火与她计较,不知为何,渐渐地与他相处久了,她却对他另眼相待了。
    在平陵县这种恶山穷水,着实很难遇见这样一名明副其实的翩翩君子如玉。
    而他一曲“高山流水”,也彻底叩响了陈娇娘那颗阴郁的少女心。
    因为心境不一样了,至此陈娇娘对其姐夫便是百般殷勤,万般温存。
    --